目錄:
第一章:常喝枸杞水 保護眼睛預防視力下降
第二章:引火歸元治咽痛
第三章:護膚藥膳四款
現在用眼疲勞已是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枸杞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長時間用眼的人,可以每日用枸杞泡茶喝,這樣有助于緩解眼睛疲勞哦!另外,枸杞還能治腰膝酸軟、頭暈、耳鳴。
枸杞泡水預防視力減退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養陰補血、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肝腎虛損、精血不足所緻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等症,對肝腎不足、精血不能上濟于目所緻的眼目昏花、視力減退等症療效尤佳。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枸杞含有胡蘿蔔素、甜菜堿、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鈣、磷、鐵等成分,具有增強白細胞活性、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内沉積、促進肝細胞新生的作用,對慢性肝炎、中心性視網膜炎、視神經萎縮等療效顯着,還可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
枸杞子泡水是除了幹嚼以外最簡單的食用方法,泡水喝時要注意,枸杞不能與綠茶同服。除此之外,枸杞可以煲湯熬粥,也可以泡酒。将100克枸杞子加入500毫升酒中,密封浸泡7日即可喝,具有養肝明目、滋陰補腎的作用。銀耳10克,枸杞子、冰糖各30克。将銀耳用清水泡發,撕碎洗淨;枸杞子用清水洗淨浸泡3分鐘後,與銀耳、冰糖共放入鍋内,加适量清水;将鍋置武火上煮沸後再改用小火煎煮,至銀耳熟爛即可,枸杞銀耳湯可養護肝髒。
引火歸元治咽痛
劉某,女,42歲,2011年6月10初診。咽部不适,疼痛半年有餘,經診斷為慢性咽喉炎。服中西藥多種,罔效。每遇勞累則咽痛加重,咽中有痰難咯,口幹喜冷飲,午後低熱,常并發口腔潰瘍,大便溏薄,小便黃短。
診見:咽部焮紅,舌質紅,中心光剝,苔薄黃,脈細數。曾服大劑量養陰清熱解毒之品,也曾有好轉,但停藥則轉甚偶之。此證陰虛為本,虛火上炎為标。《内經》雲:“奇之不去則偶之,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本證陰虛陽浮,治當以養陰為先,反佐以引火歸元。處方:生地30克,玄參24克,雲苓15克,山萸肉12克,五味子5克,天門冬10克,麥冬12克,竹葉5克,栀子9克,肉桂3克,甘草5克。水煎飯後服,日1劑。此方連服5劑後,咽痛、口幹大減。10劑後口腔潰瘍愈合,低熱平,已無咽痛。停藥1月,未見複發。
按:引火歸元,是治療虛陽浮越的方法,意在引火下潛,火歸腎宅。其火指虛火無疑,乃系腎水不足,陰津不足則虛陽失約,故當滋水養陰,引火歸元。張景嶽雲:“陰根于陽,陽根于陰,凡病有不可正治者,當從陽以引陰,從陰以引陽,各求其屬而衰之。”本法即在大隊滋水養陰藥中,加肉桂一味,以引火歸元,使陰陽平衡則虛火不升。此法曆代醫家推崇備至,如《醫方集解》雲:“火從腎生,是水中之火也。火可以水折,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附桂與火同氣而味辛,能開腠理,緻津液,通氣道,據其窟宅而招之,同氣相求,火必下降矣。”這就是陰虛火炎,而用引火歸元的理論根據。
首烏桑葚泡水 能減少白頭發
首烏、桑葚泡水喝,有助于改善頭發早白問題。取幹桑葚30克,制首烏15克,用沸水500毫升沖泡10分鐘即可當茶飲用,肯有養血潤肺,烏須黑發的功效。
小貼士:首烏可抗衰老,促進人體免疫力的提高,桑葚具有促進新陳代謝作用,因此常喝首烏桑葚泡的茶,可以緩解須發早白的問題。
護膚藥膳四款
雪耳(銀耳)炖番木瓜原料: 雪耳25克、番木瓜一個、北杏15g、南杏20g、冰糖數量适宜。
辦法:将雪耳用清水浸透發開,番木瓜去皮、籽,切成小塊,南、北杏去皮,連同上料一塊兒放入炖盅内,加數量适宜冰糖及數量适宜滾白開水,蓋上炖盅蓋,放入鍋内,隔水炖至材料有滋味,即可食用。
成效:養陰潤肺、滋潤養顔。
番木瓜鮮奶原料: 番木瓜360g、鮮牛乳兩杯、白糖數量适宜、碎冰塊數量适宜。
辦法:取新奇熟透番木瓜,去皮、核,切成大塊。将番木瓜塊、鮮牛乳、白糖及數量适宜碎冰塊放入果汁機中,打碎成濃汁,即可飲用。
成效:潤膚養顔。
注意:憎惡愛好虛寒者禁用。龍蓮雞蛋湯原料:桂圓肉15克、蓮子肉50g、雞蛋兩隻、新姜兩片、南棗四枚、鹽少量。
辦法:将雞蛋隔水蒸熟,去殼。将桂圓肉、蓮子肉、新姜、南棗洗淨,蓮子肉去心,保存紅棕色蓮子衣,新姜去皮,南棗去核,備用。瓦煲内放入數量适宜清水,燒開後放入以上材料,用中火煲兩鐘頭左右,參加鹽少量,即可食用。
成效:甯心心神安定、養血潤膚。
百合紅棗白果羹原料:百合50克、紅棗10枚、銀杏50g、牛肉300g、新姜兩片、鹽少量。
辦法:将新奇牛肉用滾水洗淨,切薄片。銀杏去殼,用水浸去外層薄膜。百合、紅棗和新姜洗淨,紅棗去核;新姜去皮。瓦煲内參加數量适宜清水,燒開後放入百合、紅棗、銀杏和新姜片,用中火煲至百合将熟,參加牛肉,接着煲至牛肉熟,加鹽少量即食。
成效:補血養陰,滋潤養顔,潤肺益氣,止喘,澀精的效用。
結語:看了這幾款美容護膚的藥膳,你有沒有想試一試的沖動呢!趕快照着藥方,試試效果吧!(文章原載于《中國中醫院報》,刊号:2011.12.28,作者:齊露;《農村醫藥報》,刊号:2012.02.02 ,作者:金亮;摘自《健康時報》,刊号:2011.05.19,作者:田玉欣,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