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吃得太飽和久坐不動,會加大心腦血管、骨科、消化等疾病的發生率,同時久坐的危害遠遠大過我們所知道的,專家稱,久坐可導緻以下12種疾病。
1、椎間盤突出
專家說,久坐時,背部不管向前弓還是向後仰,都會讓脊柱上的肌肉和韌帶發生勞損,導緻椎間盤老化。到一定程度後,就可能引發椎間盤突出。
2、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
久坐會影響心髒血液循環。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心内科主任王顯指出,坐久了,心髒血液輸出量就會減少,所以人老覺得渾身沒勁兒。久坐導緻的體重增加,會讓心髒負擔加重,這些都會間接促發高血壓,加重冠心病。此外,久坐導緻胰島素抵抗,容易引發糖尿病。對于老年人來說,久坐誘發這些疾病的風險會比年輕人更高。
3、肺栓塞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呼吸科陳欣告訴記者。久坐最大的危害就是導緻下肢靜脈血栓。每天坐8小時,其中連續3小時不動,就很危險。連續坐12個小時以上,患肺栓塞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尤其身體不好的老人最易中招。
4、便秘、痔瘡、大腸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張聲生說,肛門的血液非常豐富,久坐時受壓迫,很容易導緻痔瘡。尤其是中老年人,坐時間長了,腸道運動受影響,會引發便秘。久坐還會壓迫腸道,增加患大腸癌的幾率。
5、前列腺炎、盆腔炎、附件炎
中國性學會男科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男科主任郭軍指出,坐久了會對男性睾丸産生局部壓迫,導緻睾丸墜脹、疼痛,甚至導緻前列腺炎。女性則容易導緻盆腔炎和附件炎。
6、脾胃不和
中醫裡有“久坐傷肉”的說法,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國玺解釋,坐着不動,會影響人的脾胃消化功能,脾胃主四肢和肌肉,時間久了會導緻肌肉退化。
各國專家為“站起來”支招
久坐的人們就像“溫水裡的青蛙”,起先覺得舒服,直至産生惰性,想站起來時,屁股再也擡不起來了。專家建議,對付久坐最好的辦法就是時常“站起來”,為此,各國的醫學專家和企業,也為克服“久坐”支了不少高招。
1、站着打電話
英國拉夫堡的大學運動心理學教授斯圖爾特·比德爾建議,打電話或接電話時站起來,雙腳輪流支撐身體、轉換重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耗更多熱量。
2、坐健身球辦公
美國谷歌公司和德國寶馬公司的辦公室,都允許員工把健身球當椅子。因為坐這種球時,身體需要不停地動以保持平衡,能避免久坐不動帶來的危害。
3、椅上放坐墊
為了消除老人久坐帶來的腰痛和尾骨痛,日本人喜歡在椅子上放個厚厚的坐墊,幫助重量均勻分布,還能減少椅子對坐骨結節的摩擦,或者在腳下也放個厚墊子,讓雙腿适度擡高。
4、身邊放鬧鐘
辦公族忙起來或老人下棋打牌,經常就忘了休息這回事,張聲生建議,可以在身邊放個小鬧鐘,或用手機定時,提醒自己每過一個小時起來溜達溜達。
5、桌下伸伸腿
王顯說,他最喜歡坐時在桌下悄悄繃繃腳尖、伸展足背,或者雙腿并舉擡一小會,伸展下肢對預防靜脈血栓最有用。“老年人下肢循環不好,看電視、看報時更應該常做這樣的擡腿運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