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一晚起床後仍然覺得很累,頭很重,打不起精神,小腿有發酸發沉的感覺;大便時感覺很粘,要用很多紙才能擦幹淨,或者大便粘在馬桶上沖不幹淨;舌苔很厚,舌體兩邊有齒痕,而且舌頭又胖又大,臉色暗黃等很多人都不知為什麼,其實是你脾虛了,被濕氣纏身了!
濕邪是六邪中最厲害的一種,它厲害就厲害在它不張揚,它是悄悄地慢慢地入侵你的身體,你渾然不知,等你發現了就已經晚了。它已經攻克了你的脾胃,占據了你的五髒六腑,彌漫在你身體的每一條經絡,每一個穴位。而且濕邪從來不孤軍戰鬥,它會請來爪牙助纣為虐,它與風邪結合就是風濕,與寒邪結合就是寒濕,與火邪結合就是濕熱。
中醫學上濕氣重與脾胃功能不佳、飲食生活習慣不良有關系,這些不良習慣特别容易引起腸胃濕熱,那麼去濕氣什麼藥最好最快呢,下面中藥大全為大家介紹4款燥濕和胃中成藥。
燥濕和胃中成藥
燥濕和胃中成藥是針對腸胃濕熱,健脾和胃的中成藥,它以燥濕為主,也具有運脾的功效,是祛濕藥的一種。通常中醫使用的燥濕和胃中成藥有四種。
1、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由廣藿香、紫蘇葉、蒼術、陳皮、姜厚樸、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組成,具有芳香化濕,溫裡化飲的作用。主要用于有濕氣、寒氣的情況。現在多用在暑濕所緻的感冒,腸胃型感冒,症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洩瀉等。
藿香正氣水以用于中暑兼素體寒濕體質的情況。現在市面上很多藿香正氣水都含有酒精,酒精過敏的人要避開。也不要同時和頭孢類的藥物一起服用。
2、平胃散
平胃散為祛濕劑裡面最常用的中成藥,它具有行氣和胃、燥濕運脾的功效,主要治療濕滞脾胃證。适用于慢性胃炎、胃炎以及十二指腸潰瘍或者消化功能紊亂的屬濕滞脾胃人群,這類人群的主要症狀有,惡心嗳氣、食欲不佳、脘腹脹滿、四肢沉重、怠惰嗜卧以及脈緩等。
3、香砂養胃丸
香砂養胃丸具有溫中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胃虛寒、濕阻氣滞所緻的胃痛、痞滿,症見胃痛隐隐、脘悶不舒、嘔吐酸水、嘈雜不适、不思飲食、四肢倦怠等。偏于溫補脾胃,行氣化濕,主要用于脾胃虛寒證及脾胃濕氣較重兼有氣滞的證候。具有溫中和胃、健脾祛濕的功效。
4、保濟丸
保濟丸是一款燥濕和胃中成藥,它具有解表、和中、祛濕的功效。适合腸胃功能弱,經常腹痛腹瀉的人群。對于食積濕熱引起的腹痛腹瀉、腸胃不适、消化不良、惡心嗳氣、感冒發熱、暈車暈船等症狀都有緩解作用。
對于濕氣很重的人,尤其是腸胃濕熱的人群,堅持服用保濟丸可以有效祛濕,緩解因濕氣重而引起的疲倦乏力、昏昏欲睡的症狀。
夏季祛濕是關鍵。祛濕的關鍵,一定少不了健脾!在中醫上,濕對應的内髒是脾,脾胃功能不好的時候,就容易生濕氣。而且,脾主運化,排濕需要能量,需要脾胃運化食物,所以欲祛濕氣,一定要健好脾胃。
結語:去除體内濕氣需要長期的過程,腸胃濕熱、腸胃功能弱的人群,可以服用4款燥濕和胃中成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