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大嬸的老毛病——尿路感染又犯了。王大嬸倒是不太在意,尿路感染是小毛病,吃點抗菌藥就好了。誰知這一次,王大嬸吃了好幾天藥也不見好。
又來看您的專家門診了,我的尿路感染好像又犯了,麻煩您再給我開上次的藥。
王大嬸,這次是不是尿路感染可不能這麼肯定,這都兩個月過去了,還是先查一下尿常規再開處方吧。
醫生
王大嬸做好了尿常規化驗,
正好走到醫院藥師咨詢窗口······
王大嬸
藥師,麻煩您幫我看下尿常規報告,好像比老早多一個 号呢,這咋回事啊?藥吃了這麼多怎麼不見好呀?
您這可能是難治性尿路感染,是由于抗菌藥選擇不當、療程不足、用藥不規則、再加上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不注意等引起的。
藥師
那我過去吃的藥不都白吃了?而且你們都說是藥三分毒,我這感染沒治好,是不是還傷腎了?
大嬸,您聽我解釋,您原先得的是下尿路感染,應該不是很嚴重,但是長此以往,不控制好的話,病菌會逆行而上,那倒是要傷腎的。有些人免疫功能不好,甚至還會引起腎盂腎炎,嚴重的甚至會發生腎膿腫。所以,您還是要看醫生,要正規用藥。
王大嬸看過專家,專家判定仍然是下尿路感染,并認為與其服藥不規則,而且久坐打麻将,又少飲水等有關。大嬸取完藥後特地到藥師窗口道謝。
據2017年數據統計,全球超過1.5億人口受尿路感染疾病的困擾。别小看這個疾病,如果長期治療不當,不僅尿路感染不能消除,還會導緻腎髒感染,甚至會導緻腎功能衰竭。
那麼,尿路感染是如何引起的?又該如何正确用藥?
尿頻、尿急、尿痛——
提防“膀胱刺激征”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體(比如細菌、真菌、衣原體、支原體、螺旋體和原蟲等)在尿路中生長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組織而引起的炎症。其中細菌感染最為常見。
尿路感染的臨床表現通常有所謂的“膀胱刺激征”(膀胱受到炎症的刺激,從而出現相應的症狀),比如:尿頻、尿急、尿痛,如果感染比較嚴重,還會有發熱的表現。不同感染的類型,症狀會有區别,比如腎盂腎炎一般會出現發熱、腰痛,而無症狀尿路感染可能沒有任何不适,尤其是老年人。
診斷一般的尿路感染并不難,尿常規檢查發現尿液中有大量白細胞和少量紅細胞,就足以懷疑為尿路感染,加上有前述的症狀,确診是很容易的。但是有些患者由于病程太長,治療效果不佳,可能要做中段尿培養。
一旦懷疑尿路感染,首先要去腎内科或泌尿外科看診,也有的需要看婦科,還有的需要看性病科(實際上就是泌尿和生殖系統感染)。
感染不是小問題!
認識誤區要避免
誤區一:尿路感染不會傷腎
尿路感染分為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和上尿路感染(腎盂腎炎、輸尿管炎),如果下尿路感染後抗菌藥沒有用足量,容易引起“逆襲感染”,即引發慢性腎盂腎炎,少數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甚至會引起腎膿腫。所以,尿路感染是會傷腎的。
誤區二:尿路感染吃幾天藥就能好
細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比較好治,主要是口服抗菌藥物,通常選擇抗革蘭氏陰性菌的藥物。下尿路細菌感染雖然不重,但是用藥也要至少7天,而上尿路感染則需要連續服藥7~14天。如果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體是真菌或衣原體等,用藥就比較複雜了,一定要根據醫囑來執行,切不可随意選藥和停藥。
誤區三:尿路感染“男女平等”
這話也對也不對。如果說感染不僅涉及泌尿系統,還涉及生殖系統,那麼男性确實要比女性發病率高,但是女性會被男性感染,尤其是夫妻間的傳播。
但是下尿路的細菌感染還真不“平等”,女性更為多見。
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女性尿道較男性尿道寬而且短,排尿口接近肛門,所以細菌更容易入侵尿道;
(2)女性有月經,在月經周期裡,女性的泌尿和生殖道抵抗力都降低,再加上清洗不當,或清洗過少,換用衛生巾不夠及時,更容易感染;
(3)女性的尿道與生殖系統很接近,而女性生殖系統感染後(比如陰道炎)也可能“殃及”泌尿道;
(4)懷孕期黃體酮增加使輸尿管平滑肌松弛,使得尿液流動慢,有利于細菌繁殖;
(5)因為解剖結構的不同,女性如廁時,泌尿系統必須接觸坐便器,這與男性相比,就有太明顯的劣勢。
尿路感染如何治?
這些重點要記牢——
1.發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要及時就醫,切莫硬撐。
2.切忌自行經驗性購買藥物。抗菌藥物是處方藥,我國嚴格規定購買抗菌藥物必須出具醫生的處方。
3.家庭藥箱不可以常備抗菌藥物,用過的抗菌藥物,不可随意再用。因為感染部位不同,不同時期的感染,細菌可能不同,所以,一旦再感染,必須看診後配藥。
4.針對病因和易感染的因素,注意科學防範,比如不要久坐;要養成勤喝水的習慣;女性在經期或孕期要特别注意個人衛生;内褲一定要穿棉質透氣的,每天換洗,内褲要與其他衣服尤其是襪子等分開洗,最好在太陽光下曬幹。
5.一旦确診尿路感染,要按照醫囑用藥,可在配藥後到醫院的用藥服務窗口向藥師咨詢。
來源: 科普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