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五個建議助你養出幹淨的肺

五個建議助你養出幹淨的肺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1 11:49:37

  社會發展的非常快,各種重工業迅速發展,也因為這樣造成如今的空氣質量非常的差,大氣污染很嚴重,所以現在患有肺部疾病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那麼怎樣才能有個健康的肺呢?秋季養肺吃什麼好呢?有哪些方法能夠養出感覺的肺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下養肺的方法吧。

  一周強心肺運動計劃

  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拿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堅持鍛煉身體的話,這肯定對我們的心肺健康起來很大的作用,毋庸置疑的。下面我們來看下一周強心肺運動計劃吧。

  第1天:有氧運動;第2天:力量訓練、拉伸訓練;第3天:有氧運動;第4天:拉伸訓練;第5天:力量訓練;第6天:有氧運動、拉伸訓練;第7天:休息。

  有氧運動:最好選擇快走,不受場地限制,不需要特殊器械,随時随地都可進行。每小時走5—6公裡,每分鐘大概走120—140步。保持中等強度,即運動時心率約為170減去年齡,比如40歲人的心率約為130,60歲約為110。

  力量訓練:我們平時多做俯卧撐,這個方法能鍛煉我們的手臂、胸部、肩部肌肉。做下蹲運動的話,能夠鍛煉大腿和小腿肌肉,從而使得多餘的脂肪都能夠減掉,這能夠有效的降低血糖和甘油三酯,減少患動脈硬化的機率。

  拉伸訓練:舒緩的拉伸運動有助于減少緊張,讓血壓更加平穩。具體做法:1.坐在地闆上,左腿向左邊平伸,右手自頭上伸過,夠左腳腳尖。保持30秒,換另一邊。2.躺在地闆上,臀部盡量向天花闆提升,肩胛骨着地,保持1分鐘。

  一個養滿花草的陽台

  一天中,人有80%的時間都是在室内度過的。千萬别以為緊閉的門窗可以把各種空氣污染隔絕在室外,香煙、建築材料、清潔劑、辦公用品都是無處不在的污染源。要想對付這些污染,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請來它們的“天敵”——綠色植物。

  綠色植物是家裡的“天然氧吧”,它們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大量新鮮的氧氣。有些植物相當于一個“綠色吸塵器”,比如葉片較大或上面長有細小絨毛的植物,可吸附煙塵和粉塵。洪昭光教授指出,讓人心情愉快的綠色,還能維持血壓穩定,起到護心的作用。

  但是,建議大家對花粉過敏的話就不要在家裡養過多的話了,特别是對花草過敏的嬰幼兒,他們的人數遠遠超過成年人的。同時,也不要在房間裡面養花,這些花草在夜裡會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的。

  所以,如果你的陽台夠大,而且通風、陽光燦爛,最好在那上面開辟一片小小的綠色天地。近年來,在陽台種菜也成了一件流行的事。日本暢銷圖書《陽台種菜》中介紹,如家裡陽台朝南、陽光充足,可種些黃瓜、苦瓜、番茄、菜豆、莴苣、韭菜等蔬菜;陽台朝東或朝西,可種洋蔥、油麥菜、小油菜等喜光耐陰的蔬菜;陽台朝北,可選擇空心菜、木耳菜等耐陰的蔬菜。這些綠色一樣能滋養你的心肺。

  一間無煙的住所

  不管香煙還是廚房油煙,目前都已成為世界公認的“心肺殺手”。

  如何打造一個無煙的居所?專家建議,除了大力宣傳戒煙外,拒絕“二手煙”和“三手煙”也非常重要。因為煙霧揮發後,其中的重金屬、緻癌物甚至輻射物質最多能滞留幾個月的時間。因此,當有人在室内抽煙時,首先不要立即進入煙霧彌漫的密閉環境,然後盡量開窗通風,在房間裡待的時間越短、次數越少,受到的危害越小;其次,盡量遠離吸煙者以及帶有煙味的環境和人,距離越遠,受到的傷害越小;第三,煙霧彌漫的場所,可以通過戴口罩減少一定吸入量;第四,及時打掃有人吸煙的環境,如清理煙灰缸、更換窗簾等,吸煙的人也要盡快洗澡、換衣服,減少身上有毒物殘留。

  對于廚房油煙,洪昭光教授建議,炒菜時的油溫不能太高,少選煎炸等需要高油溫的烹調方式;學會挑油,質量差、雜質多的油産生的油煙多,橄榄油等油煙比較少。晁恩祥教授推薦日本人的飲食方式,多炖煮,多吃涼拌菜和沙拉,能最大地減少油煙。最後,廚房一定要經常通風,選擇一個好的抽油煙機及時排煙。

  一頓全麥營養果蔬餐

  飲食習慣和心肺健康有着重要關系,有人總結過心髒病患者的六大不良飲食習慣,它們分别是:多吃少餐、晚餐過遲、喜吃精糧、過食肥甘、偏食挑食和煙酒成癖。這些習慣都會導緻體内膽固醇堆積,讓動脈壁越來越厚,最後形成動脈硬化。晁恩祥教授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吃肉過多同樣會影響肺部健康,尤其是肥肉容易生痰,造成氣道阻塞,進而影響整個肺部。

  要想讓心肺健康,專家建議,每天至少應吃一頓營養的全麥果蔬餐。洪昭光教授告訴記者,燕麥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的兩種可标注“功能性食物”之一(另一種是大豆),是最好的降膽固醇食物,尤其對糖尿病人來說還有降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降血糖作用。此外,他強調,蔬菜水果中的各種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等會對心髒起到綜合保護作用,因此每種都要吃,不能偏食。

  如何判斷自己每天的全麥果蔬餐是否吃得夠量?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每天的粗糧攝入量應該達到50—100克,蔬菜水果400—500克,且最好吃到5種以上,最好包含紅、黃、綠、白、黑五色。

  一小時放松時間

  現代人的精神就像一根繃緊的鋼絲,巨大的工作壓力和緊張情緒,導緻年輕人出現心肺疾病的幾率越來越高,很多人被迫把逛街、吃飯、會友、交際、看電視和上網當作休息方式。但《生命時報》一項調查顯示,選擇這些休息方式的人,六成以上依舊覺得很累,尤其是上網和看電視。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隻有真正地放松才能起到保護心肺的作用。每天至少應拿出1個小時來,讀書、做手工、烹饪、冥想、運動都可以,關鍵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或有目的地進行一些心肺鍛煉。晁恩祥教授推薦,放松時最好同時做做腹式呼吸、深呼吸和擴胸運動,它們都能起到鍛煉心肺功能的作用。

  秋季護肺4招

  防治“秋燥”養陰益氣是關鍵,養陰可以防止肺燥,益氣可以溫養肺氣。養陰益氣,則應該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

  吃——多喝粥

  宜:多吃蔬菜、水果,能補充人體的津液,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還可多吃些以蜂蜜、百合、蓮子、胡蘿蔔、藕、梨、芝麻、木耳等清補之品所煮的百合粥、甜漿粥、牛乳粥等。

  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可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起床喝杯白開水,可以沖淡血液。白天可以多喝淡茶,堅持每天喝二三杯茶水,對心髒有保健作用。

  忌:少吃辛辣煎炸熱性食物,比如韭菜、大蒜、蔥、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以及炸雞腿等煎炸的食物。

  穿——不要過早多穿衣

  根據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預防外感風寒。不要過早地“多穿衣”,注意耐寒鍛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秋凍”。

  運動——冷水鍛煉

  适當進行一些耐寒鍛煉,做些有氧運動,如登山、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

  适當的冷水鍛煉對預防傷風、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平時可以冷水洗臉、洗腳、浴鼻等,身體健壯的人還可以洗冷水浴等。

  精神——常笑宣肺

  宜: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髒、肌肉等器官有适當的協調作用。

  忌:患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者及手術後的病人都不宜放聲大笑、狂笑。

  特别要注意的是“養陰潤肺”并不是人人都适合

  盡管常說‘養陰潤肺’有益于秋季養生,但這并不是對于任何人都合适。比如,有些慢阻肺的發生除了部分與肺燥有關外,大多數還與脾虛濕盛、腎不納氣有着密切的關系,這種類型的病人從體質以及症狀特點來看,往往是中醫說的陰偏盛或陽氣不足,而不是燥盛陰虛,所以不适合于“養陰潤肺”。

  6種潤肺食物讓你不幹燥

  一、藕:滋補養生,健脾開胃

  藕是東方蔬菜之王,清熱疏郁,含鈣、磷、鐵及豐富的維生素C,富含多酚類物質,可以提高免疫力,還可抗衰老。

  把藕加工至熟後,其性由涼變溫,雖然失去消淤、清熱的性能,卻變為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止瀉的功效。

  新鮮蓮藕榨汁加蜂蜜,有助解除煩悶口渴。煮熟之後健脾開胃,适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二、銀耳:增強人體免疫力

  銀耳含多種氨基酸,能緩解皮膚幹燥、瘙癢。銀耳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

  另外,銀耳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

  可以在煮粥、炖豬肉時放一些銀耳,這樣即可以享受美食,又能滋補身體。秋天多吃冰糖銀耳羹,有潤肺美容之效。

  銀耳能清肺熱,故外感風寒者忌用。食用變質銀耳會發生中毒反應,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

  三、芝麻:養陰潤燥,填精益髓

  芝麻中的維生素E能防止過氧化脂質對皮膚的危害,治療各種皮膚的癌症,使皮膚更加白皙光澤,其養血的功效對皮膚粗糙、幹燥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芝麻養陰潤燥,有助緩解津液不足造成的便秘。芝麻磨粉泡茶或煮粥均可。但已有發炎情形,如牙痛、腸胃炎或腹瀉的人不适合多吃。

  四、山藥:調整代謝,補脾氣

  山藥原名薯蓣,補而不滞,不熱不燥,能補脾氣而益胃陰。《本草求真》曾寫道,“入滋陰藥中宜生用,入補脾肺藥宜炒黃用。”

  山藥具有滋陰養肺功效,可以調整代謝、潤膚、通腸。山藥澱粉含量低,當成主食不易發胖。

  五、梨:止咳化痰,治便秘

  對于秋燥引起的幹咳、口渴和便秘效果不錯。曆代中國戲曲名家保護嗓音的秘訣就是每日飲用鮮梨榨汁滋潤喉嚨。梨生食、榨汁均可。加蜂蜜、冰糖、川貝母炖煮,可用來緩解咳嗽症狀。

  結語:肺部是我們人體中一個重要的器官,我們一定要養好肺護好肺部,不要總是讓它受到傷害。護肺的方法也有很多,以上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一些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同時,還建議大家平時多喝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