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喝牛奶,老人、小孩兒等脾胃虛弱的人,更适宜喝熱牛奶。
但網上有說法稱:牛奶煮沸後,牛奶中所含的3種主要營養元素:乳糖、鈣、蛋白質會遭到破壞,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并影響牛奶的口感。
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有團隊對此做了實驗,發現:煮沸一分鐘的牛奶中每100毫升乳糖較煮沸前升高了0.02克,鈣升高了1.8毫克,蛋白質升高了0.21毫克。
産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牛奶在加熱的過程中,所含水分會發生少量揮發。
高溫加熱時間超過一分鐘呢?
實驗發現,如果繼續對牛奶進行高溫加熱,牛奶中的蛋白質确實會被破壞;鈣也因為長時間加熱導緻磷酸析出,影響人們對鈣質的吸收;乳糖容易焦化,營養價值降低。
所以,加熱牛奶時候,最好不要超過1分鐘(牛奶冒泡就關火),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牛奶中的營養元素不被破壞。
很多人就有疑問了呀,不多煮一會,怎麼消毒呢?
其實,牛奶消毒的溫度并不高,70℃時用3分鐘,60℃時用6分鐘,都可以達到對牛奶殺菌的功效。
牛奶怎麼煮,你知道了嗎?
(文章部分額呢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參考文獻:
【1】佚名.《牛奶不是這樣喝的》.【M】知識經濟.2006.02
#牛奶# #酸奶加熱# #牛奶殺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