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提升數學素養有哪些

提升數學素養有哪些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5-25 01:08:09

  提升數學素養有哪些(海韻教育為什麼要把數學的眼光作為核心素養)(1)

  在2002年出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标準(實驗稿)解讀》一書的序言中,張孝達先生語重心長地提出:要給我們所有的學生“一雙能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在數學課程領域裡為“數學眼光“ 一說開了先河。由于畢竟隻出現在課程标準解讀的序言裡,所以後來并沒有産生大的影響,相關的研究與實踐進展也不明顯。2022版課标第一次讓“數學眼光”成為數學課程的内容,并作為核心素養提出,成為中國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最新進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數學眼光之所以如此重要,首先是由數學的學科特點決定的。我們可以通過對比來說明這一特點。

  數學以外的其他自然科學學科,如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都是以“真實”為學習和研究對象的。無論是在宏觀的世界(如宇宙),還是在微觀的世界(如基本粒子),它們的研究對象都以真實的面目出現。就像肆虐一時的新冠病毒,無論它多微小,有多少種不同類型,都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到,都能通過對病毒某種蛋白具體點位的真實表達,讓它們原形畢露。以“真實”為對象,意味着無論是用肉眼還是通過實驗設備,這些對象都要被真切地捕捉到,或被實驗真實地驗證。這種以實踐或實驗為标志的真實,是數學以外其他自然科學學科檢驗真理的标準。典型的例子如楊振甯、李政道發現的“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稱不守恒定律”,就是在吳健雄對該定律的實驗确證之後才獲得了諾貝爾獎;牛津大學的彭羅斯 (R.Penrose)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運用數學推演發現了一個尋找宇宙黑洞的數學規律,之所以等到2020年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因為随着宇宙觀測技術的進步, 人們根據這個規律在21世紀真的捕捉到了黑洞的蹤迹,這才最終确認了他的結論。這些著名的例子都形象地說明,自然科學是如何以“真實”為研究對象,直接認識真實世界,解決真實問題,并把實踐或實驗作為檢驗真理标準的。

  數學不是這樣的,它并不以“真實”為研究對象,而是以真實世界裡并不存在的抽象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為對象,通過一種間接的方式,達到認識真實世界、解決真實問題的目的。這是數學獨特的教育價值,也是把數學眼光作為核心素養的原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