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疆幾月份開始冷 新疆是在幾月天氣開始降溫變冷

新疆幾月份開始冷 新疆是在幾月天氣開始降溫變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0:41:03

  導語:随着天氣變冷,人類身體本能的需要更多的熱量,來抵禦寒冷。新疆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風俗習慣,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新疆幾月份開始冷?新疆是在幾月天氣開始降溫變冷?一起來看看。

  新疆幾月份開始冷

  新疆9月份開始冷,新疆九月中旬左右就開始逐漸降溫,過完十一下幾場雨就開始冷了。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内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幹燥。

  新疆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準噶爾盆地為零下20℃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蘊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0.15℃,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

  新疆氣候特點

  新疆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降水稀少、蒸發量大,年均降水量170.6毫米。區内共有河流3355條,其中年徑流量超過十億立方米的有18條,超過百億立方米的有3條(塔裡木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冰川儲量2.13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的42.7%,有“固體水庫”之稱。多年平均水資源量83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91億立方米、地下水43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約為全國的3%。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西多東少、北多南少、山區多平原少。全年日照時間平均2300-3200小時,各類農作物生長繁育禀賦條件得天獨厚。

  新疆位居大陸中心,四周遠離海洋,被高原高山環繞,屬溫帶極端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炎熱幹燥,春秋季短促而變化劇烈。但全疆南北地跨緯度約15度,地形高差大,南、北疆有暖、寒、溫帶之分,東西部有明顯的幹濕之别,同一地區因地形高差而具有鮮明的垂直氣候特征,造成了新疆東西南北、山上山下自然景觀的不同。新疆在幹旱氣候影響下,成為中國最幹、最熱、最冷、風沙最大、溫差最大的地方之一,諸如“火州”吐魯番的最熱、東疆和南疆塔裡木盆地的幹旱、富蘊之寒、阿拉山口的風沙等。

  新疆的風土人情

  待客習俗

  維吾爾族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馕、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随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鍋竈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将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隻能用手帕或布擦幹,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結婚習俗

  男女青年要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瑪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将兩塊幹馕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馕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擺上馕、喜糖、葡萄幹、棗、糕點、油炸馓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節慶習俗

  維吾爾族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制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将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隻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伊斯蘭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複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準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節日期間殺羊或駱駝,到清真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并舉行賽馬、刁羊和摔跤等活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