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白露養生小常識

白露養生小常識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19 19:30:22

白露養生小常識?白露節氣至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白露養生小常識?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白露養生小常識(收下這份專家清單)1

白露養生小常識

白露節氣至

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白露時節的養生保健需要注意哪些?

聽聽沈陽市中醫院腎病科副主任

中醫師申林的講解

↓↓↓

起居調養

晚上最好11點前入睡

中醫認為秋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斂太多。秋季起居最佳時間:一般來說,秋季入睡時間宜在子時(晚上11點)之前入睡,早晨6至7點起床比較合适。白露開始,天氣越來越涼,有些人出現手腳冰涼、肢體怕冷、乏力等症狀,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所以白露後應注意補養腎氣,這時可以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在熱水足浴的同時可以配合搓揉湧泉穴、内關穴、神門穴這三個穴位,以交通心腎,養心安神更有利于促進睡眠。

精神調養

與外界多接觸、多交流

在情志行為上,由于肺主金,在志為悲,肺金之氣在秋天主令,易為秋悲所傷,常常會帶給人“悲涼”的感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人體内的陽氣會随着自然界的這種變化而潛藏于内,更易出現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緒。建議适當多走動,與外界多接觸、多交流,因此我們可以多與家人朋友聊天聚會,加強身體鍛煉,比如慢跑、散步,周末可以去爬山登高望遠,徒步遠行,以滌蕩身心、暢達情志,調養好心神,打破“悲秋”情結。收斂神氣而不外露、甯靜神志而順秋氣,減緩肅殺秋景對情緒的影響。

飲食調養

少吃辛辣不生食大量瓜類

白露節氣,秋風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幹了,這種幹燥的氣候特點在中醫上稱為“秋燥”,很多人會出現口幹、咽幹、眼幹、皮膚幹等症狀。在飲食調養上,在此時節要少食辛辣之品,因為秋燥本身就易伐傷肺金,耗其津液,如果再服食辛辣之品,過度發散瀉肺無疑是火上加油。因此可以多飲水,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以便收斂肺氣養肝,以防肺金太盛,克伐肝木。

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對普通大衆來說,簡單實用的藥膳、食療似乎更容易接受。蔬菜可選擇新鮮汁多的蘿蔔、黃瓜、冬瓜、西紅柿等。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如梨、山楂、烏梅、椰子、棗類等。中醫有“秋宜溫”,說的是脾胃虛寒者立秋以後不要生食大量瓜類、水果,以免引發胃、腸道疾患,應當吃一些溫性食物。

“以上說的是普通人群在白露時節的養生,對于患有慢性腎髒病的人來說,因為藥物或疾病本身的因素,機體免疫力功能低下,較常人更易感冒,因此秋天養生更要注意‘一場秋雨一場寒’,不宜自行服用含有解熱鎮痛藥的感冒藥,如感冒通,撲熱息痛、布洛芬等,這些藥物可能增加腎髒損害的風險。” 申林說。

此外,申林提醒人們,秋天各種水果琳琅滿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但對于患有慢性腎髒病的人來說,并不是多多益善。因為大多數水果本身性偏涼,水分大,鈉、鉀、磷含量較高,而人體攝入這些成分都需要腎髒排洩,慢性腎髒病患者腎功能的減退,對于代謝産物等的清除功能降低,不當的飲食會加重腎髒負擔而使病情惡化。臨床經常會碰到腎友因貪食水果而緻高血鉀症,嚴重的高鉀患者極易導緻患者出現心髒驟停,危及生命。此外水果中含糖分高,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而言,多食水果可引起血糖的波動和升高,也應注意。

記者:王敏娜

來源: 遼甯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