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談冬季養生前需明确一個問題:養生是什麼?古語道:養生即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黃帝内經》中提到:春夏養人之生氣、長氣;秋冬養人之收氣,藏氣。生長屬陽,收藏屬陰。所以春夏養生長之氣,即為養陽,秋冬養收藏之氣即為養陰。遵循自然規則,冬季養生當以“藏”為主。那麼冬季養生具體該如何做呢?
下面就以分類的方式為大家介紹冬季一些養生的小知識:
飲 食《黃帝内經》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一篇将冬季三月稱為“閉藏”。在我們人體中,腎主藏,因此冬季養生就應注重驅寒就溫養腎進補。冬季屬腎,腎主髒精,乃生命之源,故冬季為四季中進補的最佳的季節。冬季人體陽氣内收,飲食上不可以貪食涼性食物,因為寒性食物會降低我們胃腸道消化酶的活性,給我們的腸胃道消化系統帶來超負荷工作。而為更健康地度過冬季,人們需适當進行溫補,驅寒補益陽氣。食物可以選擇性甘、辛溫食物,例如早上多食一些溫熱食物,這樣有利于我們陽氣的生發;此外,晚上五至七點是腎經旺盛的時候,所以晚餐可以多食一些補腎的食物,比如說:牛羊肉、韭菜、雞蛋、鲫魚、蘿蔔等等。養腎防寒、滋養五髒,這樣有助于睡眠。當然,人們在飲食上也可根據地域特點,進行适當調整。
起 居在嚴寒的冬季,入睡忌蒙頭大睡,被窩雖然溫暖,但是其空間狹小,空氣不流通,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易潴留,此外人體胃腸道排出的濁氣也會讓周圍的空氣混濁,這樣第二天人們易出現頭昏腦脹、精神萎靡等症狀。起床時,也應注意不要驟起也不要賴床——因為人在剛剛蘇醒時起床,血壓容易快速上升、血液也較為粘稠,特别對于有高血壓疾病的患者而言,起床過猛、過快,可能緻使血壓飙升,容易造成腦血管破裂等重大疾病。因此在冬季晨起時,建議大家在床上緩緩舒活一下四肢,再慢慢起床。
情 志秋季過後、冬季到來,陽氣逐漸收斂,陰氣主時,寒風凜冽、萬物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也常覺得沒有精氣神,有着心神浮躁、壓抑、懶散嗜睡等症狀。中醫腫瘤治療中心主任王維博士在“六位一體之中醫心理治療”中提到的“養生首養心,調形先調神,療病先安心”對于人們冬季情志調理有很好的啟迪作用。它告訴人們:在冬季應避免各種不良情緒的幹擾和刺激,讓心情盡量處于甯靜的狀态,遇事含而不露、秘而不宣,待心神安靜自如,冬季自然能愉快地度過了。
運 動随着養生保健的知識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樂意參與到運動過程中,在冬季也不例外。但是,在寒冬季節開始運動之前,人們一定要做好熱身活動,因為在寒冷的氣候下,容易出現血管急速收縮、血壓急速上升的情況,這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建議大家在冬季适當運動,做到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即可。如: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等我國傳統的健身術就是不錯的運動選擇。
拒絕“美麗凍人”當代社會很多愛美青年為避免臃腫、追求美麗酷飒,在寒風瑟瑟的冬季也僅僅穿着單薄的一兩件衣裳,他們不懼嚴寒反與冬季博弈、展現風度,認為自己年輕身體尚好,可以硬抗。但随着年歲增長,病症一點點累積緻使某些嚴重的病症出現時,則悔之晚矣。從中醫學的角度出發,冬季當以藏為主,身體肌膚亦應避免暴露在外,盡管愛美是人的天性,卻不應該以犧牲健康為代價。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十分防,足以見得養生的重要性。中醫養生不僅是為了延年益壽,也重在治未病,這也似乎逐漸成為當代社會潮流。然而,養生是一條漫漫長路,沒有捷徑,需一步一腳印,長久堅持。冬季養生亦是如此。
冬,終也,萬物收藏。願你借冬蓄力,待春來時,綻放異樣光彩。
#中醫養生##清風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