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20 08:03:40
天麻栽培技術

天麻,為蘭科植物,天麻的幹燥塊莖。主産于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北、陝西等地。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1

一、生物學特性

(一)生長發育特性

1.天麻與蜜環菌的關系

天麻無根、無正常葉、無葉綠素,不能從土壤中吸收養分,也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質,因此不能自養生活。必須通過共生的蜜環菌提供養分才能生長,屬于典型的異養植物。沒有蜜環菌,天麻就不能生長。它們之間是消化與被消化的關系,天麻在正常情況下,表現為天麻對蜜環菌的寄生;當天麻生理功能和生長勢減弱,則表現為蜜環菌對天麻的寄生。在生産中,必須采取一定措施,控制這種關系,方可獲得高産。

2.天麻的生活周期

天麻從種子成熟到新一代種子形成,為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即從種子→原球莖→米麻→白麻→劍麻(商品麻)→種子,完成生長發育全過程。天麻生長發育最快需要2年,慢的需要3年或4年,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天麻種子發芽後的原球莖靠共生萌發菌提供營養,當年就分化出營養繁殖莖,開始進行無性繁殖。當它與蜜環菌建立起營養關系後,原球莖就能正常生長發育形成新生麻,即米麻與小白麻。随着氣溫下降,當年冬季米麻、小白麻進入休眠期。冬眠後米麻的頂芽或腋芽于次年3~4月萌發,經過1年的生長成為新的塊莖,其中少數新塊莖較大,頂芽粗大,先端銳尖,芽内有穗的原始體,次年可抽薹開花,這種大塊莖被稱為劍麻。其餘塊莖,均小于劍麻,頂芽無穗的原始體,大于米麻者稱為白麻,與米麻大小相同者亦稱為米麻。秋後新塊莖(劍麻、白麻、米麻)進入冬眠。第3年4~11月,劍麻抽薹開花結籽,腋芽發育成米麻或白麻,再用劍麻培育出天麻種子,大小不等的越冬後的白麻、米麻的頂芽發育成劍麻,腋芽發育成白麻或米麻。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2

(二)生态環境條件

天麻喜涼爽、濕潤環境。多生長在常年多雨多霧、濕度較大的山區雜木林、針闊葉混交林及茂密竹林中。在海拔1100~1600m,年降水量為1400~1600mm,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土壤相對濕度為50%~70%,夏季氣溫不超過25℃的涼爽環境中生長良好。天麻和蜜環菌生長的最适溫度為18~25℃,此時蜜環菌生長較快,天麻塊莖生長也相應加快,溫度超過25℃,天麻和蜜環菌都生長不良。天麻在土溫-5~-3℃能安全越冬,但長期低于-5℃易受凍害。在北方地區因積雪覆蓋,天麻也能安全越冬。同時土壤濕度不宜過大,否則天麻塊莖易腐爛;濕度過小,蜜環菌生長受到抑制,影響天麻生長。秋季栽種的天麻對濕度要求不高,土壤含水量在30%~40%為宜。天麻生長期間,要求土壤含水量要高些,當含水量在40%~60%時,對蜜環菌和天麻生長都有利,含水量高于70%,則天麻生長不利。天麻适宜生長在富含腐殖質、疏松肥沃、透氣、排水、保水性能好的砂質壤土,利于蜜環菌和天麻生長,過于黏重的土壤不宜栽培。酸堿度以pH值5.5~6.0最好。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3

二、栽培技術

(一)選地與整地

宜選富含有機質、土層深厚、疏松的砂質壤土。以富含腐殖質、疏松、排水良好、常年保持濕潤的生荒坡地為最好。土壤pH值5.5~6.0為宜。忌黏土和澇窪積水地,忌重茬。整地時,砍掉地上過密的雜樹、竹林,清除雜草、石塊,便可直接挖穴或開溝種植。

(二)菌材的培養

天麻的繁殖方法有兩種,即塊莖繁殖和種子繁殖。無論采用種子繁殖還是塊莖繁殖,均需制備或培養菌種,然後用菌種培養菌材(即長有蜜環菌的木材),再用菌材伴栽天麻。優質的菌材是天麻産量和質量的根本保證,因此生産上也利用專業培育的菌材伴栽天麻。這是因為優質菌材木質營養豐富,蜜環菌生長勢旺,天麻接菌率高,産量高,質量好;若用已腐的舊菌材直接伴栽天麻,則會因為木料缺乏營養,蜜環菌長勢弱而影響天麻産量與質量。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4

1.菌種的準備

用于直接培養菌材的蜜環菌菌種主要有:①采集的天然野生菌種;②室内培養的純菌種;③室外培養的新菌種;④已伴栽過天麻的有效舊菌材。目前生産上一般采用室外培養蜜環菌枝,再用菌枝培養菌材。

2.菌材培養時期

冬栽天麻一般在6~8月培養菌材;春栽天麻一般在9~10月培養菌材。菌材培養時間要适宜,培養過早,菌材易消耗腐爛,菌種老化;培養過遲,氣溫低,蜜環菌生長慢,菌材當年不能使用。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5

3.菌材樹種選擇與處理

蜜環菌與殼鬥科樹種有良好的親和力,同時,殼鬥科樹種材質堅硬,耐腐性強,樹皮肥厚不易脫落,是首選樹種。其次,山茱萸科的燈台樹、薔薇科的野櫻桃、桦木科的桦樹,易染菌且生長快,培養時間短,也是培養蜜環菌材的好樹種。樹種選擇要根據當地樹木資源選用适宜蜜環菌生長的樹種。選直徑6~8cm的樹木,鋸成長60~80cm的木段,在木段上用刀每隔6cm斜砍一刀呈魚鱗口,深度至木質部為度,視木材粗細砍2~3行,以利蜜環菌從傷口侵入。由于蜜環菌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較多的水分,木材失水會影響菌絲體生長,故木材宜随用随砍,采用新鮮段木,同時也可延長菌材的使用時間,減少雜菌感染。在缺少木材的地區,亦可用稻草、茅草、玉米須等代替,将其紮成小把,拌上菌種直接伴栽天麻。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6

4.培養場地選擇

應選擇在天麻種植場地附近,以減少菌材搬運。坡度應小于20°的向陽山地,土壤以土層深厚、疏松透氣、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宜,同時要有灌溉水源的地方。

5.培養料的準備

培養料是指培養菌種、菌材或栽天麻時,用于填充木材間空隙、增加蜜環菌營養的物質。多用半腐熟落葉或鋸木屑加沙(3∶1)制成。

6.菌材培養方法

培養方法有多種,多以窖培法為主。挖窖寬1m,深30~60cm,長度視培養菌材多少而定。将窖底挖松整平,鋪一層6cm厚的樹葉,平放一層段木,如段木較幹應提前一天用水浸泡24小時,在段木之間放入菌枝4~5根,灑一些清水,澆濕段木和樹葉,并用腐殖土等填充空隙,并略高于段木為宜。再放入第2層段木,段木間放入菌枝後,如上法蓋一層土。如此依次放置多層,最後蓋土厚6~10cm,略高于地面,并覆蓋草或落葉保溫保濕。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7

7.菌材培養的管理

菌材培養的好壞,直接影響天麻質量和産量,必須加強管理,以保證生産出高産、優質的天麻。

(1)調節濕度:主要是保持菌材窖内填充物及段木适宜的含水量,即30%~40%。應注意勤檢查,根據培養窖内濕度變化進行澆水和排水。

(2)調節溫度:蜜環菌索在6~28℃可以生長,超過30℃生長受抑制,同時雜菌易繁殖。在18~22℃條件,适宜蜜環菌生長。在春秋低溫季節,可覆蓋塑料薄膜提高窖内溫度。培養窖上蓋枯枝落葉或草可以保溫保濕。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8

(三)繁殖方法

主要用塊莖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

1.塊莖繁殖

即利用天麻塊莖作為播種材料繁殖子麻,既可用于生産商品麻,又可用于生産種麻,其生産周期短,産量高,但品質易老化。

(1)栽培時間:南方一般在11月采挖天麻時栽培,此時天麻進入休眠期;北方由于氣候寒冷,一般在3~4月土壤解凍後栽種,冬栽易受凍害。栽前要培養好菌床。

(2)種麻的選擇:生産商品麻宜選用顔色黃白而新鮮,無病蟲害,無損傷的重10~20g的白麻作種,繁殖力強。作種用的天麻塊莖要随用随挖,若不能及時栽種,可用濕沙層積法,置1~3℃低溫下,可安全貯藏6個月。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9

(3)栽植方法:目前天麻栽培主要采用活動菌材加新材法、固定菌材法和固定菌材加新材法3種。

1)活動菌材加新材法:在選好的地塊,于栽前2~3個月挖窖,深25~30cm、寬比段木長約6cm、長度據地形而定的窖,窖底松土整平,用腐殖質土墊入床底,然後鋪5~6cm的培養料。用處理好的新材與帶蜜環菌的菌材間隔擺1層,相鄰兩菌材間的距離為3~5cm,中間用腐殖質土或培養料填實空隙,以防雜菌污染。當埋沒菌材一半時,整平後靠近菌材每隔12~15cm放種麻1個,然後在兩菌材間加放新段木一根,再覆蓋腐殖土或培養料蓋過菌材3~4cm,使土與新段木相平;同法擺第2層。上下層菌材要相互錯開,最後覆土6~10cm,保持窖内濕潤,上蓋雜草遮陰降溫、保濕。

2)固定菌材法:将固定菌材窖中的泥土細心挖取,盡量不破壞菌索,揭去上層菌材,并取出下層菌材之間的部分培養料,把種麻栽在下層菌材之間菌索較多的地方。然後将上層菌材放回原處,再在上層菌材間放置種麻,然後覆土,上蓋一層樹葉雜草,保持土壤濕潤。越冬期間加厚覆土層,以防凍害。此法由于下層菌材未動,菌索生長未受破壞,蜜環菌能很快長在種麻上,提高天麻接種率,促進天麻早生長,增加産量,尤其在春、夏季用此法栽天麻效果顯著。

3)固定菌材加新材法:此法是對固定菌材培養法的改良,與固定菌材法基本相同。将固定菌材窖中做菌種的舊段木菌材用新段木取代,并下種種麻。若全為新培養的菌材,可隔一取一(隔一留一),加入新段木。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10

2.種子繁殖

天麻的種子繁殖是防止天麻退化、擴大種源和良種繁育的重要措施。

(1)建造溫室或溫棚:根據繁殖數量多少,建造簡易塑料溫棚或具有調控溫濕度和光照裝置的溫室培養種子。

(2)作畦:在棚内或溫室内作畦,畦長3~4m,寬1m,畦高15cm,用腐殖質土做培養土,用于種植種麻和播種。

(3)選種:選擇個體健壯、無病蟲害、無損傷、重量100~150g的劍麻做制種母麻。

(4)種麻培育:劍麻從種植到開花、結果、種子成熟需2個月時間,故種麻應在播種期前2個月種植。在畦内種植種麻,株距15~20cm,深度15cm,頂芽應朝向畦外邊。種麻種植後,棚内或溫室内溫度保持20~24℃,相對濕度80%左右,光照70%,畦内水分含量45%~50%。現蕾初期,花序展開可見頂端花蕾時,摘去5~10個花蕾,減少養分消耗,有利壯果。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11

(5)人工授粉:天麻現花蕾後3~4天開花,清晨4~6時開花較多,上午次之,中午及下午開花較少。授粉時用左手無名指和小指固定花序,拇指和食指捏住花朵,右手拿小鑷子或細竹簽将唇瓣稍加壓平,撥開蕊柱頂端的藥帽,蘸取花粉塊移置于蕊柱基部的柱頭上,并輕壓使花粉緊密黏在柱頭上,有利花粉萌發。每天授粉後挂标簽記錄花朵授粉的時間,以便掌握種子采收時間。

(6)種子采收:天麻授粉後,如氣溫25℃左右,一般20天果實成熟,果實開裂後采收的種子發芽率很低,研究發現果實将要開裂前種子發芽率較高。掰開果實,種子已散開,乳白色,為最适采收期。授粉後第17~19天或用手捏果實有微軟的感覺或觀察果實6條縱縫線稍微突起,但未開裂,都為适宜采收的特征。天麻種子壽命較短,應随采随播。

(7)菌床播種:播種時,将菌床上層菌材取出,扒出下層菌材上的土,将枯落潮濕的樹葉撒在下層菌材上,稍壓平,将種子均勻撒在樹葉上,上蓋一薄層潮濕落葉,再播第2層種子,覆土3cm,再蓋一層潮濕樹葉,放入上層菌材,最後覆土10~15cm。如每替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個,每個蒴果約有3萬粒種子。種植得當,第2年秋可收到一部分劍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可作為塊莖繁殖的種栽。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12

(四)田間管理

1.覆蓋免耕

天麻栽種完畢,在畦上面用樹葉和草覆蓋,保溫保濕,防凍和抑制雜草生長,防止土壤闆結,有利土壤透氣。

2.水分調節

天麻和蜜環菌的生長繁殖都需要較多水分,但各生長階段有所不同,總體上是前多後少。早春天麻需水量較少,隻要适量水分,土壤保持濕潤狀态即可。進入4月初開始萌發新芽,需水量增加,幹旱會影響幼芽萌發率和生長速度,同時也影響密環菌生長。以後天麻生長加快,對水的要求也逐漸增加。7~8月是天麻生長旺季,需水量最大,幹旱會導緻天麻減産。9月下旬至10月初天麻生長定型,将進入休眠期,水分過大蜜環菌會危害天麻。11月至次年3月天麻處于休眠期,需水量很少。

天麻是否缺水可刨穴檢查新生子麻幼芽顔色,變黃則提示缺水。在幹旱季節和缺水地區,一般每隔3~4天澆一次水,但一次水量不宜過大,應勤澆勤灌,保持土壤濕潤。土壤積水或濕度過大,會引起天麻塊莖腐爛,應及時排水。尤其到了雨季,要注意及時開溝排水,在暴雨或連續降雨時可覆蓋塑料膜防水。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13

3.溫度調節

6~8月高溫期,應搭棚或間作高稈作物遮陰;越冬前要加厚蓋土并蓋草防凍。春季溫度回升後,應及時揭去覆蓋物,減少蓋土,以增加地溫,促進天麻和蜜環菌的生長。

4.除草松土

天麻一般不進行除草,若是多年分批收獲,在5月上中旬劍麻出苗前應鏟除地面雜草,否則劍麻出土後不易除草。蜜環菌是好氣性真菌,空氣流通有利其生長,故在大雨或灌溉後應松動表土,以利空氣通暢和保墒防旱。松土不宜過深,以免損傷新生幼麻和蜜環菌菌索。

5.精心管理

天麻栽後要精心管理,嚴禁人畜踩踏,人畜踐踏會使菌材松動,菌索斷裂,破壞天麻與蜜環菌的結合,影響天麻生長,大大降低天麻産量。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14

(五)病蟲害及其防治

1.病害

(1)雜菌感染:主要在蜜環菌材和天麻塊莖上發生。在菌材或天麻表面呈片狀或點狀分布,部分發黏并有黴菌味,菌絲白色或其他顔色。影響蜜環菌生長,破壞了天麻的營養供給。

防治方法:①雜菌喜腐生生活,應選用新鮮木材培養菌材,盡可能縮短培養時間;②培養料和填充料最好要堆積、消毒、晾曬,空隙要填實,以免留空滋生雜菌;③培養或選購優質純菌種,加大接種量,使蜜環菌生長旺盛,從而抑制雜菌生長;④嚴格選種,種麻應完整、無破傷、色澤新鮮、無病害;⑤小畦種植,有利蜜環菌和天麻生長。

(2)塊莖腐爛病:該病大多在環境不良,如高溫高濕、透氣不良等不利于天麻生長時進行侵襲危害,導緻天麻塊莖皮部萎黃,中心組織腐爛,内部成稀漿狀,最終因腐爛發臭空殼死亡。

防治方法:①選地勢較高,不積水,土壤疏松,透氣性好的地方種植天麻;②加強窖場管理,做好防旱、防澇,保持窖内濕度穩定,提供蜜環菌生長的最佳條件,以抑制雜菌生長;③選擇完整、無破傷、色鮮的初生塊莖做種源,采挖和運輸時不要碰傷和日曬;④用幹淨、無雜菌的腐殖質土、樹葉、鋸木屑等做培養料,并填滿、填實,不留空隙;⑤每窖菌材量不宜過大,以免污染後全部報廢。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15

2.蟲害

(1)粉蚧:是危害天麻的主要害蟲。天麻收獲時常見粉蚧群集于天麻塊莖上,危害區塊莖顔色加深,嚴重時塊莖停止生長;有時菌材上也可見到群集的粉蚧。粉蚧一般以穴為單位,較集中,傳播有局限性。

防治方法:①收獲時如發現粉蚧,應将該穴菌材燒毀,天麻蒸煮加工入藥;②如大面積發生,該地不宜再種。

(2)蛴螬:土名地蠶(金龜子幼蟲),在窖内蛀食天麻塊莖,使其成為空洞。

防治方法:可用90%美曲膦酯(敵百蟲)800倍液或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澆灌蟲穴。

(3)白蟻:危害菌材和天麻,嚴重時菌材被蛀食光。

防治方法:①用松枝誘集,滅蟻靈毒殺;②同時,可用肉皮、肉、雞、魚骨埋入有蟻害的天麻附近,第2天後撥開,當蟻聚集時用熱水澆殺;③窖場四周挖深溝,溝内撒石灰。

(4)蝼蛄:以成蟲或若蟲在天麻窩表土層下開掘隧道,破壞菌索,嚼食天麻塊莖。

防治方法:可用90%美曲膦酯(敵百蟲)拌炒香的麥麸或豆餅等誘殺。

(5)蚜蟲:危害地上花莖。

防治方法:可用40%樂果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1500倍噴霧防治。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16

三、采收

天麻一般在立冬後至次年清明前采挖,此時正值新生塊莖生長停滞而進入休眠時期。采收時,先将表土撤去,待菌材取出後,再取出劍麻、白麻和天麻,輕拿輕放,以避免人為機械損傷。選取麻體完好健壯的劍麻做有性繁殖的種麻,中白麻、小白麻、米麻做無性繁殖的種麻,其餘加工成産品。天麻畝産鮮重一般為1200kg左右。

天麻的種植技術與栽培(天麻栽培技術種植技術分享)17

結語

本期内容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覺得有用,請在下方點贊、關注,轉發給更多好友,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