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已經有很多年的曆史了,它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那這春節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又有多少年的曆史了呢?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小夥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趕快來了解下吧。
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于臘祭,春節源于巫術儀式說,春節
源于鬼節說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在古代,中國曆代春節的日期并不一緻: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曆。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闳、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曆》,将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正月為歲首,後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曆(即農曆),落下闳也被稱為“春節老人”。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曆年的前後,故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正式改稱“春節”。
地球繞太陽一周,曆法上叫一年,循環往複,永無止境。但是,人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節氣的不同,就以夏曆正月初一為一年的歲首。每年農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時(十二點)過後,春節就算正式來到了。
春節從堯舜時期便開始流傳,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其曆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新春賀歲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等活動形式展開,内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着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
我國過年曆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辦年貨、掃塵、貼年紅、團年飯、守歲、壓歲錢、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攘災、燒炮竹、燒煙花、遊神、押舟、廟會、遊鑼鼓、遊标旗、上燈酒、賞花燈等習俗。
春節習俗有舞獅、逛廟會、逛花街、放煙花、祭竈神、接玉皇、照田蠶、飄色、趕亂歲、祭祀神靈、拜祭先祖等。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春節是由上古時代祈年祭祀演變來的,在曆史的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