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4:51:22
綜述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這些年中,不管科技水平落後還是進步,文明開化程度腐朽還是繁榮,總歸是對自然界有着大緻的了解,這種了解源自于古時代流傳下來的種種神話故事,如神農嘗百草、伏羲譜卦等等。上古神話人物通過對自然界的親身體會寫下自己的生活結晶,以供後人學習和使用。

從這一方面來說,但凡是出現在人類社會的自然界生物,那勢必被人類所熟知,甚至是掌握,否則它也不可能被人類文明所容忍,尤其是那種來自于未知的恐懼和探索。可是有趣的是,自然界中還真有人類不甚了解卻敢于大膽嘗試的生物,它就是鳗魚!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被人吃了幾千年的魚)1

鳗魚自從被人類發現到随後幾千年的飲食文化中一直存在,但直到其突然瀕危我們才猛然醒悟,這種魚到底是來自何處呢?它的身世之謎充滿了神秘。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被人吃了幾千年的魚)2

美食的味道

日本雖然身為一個島國,但其周邊海域的豐富資源以及日本人本身的美食天賦,為世界呈現了不少優秀的美食作品,這其中又以鳗魚飯為人們的心頭所愛。實際上,鳗魚飯在日本已經有接近400年的美食曆史了,400年前日本江戶時代時鳗魚飯還屬于天皇才能享用的禦用美食,不過到如今卻變成每家每戶的熱愛。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被人吃了幾千年的魚)3

鳗魚能夠被人們喜愛不是沒有原因的,和其他海洋魚類相比,鳗魚體内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以及各種維生素,這些成分其他魚類也有,但唯獨鳗魚的最為豐富;加上美食烹饪師高超的制作手法,鳗魚就這樣被端上了餐桌,除了日本以外,世界各國都有喜愛鳗魚的美食愛好者。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被人吃了幾千年的魚)4

客觀來說,鳗魚雖然在日本發展到了美食巅峰,但鳗魚并非是日本人的“專屬食品”。根據生存環境的限制,鳗魚隻能生活在熱帶以及部分溫帶地區,寒冷的海水是鳗魚的天敵,它們外部表皮根本無法抵禦這種嚴寒。

同時大多數鳗魚喜歡幹淨的海域,在日本島周邊、菲律賓、越南以及中國等地都有可供鳗魚生存的空間。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被人吃了幾千年的魚)5

有意思的是,鳗魚被人類食用已經超過幾千年的曆史,但人類似乎是“出于本能”的捕獵,從未考慮過的鳗魚到底源自于何處,也不知道那些野生鳗魚的生存痕迹到底從何而來。

直到2017年日本人在鳗魚的捕撈中遭遇了魚荒,以至于其當年整體捕撈量甚至不及去年的1%,這時大家才真的開始關注起鳗魚的起源,随後日本鳗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為了确保其種族的延續,不少科學家都投入到了鳗魚的研究中,可越是研究越是讓科學家們疑惑,這種海洋生物似乎“居無定所”。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被人吃了幾千年的魚)6

瀕危原因

鳗魚之所以會呈現出這般瀕危的趨勢,一方面和人類的過渡捕撈有關,但另一方面也受其獨特的繁衍方式所影響。

簡單來說,以現在的技術條件下,鳗魚實際上并沒有辦法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人工繁殖,因為其本身具有非常熱書的生活習性。根據科學家們的觀察,野生鳗魚習慣在淡水河川中長為成體,成熟後洄遊到海洋中産卵;這一過程非常漫長,有些鳗魚可能要經曆幾個月的成熟時間,還有些鳗魚要經曆幾年之久。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被人吃了幾千年的魚)7

鳗魚的産卵一生隻有一次,産卵後的雌性鳗魚會死亡,而那些魚卵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能夠順利穿回廣泛的海洋生态,回到淡水系統的幸運兒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鳗魚的生存完全得靠天意,海洋的洋流如果恰當,那它們或許有幸回到淡水系統生存,反之則隻有死路一條。

這種繁衍方式意味着鳗魚在自然生長過程中會遭遇很大程度上的損失,外加上這些年漁船的大量捕撈,鳗魚成為瀕危物種似乎也不奇怪。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被人吃了幾千年的魚)8

為何說人工無法在真正意義上成功養殖,就是因為其自然繁育的過程中藥經曆幾千海裡,這已經超出了人工環境的最大模拟限度。

可能就有朋友要問了,那我們現在仍然能吃到很多人工繁育的鳗魚,這不是說明人工繁育鳗魚已經成功了嗎?并不是,人工養殖和人工繁育完全是兩回事,我們現在吃到的人工養殖的鳗魚,是那些專業的捕撈團隊從海裡撈出來的野生魚苗,然後通過人工養殖技術塑造鳗魚生存的淡水系統,這才讓大家吃上了美味的鳗魚。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被人吃了幾千年的魚)9

人類并沒有繁育鳗魚的技術,一旦這些野生魚苗被用光,我們又得面臨“無魚可吃”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直到現在我們仍然不清楚野生鳗魚到底源自于何處,即便是它已經成為瀕危物種的今天,這仍然是個謎。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被人吃了幾千年的魚)10

結語

實際上,這些年人類為滿足一己私欲正在持續‘吃空’海洋,鳗魚不過是諸多海洋瀕危物種中的一種。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被人吃了幾千年的魚)11

有些瀕危物種人類已經找到了人工繁育的渠道,這樣的好處在于既保證了對美食的追求,又不會讓海洋生物出現大滅絕的場景;但仍然有一些海洋生物就類似于鳗魚,人類仍然未能探索其起源與發展,更不可能去進行人工繁育。

這類物種需要我們去保護,過度捕撈能夠給漁民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但這對于鳗魚來說卻是滅頂之災,每新出現一個瀕危物種就是一次可怕的警示,希望人類引以為戒,與海洋和諧共處。

野生水域為什麼魚越來越少(被人吃了幾千年的魚)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