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布的是我撰寫的“做人做事能力篇”系列文章的第122篇,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持續與您分享做人做事方面的人生感悟。
為什麼說生活真的需要儀式感,聽過一個很好的答案是:為了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生存。
在知乎上有一個網友的提問是:人生為什麼要有儀式感?
其中有一個得到高贊的回答是:儀式感為每一個普通的日子和動作,标定它背後的精神内涵。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王小波說:“一個人隻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儀式感并不是要花多少錢,玩多大的花樣,它體現的是我們對生活的尊重和熱愛。
儀式感就是将日常行為儀式化,以賦予其意義的行為,是人們表達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法國童話《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2016年,中國青年報調查顯示,近80%的調查對象認為生活中的儀式感很重要,還有近50%的調查對象認為當前社會的儀式感偏弱。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的生活之所以平淡無趣,其實正因為是缺乏了儀式感。
結婚紀念日,給自己愛人買一束鮮花,是愛情的儀式感;孩子過生日,給孩子做一頓喜歡的飯菜或者舉辦一個小Party,是親情的儀式感;朋友升職,給他送上一句真心的祝福,是友情的儀式感。這些常常被忽視的儀式感,都是愛的表達,帶着情感與溫度,以及一顆滾燙的心。
那麼,為什麼說生活真的需要儀式感呢?
01儀式感彰顯幸福感。在家庭成員生日的時候,為他舉行一個融吹生日蠟燭、唱《祝你生日快樂》歌、切生日蛋糕、送生日祝福和生日禮物為一體的生日慶祝活動,這會讓過生日的家庭成員有一種滿滿的幸福感。
02儀式感彰顯重視感。父母在孩子生日、上學、畢業等重要的成長節點,給孩子拍一些照片,等到孩子長大後拿出來看,孩子一定會覺得特别感動和溫馨,因為孩子看到的不僅是自己的成長過程,還是父母對自己成長過程高度的重視和濃濃的愛。
03儀式感彰顯溫馨感。愛人出門前、回到家時給愛人一個擁抱,出門前對愛人說一聲“我去上班啦”,下班回到家時對愛人說一聲“我回來啦”,這會給愛人帶來一份溫馨。
04儀式感彰顯責任感。結婚典禮、成人禮等儀式,喚醒的是一對新人、成人孩子的責任感,從中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05儀式感彰顯親切感。父母陪孩子參加學校的親子運動會、彙報演出,這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親切感和對自己的關心、支持。
06儀式感彰顯精緻感。懂得儀式感的人會花時間去認真學習鑽研烹饪技術、配菜要求、調味方法和擺盤藝術,能夠做出像飯店一樣的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這會讓家人的視覺、嗅覺和味覺得到充分的享受;會合理劃分居室的功能,選擇合适的裝飾風格,擺放物品整齊有序,把居室打理得一塵不染,這會讓居室像賓館一樣舒适;會在室内外種植花草,家人每天可以看到牆角的綠植,看到窗台上的小花,看到陽光在葉子上舞蹈,有一種親近自然、遠離喧嚣、返璞歸真的感受,這會讓生活充滿花香和詩意。
07儀式感彰顯敬重感。孩子在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的時候,給爸爸、媽媽和老師送上祝福,讓孩子懂得感恩,這會讓爸爸、媽媽和老師有一種被敬重的感覺。
08儀式感彰顯尊重感。學生上課時,短短一句“老師好”,既體現出了師道尊嚴,對師生彼此也是一種提醒激勵。
09儀式感彰顯莊重感。端端正正地坐在書桌前,認真地看書,打開筆記本,備好一支筆,把覺得好的段落和句子寫在筆記本上,銘記書中好的思想,這樣的閱讀顯得非常莊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