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存貨的初始計量及發出的計量方法

存貨的初始計量及發出的計量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12:43:25

【重點一】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

企業可采用先進先出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别計價法确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個别計 價法對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通常采用個别 計價法确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先進先 出法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銷售或耗用)。 當物價上漲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 價值;反之,當物價下跌時,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月末一 次加權 平均法存貨單位成本 = 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 å(本月某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 本月某批進貨數量) 月初庫存存貨數量 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例題 單選題】某企業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發出原材料的成本。2014 年 9 月 1 日,甲材料結存 200千克,每千克實際成本為 300 元;9 月 7 日購入甲材料 350 千克,每千克實際成本為 310 元;9 月 21 日購入甲材料 400 千克,每千克實際成本為 290 元;9 元 28 日發出甲材料 500 千克。9 月份甲材料發出成本為( )元。 A.145 000B.150 000C.153 000D.155 000【答案】C【解析】9 月份甲材料發出成本=200×300+300×310=153 000(元)。

【例題 單選題】某企業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發出材料成本。2014 年 3 月 1 日結存甲材料 200 件,單位成本 40 元;3 月 15 日購入甲材料 400 件,單位成本 35 元;3 月 20 日購入甲材料 400 件,單位成本 38 元;當月共發出甲材料 500 件。3 月份發出甲材料的成本為( )元。

A.18 500B.18 600C.19 000D.20 000【答案】B

【解析】單位成本=(200×40+400×35+400×38)/(200+400+400)=37.2(元),3 月份發出 甲材料的成本=500×372=186 00(元)。

【重點二】期末存貨的計量(★★)

(一) 存貨期末 計量原則1.資産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 存貨成本小于其可變現淨值的,存貨按成本計量,無須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存貨成本高于其 可變現淨值的,按可變現淨值計量,按其差額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時: 借:資産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2.以後在每一資産負債表日,比較存貨成本與可變現淨值,計算出存貨跌價準備貸方餘額。 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方餘額=存貨成本-存貨可變現淨值 若貸方餘額大于已提數,差額應予補提。若貸方餘額小于已提數,差額應沖減多計提的存貨 跌價準備。 【注意 1】即當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複,并在原 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内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沖減資産減值損失)。 沖減多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時: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産減值損失
3.對已售存貨(包括債務重組抵債的存貨、非貨币性資産交換換出的存貨)計提了存貨跌價 準備的,還應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沖減當期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實際上 是按已售産成品或商品的賬面價值結轉至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 存貨的賬面價值=存貨的賬面餘額-存貨跌價準備貸方餘額
(二) 存貨的可 變現淨值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将要發生的成本、 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
存貨 類型持有 目的是否有合同可變現淨值的計算
産成品以銷售 為目的有合同産成品的合同價格-産成品銷售稅費
無合同産成品的市場價格-産成品銷售稅費
材料、 半成品以銷售 為目的有合同材料、半成品的合同價格-材料、半成品銷售稅費
無合同材料、半成品的市場銷售價格-材料、半成品銷售稅費
以加工 為目的産成品 有合同産成品合同價格—産成品銷售稅費-進一步加工成本
産成品 沒合同産成品市場價格—産成品銷售稅費-進一步加工成本
【注意 2】如果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多于銷售合同訂購的數量,超出部分的存貨可變現淨值,應以産成品 或商品的一般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有合同部分存貨的可變現淨值和無合同部分存貨的可變現淨值不能 合并,分别确定其期末可變現淨值,并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從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計提存貨跌價準 備。 【注意 3】存貨跌價準備通常應當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 類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與在同一地區生産和銷售的産品系列相關、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且 難以與其他項目分開計量的存貨,可以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例題 計算分析題】20×7 年 11 月 1 日,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了一份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雙方 約定,20×8 年 3 月 31 日,甲公司應按每台 15 萬元的價格向丙公司提供 W2 型機器 120 台。20×7 年 12月 31 日,甲公司 W2 型機器的成本為 1 960 萬元,數量為 140 台,單位成本為 14 萬元/台。根據甲公司銷 售部門提供的資料表明,向丙公司銷售的 W2 型機器的平均運雜費等銷售費用為 0.12 萬元/台;向其他客 戶銷售 W2 型機器的平均運雜費等銷售費用為 0.1 萬元/台。20×7 年 12 月 31 日,W2 型機器的市場銷售價 格為 13 萬元/台。根據銷售合同的規定,庫存的 W2 型機器中的 120 台的銷售價格已有銷售合同的約定,其餘的 20 台并 沒有銷售合同約定。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對于銷售合同約定的數量(120 台)的 W2 型機器的可變現淨值 應以銷售合同的價格 15 萬元/台作為計算基礎,而對于超出部分(20 台)的 W2 型機器的可變現淨值應以 市場銷售價格 13 萬元/台作為計算基礎。有合同部分 W2 型機器的可變現淨值=15×120-0.12×120=1 800-14.4=1 785.6(萬元) 有合同部分 W2 型機器的成本=14×120=1 680(萬元)無合同部分 W2 型機器的可變現淨值=13×20-0.1×20=258(萬元) 無合同部分 W2 型機器的成本=14×20=280(萬元)因此,有合同部分 W2 型機器的可變現淨值大于成本,無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無合同部分 W2 型機器的可變現淨值小于成本,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80—258=22(萬元)。

存貨的初始計量及發出的計量方法(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存貨的計量方法)1

【例題 7-計算分析題】20×7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 W7 型機器的賬面成本為 500 萬元,但由于 W7 型 機器的市場價格下跌,預計可變現淨值為 400 萬元,由此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100 萬元。假定:(1)20×8 年 6 月 30 日,W7 型機器的賬面成本仍為 500 萬元,但由于 W7 型機器市場價格有所上升, 使得 W7 型機器的預計可變現淨值變為 475 萬元。(2)20×8 年 12 月 31 日,W7 型機器的賬面成本仍為 500 萬元,由于 W7 型機器的市場價格進一步上 升,預計 W7 型機器的可變現淨值為 555 萬元。本例中:(1)20×8 年 6 月 30 日,由于 W7 型機器市場價格上升,W7 型機器的可變現淨值有所恢複,應計提 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25(500-475)萬元,則當期應沖減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75(100-25)萬元,且小 于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00 萬元),因此,應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75 萬元。借:存貨跌價準備 750 000貸:資産減值損失 750 000(2)20×8 年 12 月 31 日,W7 型機器的可變現淨值又有所恢複,應沖減存貨跌價準備為 55(500-555) 萬元,但是對 W7 型機器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餘額為 25 萬元,因此,當期應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25 萬元而不是 55 萬元(即以将對 W7 型機器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餘額沖減至零為限)。借:存貨跌價準備 250 000貸:資産減值損失 250 000

【重點三】存貨盤虧或毀損的處理(★★)

1.存貨發生的盤虧或毀損,應作為待處理财産損溢進行核算。

借:待處理财産損溢貸:庫存商品或原材料

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後,根據造成存貨盤虧或毀損的原因,分别以下情況進行處理:

借:管理費用(計量收發差錯、一般經營損耗以及管理不善、被偷被盜造成存貨盤虧)

營業外支出(自然災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貨毀損)原材料 (回收殘料價值)其他應收款 (應收的賠償) 貸:待處理财産損溢2.存貨盤盈,沖減管理費用 借:庫存商品或原材料貸:待處理财産損溢 借:待處理财産損溢貸:管理費用

【例題 多選題】下列會計處理,不正确的是( )。

A.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貨淨損失計入管理費用

B.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貨淨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

C.以存貨抵償債務結轉的相關存貨跌價準備沖減管理費用

D.為特定客戶設計産品發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設計費用計入相關産品成本 E.盤盈的存貨,經過批準後應計入到營業外收入【答案】CE【解析】以存貨抵償債務結轉的相關存貨跌價準備沖減主營業務成本,選項 C 不正确。 盤盈的存貨,應沖減管理費用,選項 E 不正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