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捕捉的蝦子通常鮮甜多汁,充滿麸胺酸、甘胺酸以及其他美味的天然胺基酸。
日本生物學家藤永元作被尊稱為現代蝦養殖之父。1930年期間,他首先在實驗室裡養殖蝦苗,達到市場規模,又在1963年成立自己的養蝦場,利用廢棄鹽層上的大池養蝦,并以沒有人要的雜魚剁碎當作飼料。自從1958年以來,德州加爾維斯敦的一座政府實驗室發展出了養殖浮遊生物的技術,借此喂養蝦幼蟲。
現在,無論在菲律賓還是美國索諾蘭沙漠的養蝦場,都混合采用了「加爾維斯敦孵育技術」與藤永元作開發的養殖方法。
一旦談到養殖蝦,選擇更是少得多。亞洲大部分國家,最受偏好的養殖蝦是的南美白蝦。
食用的蝦類有兩百種,在北美約可吃到二十種,以前亞洲漁夫都會捕撈草蝦外銷中國;在南卡羅萊納州稱為「跳蝦」的粉紅蝦;還有甜美嬌小的北方長額蝦,學名「Pandalus borealis」,在魁北克稱為「馬塔讷蝦」,在美國稱為「緬因蝦」。
養殖蝦容易感染多種惡性疾病。黑裂病、褐鰓、白點症病毒以及藍蝦病等,都曾經導緻亞洲的養殖蝦大量死亡;拉丁美洲的蝦養殖業也一再受到一種叫「紅尾病」的疾病所苦。
根據印度坦米爾那督漁業部門的規定,養殖池在放水之前,首先應該撒入尿素與過磷酸鈣,以促進浮遊生物生長。
養殖池裡的鹹水通常抽取自附近的溪流,一旦加滿水之後,通常會在水面上鋪上一層柴油,借此殺死昆蟲的幼蟲。
接着,再加入氯或魚藤精等滅魚劑,毒死一切可能與蝦子競争的水中生物。不過,目前已發現魚藤精和人類罹患巴金森氏症具有高度關聯。
追求高産量濫用抗生素
在中國也一樣,追求高産量濫用抗生素,國内養殖企業過度追求利潤,造成水産養殖密度極高,用藥量太大。此外,黃鳝養殖中的避孕藥添加問題特别突出。随着蝦子逐漸長大,水中又必須加入愈來愈多的殺蟲劑和滅魚劑,但最令人憂心的則是添加抗生素以避免疾病的做法。
所有的養蝦漁民都使用抗生素,可是他們很聰明,會在收成前七天停止使用。隻要經過一個禮拜,蝦子體内就檢驗不出化學藥劑了,可是這些藥劑還是會随着養殖場的水流入溪流、水庫以及海洋裡。
如同幹貝、甚至是某些野生鲑魚,蝦子也經常浸泡于三聚磷酸鈉裡。
而可用為清潔劑和殺蟲劑的硼砂,在某些國家裡也被用來保持蝦子的顔色。此外,黑心廠商更可能用苛性鈉把草蝦染成讨人喜愛的粉紅色。
抗生素對其他海洋生物具有強烈毒性,也會對施放者造成接觸性皮膚炎。生長季節結束後,一旦漏光養殖池的水,仍可見到上百公斤的蝦子浸泡在池底的毒泥巴裡,于是養殖場還必須雇用人手把這些蝦子撈起來。
吃貝類而産生發癢或紅腫是過敏現象,但實際上卻是養殖水産品殘留的抗生素引發的身體反應
蝦子經常檢出違禁的化學藥劑,何況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對于輸入國内的海鮮隻抽檢不到百分之二。
結果在的抽檢樣本中驗出百分之九氯絲菌素這種已知會引起白血病與再生不良性貧血的抗生素。
歐盟拒絕進口印度六大出口商的蝦子,原因是氯絲菌素與硝基砆喃的檢驗都呈陽性,其中硝基砆喃也是一種強效抗生素,并且有緻癌之虞。
食品安全專家發現,有些人以為自己吃貝類而産生發癢或紅腫是過敏現象,但實際上卻是養殖水産品殘留的抗生素引發的身體反應。蝦子就算體内組織的化學藥劑已經排空,還是可以由其體内的傷寒或沙門氏菌等抗藥性病菌看出養殖業者是否使用了抗生素。
美國密西西比州的研究人員買了十三個品牌的進口速食蝦食品——其中有些還附有雞尾酒醬——結果發現了一百六十二種不同種類的細菌,對包括氯絲菌素在内的十種抗生素皆具有抗藥性。
養殖的進口冷凍産品,吃起來則像是橡膠般的人造蟹肉。或許你吃的蝦子可能是從亞洲養殖池底的泥巴舀出來的,還可能吃下柴油、氯、腐爛的蝦飼料,甚至極少量的緻癌抗生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