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氣已過,小雪節氣将近,此時在膠東農村,地裡的活忙得差不多,大體進入農閑時間。不過,閑隻是相對的,很多家庭都會利用這段時間做點特色美食,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地瓜幹和蘋果脯。本文就根據栖霞一位朋友的講解,簡要看看自家制作蘋果脯的過程。
衆所周知,紅富士蘋果在收購的時候要都經過選果的程序,品相好、個頭大的果(如圖所示)一般就直接賣給收購商或者電商發貨。而剩下的蘋果,就留着自家吃。實際上,這些蘋果隻是個頭小或者略有磕碰,吃起來的口感都沒有問題。
制作蘋果脯,主要有三個步驟,就是去皮切塊、脫水、晾幹。第一步的去皮切塊相對簡單,關鍵就在于下面的脫水步驟。
脫水的工序,也與用的容器有關。傳統農村都有大鍋,切出來的鮮蘋果洗淨之後,可以直接放到大鍋裡蒸。這個時候,鍋底放上果木,拉上風鼓,就像過年蒸饅頭那種火力,就可以大大提升脫水的效率。
而如果用燃氣竈的話,就需要多蒸幾遍了。具體的操作流程是:蘋果塊切好之後,先在通風的地方自然風幹一天,然後再上燃氣竈蒸。第一次蒸的時候,大概三十分鐘即可。等出鍋之後,需要再到通風的地方晾曬。這一次需要晾曬的時間較長,一天到兩天,中間還需要翻一下果脯,保證各部位通風均勻。等晾曬好之後,需要再下一次鍋,這一次蒸二十分鐘就可以出鍋,取出來曬幹之後就可以吃了。工序雖然相對複雜了一些,但做出來的果脯就是好吃。
上面這些都是比較傳統的做法,中年以上的朋友習慣采用這種方式。聽說有些年輕人,現在也有買烤箱帶回老家,借助科技手段進行烘幹。總之,思路是活的,隻要做出來的蘋果脯好吃就行。
聽這位栖霞的朋友介紹,一個中等個頭的紅富士,大概可以做出四塊果脯。筆者此前也問過一位有經驗的果農,她說換算成重量比例,差不多就是十斤鮮果出一斤果幹(果脯)。因此,自制蘋果脯的價格一般也不低,畢竟是一分錢一分貨(本文圖片提供者:栖霞“麥子”、“卡車哪兒去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