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在這個漫長的曆史中滿族人民經曆過動蕩,輝煌還有和其他民族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我們現在熟知的滿族民族風俗人情,那麼如果你到了滿族人民的地方,能品嘗到什麼特色菜呢?
慈禧小窩頭
當年,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慈禧太後逃難時,曾吃過玉米面窩頭,感覺很好吃。回到北京後,一天,又想起吃窩頭的事,就叫廚房做窩窩頭。廚工用新鮮玉米面、豆面做成小窩頭,并配上滿族人愛吃的蜂蜜。于是小窩頭就成了清朝宮廷點心。
豆面卷子
滿族喜食粘食、甜食。豆面卷子,或稱豆面饽饽,多在春季食用。做法是将粘米面入鍋蒸熟,擀成薄片,再将炒熟的黃豆面均勻地撒在上面,也可加上芝麻鹽,卷成長卷,切成一至二寸長,色澤金黃,粘而香。
蘇子葉饽饽(粘耗子)
這也是滿族人喜愛的粘食。夏季,将糯米浸泡後磨面,按成圓餅,内包小豆豆餡,外裹鮮蘇子葉,蒸熟。去葉(或帶葉)食用,味清香。
酸湯子
這是滿族人夏季愛吃的一種食品。做法是将玉米泡開,磨成面,發酵後可制作。将發酵面擠進“湯筒”(或鑿有小洞的豬哈拉巴骨),使之成面條狀漏入沸騰水鍋中,煮熟加佐料即可食用。夏季可加蜂蜜、芝麻做為甜食。甜中帶酸,味美适口
薩其瑪(又名糖纏)
用水和雞蛋(或奶油)把白面和好,趕成薄片,切成細條,用油炸熟。再用砂糖或冰糖熬成糖稀與之攪拌,倒入事前鋪好芝麻、青紅絲、瓜子仁的木槽内,将其壓平,取出切成方塊即可食用,其味香甜适口。清代關外三陵祭祀,也以其為供品,可見滿族對其重視喜愛。現為全國各地、各民族人民普遍歡迎的糕點。
小肉飯
即滿族傳統主食揚子飯。用炒豬肉丁與高粱米焖制。再多放些水,就會做成鞋子粥。
龍虎鬥
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煮的飯。“鬥”即“豆”諧音,大米、小米喻之龍、虎,故稱“龍虎鬥”。
秫米水飯
将秫米放水中煮熟,撈到冷水中浸涼即成,多在夏季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