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暑氣來,這時小暑節氣就将要迎來了天氣最為悶熱的時候,往往人們的食欲會因為天氣的因素而受到影響。這時候如果在合适的時間選擇煲湯用來開胃的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能保證營養還能增長食欲。
小暑節氣選擇口味清淡的蔬菜湯,不僅爽口,還不會增加過多的熱量,冬瓜、蘿蔔、絲瓜、西紅柿等都可以用來做湯。
很多人都會想到味道鮮美的老湯,小火慢炖幾個小時,甚至大半天,認為這樣食物的營養才能充分溶解到湯裡。其實,煲湯時間适度加長确實有助于營養釋放和吸收,但時間過長反而不利于營養保留。專家表示,肉湯可以小火慢煲,肉類含有蛋白質,蛋白質的主要成分為氨基酸,加熱一兩個小時,氨基酸鍊斷開之後營養更易被吸收、消化。但蔬菜湯則不同,煮的時間太長,營養素會被破壞,而且還影響口感。
老冬瓜煲荷葉
冬瓜是盛夏時最常用的瓜蔬之一,它清甜、瓜肉厚,且水分多。中醫認為它有消暑濕、養胃液、滌穢、消癰、行水、消腫之功,民間用以消暑之用,往往要挑選老的冬瓜,因為其消暑力強而寒涼之性又有所減弱。同時要連皮連籽同用,因為冬瓜皮和冬瓜籽(入中藥時稱冬瓜仁)均為清熱、利水的中藥。
荷葉能清涼解暑,止渴生津,加之清香撲鼻,曆來被廣東民間視為清暑佳品。
土茯苓為祛濕類中藥,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濕熱、解毒利尿之功。
赤小豆食藥兼之,中醫認為它性平味甘、淡,能健脾去濕、消腫解毒。兩者入湯對祛除水濕之患十分有效,且還有健脾的作用。鴨肉是性涼而滋補的禽肉,宜夏日暑熱時滋補所用。
民間有“嫩鴨濕毒,老鴨滋陰”之說,所以煲湯一般選老鴨。本湯有消暑清熱、去濕利水、滋陰補益之功,是暑熱水濕交錯時的家庭靓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