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金華特産之一:火腿的曆史

金華特産之一:火腿的曆史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23 18:00:49

  金華火腿又稱火朣,浙江金華漢族傳統名産之一。具有俏麗的外形,鮮豔的肉,獨特的芳香,悅人的風味,即色、香、味、形,“四絕”而著稱于世。從古至今與不少文豪結下不解之緣。如今金華火腿已暢銷國内外。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金華文化中飲食文化吧。

  名稱來源

  相傳在八百年以前,宋朝皇帝想重新修建錦繡一般的天府之國,早早就選擇了一個好日子,下旨要文武百官都來朝廷共謀國計,并帶一樣山珍海味來朗貢。

  聖旨下去後,在朝的文武百官立刻派人分奔四處,跋山涉水去采集珍味佳品。到了那天,有的帶來天上美鳥;有的帶來海中怪魚;也有的帶來山谷奇獸、田野名菜……

  當時,有一位在朝将軍宗澤,是義烏人。他為辦這佳品,曾千裡迢迢趕回家鄉。那天正是中秋節,鄉人都請宗澤嘗家鄉百姓常年喜食的佳品——鹹豬腿肉做的粽子。宗澤一嘗,覺得裡面的鹹豬腿肉色、香、味俱全,便選了幾隻最好的鹹豬腿帶去京都,獻給皇上。皇帝和文武官員嘗到鹹豬腿肉,贊口不絕。

  宗澤為紀念家鄉名産,就請大家給這鹹豬腿肉取個名字。于是,文武百官就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了。都說鹹豬腿的肉有它獨特的味道,色澤鮮紅如火,叫它“火腿”吧!

  從此,一傳十,十傳百,“火腿”的名聲越來越大,銷路愈來愈廣,受到了國内外人士的贊譽。

  實話實說,盛産火腿的有金華、東陽、義烏、浦江、永康等縣,當時,因這些縣都屬于舊金華府,因此,就通稱為“金華火腿”。

  曆史與現狀

  金華火腿是金華市最負盛名的傳統名産,金華火腿皮色黃亮、形似琵琶、肉色紅潤、香氣濃郁、營養豐富、鮮美可口,素以色、香、味、形“四絕”聞名于世,在國際上享有聲譽。據史料考證,金華火腿始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悠久曆史,是我國各類火腿的鼻祖,民間傳說,火腿名稱的來曆,與宋代抗金名将宗澤有關,南宋時,金華火腿就被列為貢品。當時東陽、義烏、蘭溪、浦江、永康、金華等地農家,腌制火腿成風,因均屬金華府管轄,故統稱金華火腿。

  到了清代,金華火腿已外銷日本、東南亞和歐美各地。1913年,榮獲南洋勸業會獎狀;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優質一等獎;1929年在杭州西湖商品博覽會上又獲商品質量特别獎,成了風靡世界的肉食。建國後,金華火腿曾多次被評為地方和全國優質産品,1981年更榮膺國家優質産品金質獎章。1985年蟬聯國家優質食品金質獎章。1988年金華火腿切片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95年獲“中國火腿之鄉”稱号。

  近年來,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金華火腿生産發展較快,年産量達三、四百萬隻,質量越來越好,金華火腿不僅國内消費量越來越大,而且年出口量已達二、三千噸,創曆史最高水平。

  文化魅力

  馳名中外的金華火腿,曆來是朝廷貢品,宴席珍馐,家庭美肴,饋贈佳品。據史料考證發現,金華火腿堪稱是曆史悠久之中國傳統名食。關于飲食文化另闡火腿美食天地欄目叙述,這裡着重講述曆代文豪與金華火腿。曆代文豪與金華火腿也早就結下不解之緣。如李漁、吳敬梓、曹雪芹、泰戈爾、魯迅、陳望道、郁達夫、梁實秋、徐鑄成等。

  讀了《紅樓夢》會覺得作家曹雪芹是位精于烹調的美食家,書中提到的火腿菜多達十幾種,不少還描述得活靈活現,猶如作者在親手獻藝,“火腿炖肘子”,金華人叫“金銀蹄膀”,文火慢炖,香飄四鄰,引得寺廟羅漢也聞香跳牆而來,就又有“羅漢跳牆”的美稱。第87回中寫到的“火肉白菜湯”以火腿提鮮添彩,給病後的林黛玉開胃振食欲,十分恰到好處。曹雪芹若不娴熟火腿性味,又豈能以空想獵奇。

  金華火腿獨有的奇香、異色、美味和如同古樂器琵琶似的妙形,傾倒了曆代文人,增添了他們藝術生活的斑瀾色彩,而經他們巨筆的點化,又使火腿文化增添了更為誘人的藝術魅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