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的“得敕”是什麼意思?
“你米得戚,阿媽返嚟你就知死。”
“得戚”,是什麼意思?原本是指某人拿着聖旨一般的飛揚跋扈、嚣張欺人。
粵語:“得戚”,和北方話“得瑟”略微接近。“得戚”有得意洋洋意思,既有嚣張之意,也可表示精伶、可愛。
那麼,寫作“得戚”就體現不出得意洋洋,嚣張的意思。
白居易的《賣炭翁》:“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大概也就是一個小官宦,手裡随便拿住個卷卷,号稱是皇上的诏書,合法正當地侵占賣炭伯伯的炭。
由此看來,“得戚”正字是:“得敕”,敕拼音:chì,“敕”是皇帝的命令,“得敕”等于奉聖旨而行,喻其得意洋洋、蠻橫無理,旁人莫可奈何。
要說“得敕”的來由,從南北朝說起,南北朝開始把君皇的诏令才能尊稱為“敕”,如“敕令”、“敕書”等,皇帝的使者叫“敕使”。
一個人得到皇帝的“敕書”,那份喜悅,還不是“得敕”到“痹”?由于“敕”和“戚”諧音,所以,就把“得欶”寫成了“得戚”。(聶巨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