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禮記原文全文及譯文

禮記原文全文及譯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3 18:35:21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于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書中内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學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

禮記原文全文及譯文(禮記原文譯文十四)1

祭統

【原文】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①,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

【注釋】

①五經:指吉禮、兇禮、賓禮、軍禮、嘉禮五禮。

【翻譯】

在管理百姓的種種方法之中,沒有比禮節更重要的了。禮有吉、兇、賓、軍、嘉五種,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祭禮。祭禮,并不是外界有什麼東西強迫你這麼做,而是發自内心深處的自覺行動。春夏秋冬,時序推移,人們感物傷時,觸景生情,不由地就會想起死去的親人,這種感情的表達就是祭之以禮。所以隻有賢者才能完全理解祭禮的意義。

【原文】

賢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謂福也。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謂之備。言内盡于己,而外順于道也。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親,其本一也。上則順于鬼神,外則順于君長,内則以孝于親。如此之謂備。唯賢者能備,能備然後能祭。是故賢者之祭也,緻其誠信與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禮,安之以樂,參之以時。明薦之而已矣,不求其為。此孝子之心也。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孝者,畜也。順于道不逆于倫,是之謂畜。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養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翻譯】

賢者的祭祀,一定會得到鬼神所賜的福,但這個福,不是世俗所說的福。賢者的福,是備的意思。而備字怎講呢?是一切事情都順着理辦的意思。無所不順,這就叫備。其意思是說,對自己,按着良知行事;對外界,按着道理行事。忠臣服侍君王,孝子服侍雙親,其忠其孝都來源于一個順字。對上則順着神靈,對外則順着君長,對内則順着雙親,這樣做了才叫作備。隻有賢者才能做到備,能做到備才能必然得到鬼神賜福的祭。所以賢者的祭祀,不過是竭盡自己的誠信與忠敬,奉獻祭品,行其典禮,和之以音樂,稽之以季節,潔淨地薦獻而已,并不存心要神保佑賜福。這才是孝子舉行祭祀時的心情。孝子的祭祀,是用來完成對父母生前應盡而未盡的供養和孝道,所謂孝,就是這種供養和孝道的積蓄。将順字貫穿于父母的身前和身後,這才叫作孝的積蓄。所以孝子服侍父母不外乎三件事:頭一件是生前好好供養,第二件是身後依禮服喪,第三件是服喪期滿要按時祭祀。在供養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做兒子的是否孝順,在服喪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是否哀傷,在祭祀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是否虔敬和按時。這三件事都做得很好,才配稱作孝子的行為。

【原文】

及時将祭,君子乃齊。齊之為言齊也。齊不齊以緻齊者也。是故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則不齊。不齊則于物無防也,嗜欲無止也。及其将齊也,防其邪物,訖①其嗜欲,耳不聽樂。故記曰:“齊者不樂”,言不敢散其志也。心不苟慮,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動,必依于禮。是故君子之器也,專緻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齊七日以定之,緻齊三日以齊之。定之之謂齊。齊者精明之至也,然後可以交于神明也。是故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②夫人,夫人亦散齊七日,緻齊三日。君緻齊于外,夫人緻齊于内,然後會于大廟。君純冕立于阼,夫人副袆立于東房。君執圭瓒祼屍,大宗執璋瓒亞祼。及迎牲,君執纼,卿大夫從,士執刍。宗婦執盎從,夫人薦涚水。君執鸾刀羞哜(jì)③,夫人薦豆,此之謂夫婦親之。

【注釋】

①訖:防止。

②宿:通“肅”,鄭重告誡之意。

③羞哜(jì):用牙齒啃一點嘗嘗。

【翻譯】

到了将要舉行祭祀的時候,君子就要齋戒。齋戒也可以說是整齊的意思,就是把身上和心裡不整齊的東西整理一下以求達到整齊。所以君子不是從事于祭祀,在不需要恭敬的場合,就不齋戒。不齋戒就做事沒有禁忌,嗜欲也沒有限制。但到了要齋戒的時候,禁忌之事就不能做,嗜欲也要加以限制,耳不聽音樂。所以古書上說:“齋戒的人不舉樂。”就是說齋戒的時候不敢分散心思。心無雜念,所思所想必然合乎正道;手足不亂動,擡手動腳必然合乎規矩。所以君子的齋戒,其目的就在于達到身心的純潔。為此,先散齋七天收斂一下心志,然後再緻齋三天加以整理。把心志收斂住了就叫作齋戒。齋戒是高度的身心純潔,然後才可以和神明打交道。所以,在祭祀前十一天,宮宰要鄭重地告誡夫人,于是夫人開始齋戒,先散齋七天,接着再緻齋三天。君王在國君的正寝緻齊,夫人在夫人的正寝緻齊,到祭祀那天才會合于太廟。君王身着禮服頭戴禮帽站在阼階,夫人頭戴首飾身穿禮服站在東房。君王手執圭瓒在屍前行裸禮,大宗伯手執璋錾在屍前再行裸禮。到了迎牲入廟時,君王親自牽着牛鼻繩,大夫緊跟在牲後,緊抱着禾稈。宗婦捧着盎齊随在夫人身後,獻上涚水。君王親執鸾刀切取牲肺獻給屍品嘗,夫人則獻上饋食之豆。這就叫作夫婦一道親自主持祭祀。

禮記原文全文及譯文(禮記原文譯文十四)2

【原文】

及入舞,君執幹戚就舞位,君為東上,冕而總幹,率其群臣,以樂皇屍。是故天子之祭也,與天下樂之;諸侯之祭也,與竟内樂之。冕而總幹,率其群臣,以樂皇屍,此與竟内樂之之義也。

【翻譯】

祭祀進行到樂舞這一項目時,君王手執幹戚站到舞位上,君王站在靠東邊的上位,頭戴禮帽,手執盾牌,率其群臣起舞,以博得皇屍的歡心。因此,天子的祭祀,是與天下臣民同樂;諸侯的祭祀,是與境内臣民同樂的。諸侯頭戴禮帽,手執盾牌,率其群臣起舞,以博得皇屍的歡心,這便是與境内臣民同樂的表現。

【原文】

夫祭有三重焉:獻之屬莫重于祼,聲莫重于升歌,舞莫重于《武宿夜》,此周道也。凡三道者,所以假于外而以增君子之志也,故與志進退;志輕則亦輕,志重則亦重。輕其志而求外之重也,雖聖人弗能得也。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自盡也,所以明重也。道之以禮,以奉三重,而薦諸皇屍,此聖人之道也。

【翻譯】

在祭祀過程中有三個非常重要的項目:在奉獻祭品活動中,沒有比禮更重要的了;在歌唱演奏活動中,沒有比登堂歌唱《清廟》更重要的了;在舞蹈活動中,沒有比《武宿夜》之舞更重要的了。這是周代的規矩。這三個最重要的節目,都是用來借助于外部的動作以增強君子虔誠的内心。所以二者的關系是密切相關的,内心輕忽則外部動作也不帶勁,内心端莊則外部動作也随之端莊。内心輕忽而希望達到外部動作的端莊,即使是聖人也做不到。所以君子的祭祀,一定要自己竭盡誠心,這樣才能使外部動作也端莊起來。遵循禮儀的要求,把三個最重要的節目做好而博得皇帝的歡心,這才是聖人的祭祀之道。

【原文】

夫祭有馂(jùn)①。馂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是故古之人有言曰:“善終者如始。”馂其是已。是故古之君子曰:“屍亦馂鬼神之餘也,惠術也,可以觀政矣。”是故屍谡,君與卿四人馂。君起,大夫六人馂;臣馂君之餘也。大夫起,士八人馂;賤馂貴之餘也。士起,各執其具以出,陳于堂下,百官②進,徹之,下馂上之餘也。凡馂之道,每變以衆,所以别貴賤之等,而興施惠之象也。是故以四簋黍見其修于廟中也。廟中者,井内之象也。祭者,澤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下,顧上先下後耳。非上積重而下有凍餒之民也。是故上有大澤,則民夫人待于下流,知惠之必将至也,由馂見之矣。故曰:“可以觀政矣。”

【注釋】

①馂(jùn):吃剩餘的食物。這裡指祭祀結束後大家分享神靈用過的祭品。

②百官:指祭祀時各種當差的人。

【翻譯】

祭禮中有馂這回事。雖然馂是祭祀末尾的事,但也不可不了解其意義。所以古人這樣說過:“好的結束要像好的開始一樣,馂這件事大概是最能說明這一點了。”所以古代的君子說:“屍雖然尊貴,但他也吃神靈吃剩的東西。馂也是一種施惠之道,從中可以觀察出政治意義來。”所以屍食畢起身離席,就由君王和卿四人吃屍剩下的祭品;君王吃罷起身,就由大夫六人吃君王吃剩的祭品,這叫作臣吃君之剩餘;大夫吃罷起身,就由士八人吃剩下的,這叫作賤者吃貴者剩下的;士吃罷起身,各人端着盛有剩餘祭品的食具出來,陳列在堂下,由各種當差的吃剩下的,吃畢撤掉,這叫作底下人吃在上位者之剩餘。綜觀馂的全過程,每變一次馂的人數就随之增多,這是要表明人有貴賤之分,而施惠的對象卻越來越多。所以用四盤祭品就可以表現出恩惠遍施于廟中。而廟中,乃是整個國境内的縮影。祭禮中的馂,是一種大的恩澤。所以上面有大的恩澤,就一定要惠及下面,隻不過上面的先得到而下面的後得到而已,并不是把上面的都撐死而把下面的都餓死。所以上面有大的恩澤,民衆就會都在下面等待,相信恩澤也必定會落到他們頭上。這一切都是從馂這件事上反映出來的,所以說:“可以從中觀察出政治意義來。”

禮記原文全文及譯文(禮記原文譯文十四)3

【原文】

夫祭之為物大矣,其興物備矣。順以備者也,其教之本與?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則教之以尊其君長,内則教之以孝于其親。是故明君在上,則諸臣服從;崇事宗廟社稷,則子孫順孝。盡其道,端其義,而教生焉。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以不安于上,則不以使下;所惡于下,則不以事上;非諸人,行諸己,非教之道也。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順之至也,祭其是與?故曰:“祭者,教之本也。”

【翻譯】

祭祀作為一件事情可以說是夠大的了,祭祀時薦獻的供品夠完備了。孝順的心再加上完備的祭品,這大概也就是教化的根本吧!所以君子的施行教化,在社會上就教育人們尊敬君長,在家庭裡就教育他們孝順雙親。所以至明的君主在上,則大小臣工服從;尊敬地祭祀宗廟社稷,則子孫孝順。竭盡祭祀之禮,端正祭祀之義,這就需要教化了。所以君子服侍君王,一定要身體力行。自己感到上面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就不要再讓下面這樣去做;自己厭惡下面的某些做法,就不要再這樣去應付了。不讓人家去做,而自己卻明知故犯,這不是教育的方法。所以君子的施行教化,一定要從根本抓起,提綱絷領,這樣的辦法大概非祭祀莫屬吧!這就無怪乎人們說:祭祀是教化的根本。

【原文】

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惡焉,銘之義,稱美而不稱惡,此孝子孝孫之心也。唯賢者能之。銘者,論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勳勞慶賞聲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顯揚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順也。明示後世,教也。夫銘者,壹稱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故君子之觀于銘也,既美其所稱,又美其所為。為之者,明足以見之,仁足以與之,知足以利之,可謂賢矣。賢而勿伐,可謂恭矣。

【翻譯】

作為祭器的鼎,其上經常鑄有銘文。所謂銘文,就是首先稱揚先祖之功德而後再附己名于其下,自己附名于下以稱揚先祖的美德,并使之明顯地傳于後世。那作為先祖的人,沒有一個沒有優點,也沒有一個沒有缺點。而銘文的要求,是隻贊美其優點而掩蓋其缺點。這種孝子孝孫的用心,隻有賢者才能辦到。制作銘文,就是要論述自己先祖的美德、功業、勳勞、受到的褒獎和榮譽,公布于天下,而斟酌其要點而刻之于祭器,同時附上自己的名字,用來祭祀其先祖。贊揚先祖,表示自己的孝敬;自己附名其下,表示自己要效法他們;明示後世,表示對子孫後代的教育。由此看來,制作銘文真是一舉三得的事。所以君子在觀看銘文時,既贊美銘文中稱道的祖先美德,又贊美銘文制作這件事本身。制作銘文的人,其明察足以看到祖宗的美德,其仁愛足以使他能果斷地決定此事,其智慧足以使他和他的子孫從這件事上得到好處,真可以說是聰明透頂了。聰明透頂而又不自誇,真可以算是謙恭了。

【原文】

昔者,周公旦有勳勞于天下。周公既沒,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勳勞者,而欲尊魯,故賜之以重祭。外祭,則郊社是也;内祭,則大嘗禘是也。夫大嘗禘,升歌《清廟》,下而管《象》;朱幹玉戚,以舞《大武》;八佾①,以舞《大夏》;此天子之樂也。康周公,故以賜魯也。子孫纂之,至于今不廢,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

【注釋】

①八佾:古時樂舞的行列。八人為一列,八佾則八八六十四人。按禮,天子八佾,諸侯隻能六佾。

【翻譯】

從前周公為周代天下的鞏固,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周公去世以後,周成王,周康王追念周公的不朽功勳,而打算在諸侯之中格外尊重魯國,所以特賜魯國可以提高其祭祀規格,具體地說,就是在郊外可以祭天,在太廟裡可以以禘祭周公。以禘禮祭周公時,樂工登堂所唱的《清廟》,管樂隊在堂下演奏的《象》,舞者手執紅色盾牌和玉做的斧钺所跳的《大武》之舞,還有由八列舞隊所跳的《大夏》之舞,這些統統都是天子才能使用的樂舞。為了褒獎周公,所以把這一套天子樂舞賜給了魯國。周公的子孫繼承了這一套東西,直到今天還在使用,就是為了頌揚周公之德,同時又提高了魯國在諸侯國中的地位。

禮記原文全文及譯文(禮記原文譯文十四)4

喜歡的話請轉發、關注!

免責聲明:文章素材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同時文章僅代表本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