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谷罐罐茶:罐罐茶,并不是茶的種類,而是因使用罐罐煮茶而得名。在西北,從大水缸到小酒盅之間的壇類缸類統稱為罐。甘谷罐罐茶做法為,裝半罐茶添滿水置于火爐上煮,煮沸之後将茶水倒入茶杯,每次隻有一小口多,茶葉仍留在罐中,繼續添水再煮,如此反複多次才能煮滿一杯茶即可。
2、甘谷釀皮:釀皮又叫面皮,制作時,選用優質面粉加水并少許蓬灰,用涼水和成硬團,然後在清水中揉搓,使面粉中的蛋白質和澱粉分離,分離出的蛋白質裝入平底容器入鍋蒸熟,俗稱面精。遊離水中的澱粉,待其沉澱于容器底,清去上面的黃水,再加入純淨水及适量蓬灰水,調和成稀糊狀,随即舀入大平底盤中,上籠入鍋蒸熟。吃時切成長條,加上油潑辣椒、精鹽、醬油、蒜泥、芥末、香醋、芝麻醬等調料,再加一小撮青菜、胡蘿蔔或黃瓜絲即可,色豔味美、油濃汁足、柔韌酸辣、涼爽利口。釀皮既可當主食,又可當菜肴,可涼可熱,四季皆宜。
3、甘谷漿水面:甘谷漿水面又叫“酸飯”。漿水制法簡單,先把白菜、蘿蔔、包菜葉、芹菜、苦苣等新鮮蔬菜洗淨切碎,然後在沸水中煮片刻,并配以少量麥粉或豆面、玉米面,後倒入缸中,再加入現成漿水數碗或發酵的引子,然後加入适量滾沸的開水,攪拌均勻後用塑料袋、棉布等密封缸口,一二日後啟封,其内色白的水曰“漿水”,菜曰“酸菜”。做漿水面時,先在鍋内倒入少許食用油,将蔥花、鹽或蒜片、辣椒絲放入,炸成焦黃,倒入漿水,叫炝漿水,燒開後,澆在煮好的面條上,再加上炒好的蔥花或韭菜,便是酸香溜爽的漿水面。
4、甘谷油炸洋芋:把洋芋去皮後切成厚片或薄片,放在油鍋中煎炸,待黃亮熟透後從油鍋中撈出,稍涼一會,待變脆後,撤上用辣椒面、花椒粉、精鹽等配制的調味品即可食用。這種油炸洋芋片,色澤美觀,香味撲鼻,吃起來脆香可口,油而不膩。
5、甘谷涼粉:甘谷涼粉是甘谷人的風味小食,既能充饑,也可佐餐。甘谷涼粉品種繁多,制作考究,風味各異,白涼粉用豌豆制成,黑涼粉或褐涼粉用荞麥制成,黃涼粉用扁豆、黃豆、蠶豆等制成,洋芋涼粉用洋芋澱粉精制而成。甘谷涼粉調料講究,有芥末、醬油、醋、芝麻醬、油潑辣子,有些人還喜歡加點味精和花椒面,拌幾節香菜、胡蘿蔔絲或嫩芹菜,看起來白紅帶油亮,吃起來鹹、酸、香、辣、鮮五味俱全。
6、甘谷肉夾馍:肉加馍又稱肉夾子、卷子肉。制作時,選用新鮮豬肉和傳統醋汁,配以花椒、大香、鮮姜、八角、茴香、肉桂等傳統煮炖佐料,經過獨特烹調工藝煮成臘肉,其肉質香而不沖、肥而不膩、熟而不爛、色澤金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