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頁書:建造師資料分享平台
一、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算法、比率法等。
(一)比較法
1.将實際指标與目标指标對比
分析影響目标完成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成本目标的實現。
2.本期實際指标與上期實際指标對比
可以看出各項技術經濟指标的變動情況,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3.與本行業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對比
可以反映本項目的技術和經濟管理水平與行業的平均及先進水平的差距,進而采取措施提高本項目管理水平。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的計算步驟如下:
(1)确定分析對象,計算實際與目标數的差異。
(2)确定該指标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的,并按其相互關系進行排序(排序規則是:先實物量,後價值量;先絕對值,後相對值)。
(3)以目标數為基礎,将各因素的目标數相乘,作為分析替代的基數。
(4)将各個因素的實際數按照已确定的排列順序進行替換計算,并将替換後的實際數保留下來。
(5)将每次替換計算所得的結果,與前一次的計算結果相比較,兩者的差異即為該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6)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應與分析對象的總差異相等。
(三)差額計算法
(四)比率法
1.相關比率法:考察經營成果的好壞。例如,産值和工資。
2.構成比率法:考察成本總量構成及各成本項占總成本比重。
3.動态比率法:動态比率法是将同類指标不同時期的數值進行對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該項指标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基期指數和環比指數兩種方法。
二、綜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1.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
(1)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項目成本分析的基礎。
(2)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對象為已完成分部分項工程,分析的方法是:進行預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實際成本的“三算”對比。
(3)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資料來源為:預算成本來自投标報價成本,目标成本來自施工預算,實際成本來自施工任務單的實際工程量、實耗人工和限額領料單的實耗材料。
(4)對于那些主要分部分項工程必須進行成本分析,而且要做到從開工到竣工進行系統的成本分析。
2.月(季)度成本分析
(4)通過主要技術經濟指标的實際與目标對比,分析産量、工期、質量、“三材”節約率、機械利用率等對成本的影響。
3.年度成本分析
4.竣工成本的綜合分析
三、成本項目的分析方法
1.人工費分析
2.材料費分析
3.機械使用費分析
4.管理費分析
四、專項成本分析方法
針對與成本有關的特定事項的分析,包括成本盈虧異常分析、工期成本分析、資金成本分析等内容。
1.成本盈虧異常分析
“三同步”檢查是提高項目經濟核算水平的有效手段,不僅适用于成本盈虧異常的檢查,也可用于月度成本的檢查。“三同步”檢查可以通過以下五個方面的對比分析來實現:
(1)産值與施工任務單的實際工程量和形象進度是否同步;
(2)資源消耗與施工任務單的實耗人工、限額領料單的實耗材料、當期租用的周轉材料和施工機械是否同步;
(3)其他費用(如材料價、超高費和台班費等)的産值統計與實際支付是否同步;
(4)預算成本與産值統計是否同步;
(5)實際成本與資源消耗是否同步。
2.工期成本分析
3.資金成本分析
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支出率=計算期實際成本支出/計算期實際工程款收入×10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