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是中國規格最好的紅色公墓,這裡安葬的都是革命烈士。
科學家或者是對社會有傑出貢獻的人物,但是在2003年9月,這裡卻安葬了一位24歲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是著名的網絡女作家,更因為一篇5000字的文章爆紅全國,追悼會當天為她緻悼詞的,更是聞名全國的央視主持人撒貝甯。
悼詞由北大博士生導師曲三強親自撰寫,追悼會當天北大校長更是哽咽哭個不停,這個24歲的小女孩到底是誰?她又做出了什麼貢獻?為何會打破慣例,不僅被安葬在八寶山,還能有如此高規格的葬禮?
這個小女孩就是張培祥,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生,著名的北大才女,由她創作的5000字紀實文學《賣米》,一經曝光直接感動全國,同時還入選了語文教材,但同時這講述的也是是她的真實經曆。
張培祥出生于湖南鄢陵縣,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并且父母一直病痛纏身,父親常年咳嗽,母親小兒麻痹行走不便,并且左手還是殘疾,正是因為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所以張培祥從小就十分懂事,在張培祥5歲的時候,父母又生了一個男孩,家裡的條件變得更差了。
家裡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靠着收成的稻米,父親因為生病幹不了重活,母親又有殘疾,弟弟年紀還小,所以從小張培祥就開始幫着家裡幹活,什麼做飯,喂雞,插秧,割草都不在話下,慢慢大了一點之後,張培祥開始陪母親一起去集市上賣米。
她和母親扛着大米步行去集市上賣,不過有時候因為價錢原因沒有賣出去,此時她們就需要重新背回去,有時候走了一天的路,最終一分錢都沒有掙來,從小就在這樣的家庭中生長。
所以她知道隻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或許上天刻意要磨煉她,就連她的讀書路也是一波三折,兩次辍學,兩次被貴人相助,這又是怎麼回事?
她是北大才女,因為一篇5000字文章感動全國,24歲去世被破格葬入八寶山,追悼會上撒貝甯為她緻悼詞,北大校長更是哭的不能自已。
張培祥從小就天資聰明,在學校更是出類拔萃,張培祥的小學老師說,每次開學發完新書,基本沒幾天他就能把語文書所有文章背會,不僅是在文學方面好,就連數學也是非常擅長,後來張培祥弟弟也說過,姐姐好像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讀書。
張培祥總是去姑父的單位借書,經常上午借完下午就來還書,還都是幾十萬字的書籍,姑父後來還教育她:隻借不讀以後就不要來借了,但是張培祥能準确說出書中的細節,此時姑父才知道這個侄女是個天才。
雖然家境貧寒父母也堅持讓她上學,就在此時父親重病,家中更加捉襟見肘,隻能讓張培祥辍學了,姑父得知這一情況,和姑姑商量砸鍋賣鐵也要供她上學,最終在姑姑姑父的幫助下,張培祥回到了自己喜歡的學校。
12歲那年她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重點中學,她最喜歡的就是讀書,所以整天都在圖書館,雖然家裡條件一般,但是勉勉強強的也上到了高中,高二的時候家中再次發生了變故。
張培祥在學校是出了名的學霸,經常代表學校外出比賽,在老師,校長口中,她将來一定會有出息的,就在所有人都幻想美好未來的時候,高二那年家中再次發生變故,父母分别都做了手術,家中實在是拿不出錢供她上學,此時張培祥主動提出了辍學的事情。
什麼都沒說就離開了學校,得知她離開了學校,校長羅定中非常可惜,她不願意這樣優秀的天才被掩埋,于是就想方設法尋找張培祥,當時交通并不是很發達,在經過了四個月的努力後,終于找到了張培祥,在看到他們家的條件之後,她終于明白了張培祥離校的原因。
後來羅定中對張培祥說:你收拾東西來上學吧,其他的什麼都不用管,你隻管學習就行了。
此時張培祥再次回到了夢寐以求的學校,她拼了命的學習,最終以當地文科第一名,全省第五名的好成績,被北京大學法律系錄取了,成為了小鄉村第一個飛出雞窩的鳳績,整個山村都沸騰了,張培祥說自己最感謝的,就是姑姑姑父一家還有校長羅定中,如果不是他們的幫助,自己不會考上大學的。
1997年張培祥帶着賣糧食,還有鄉親們資助的1000多元,邁進了北京大學的校門,在精英如雲的大學校園,張培祥依然出類拔萃,并且還好的了保研資格,出版了非常多的書籍。
同時還參與策劃了湖南衛視的王牌節目,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她将來一定會是某個領域的佼佼者,但偏偏這個時候天妒英才,命運仿佛和她開了個玩笑,一場噩運悄然來臨,重重壓在了24歲的她身上,她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她是北大才女,因為一篇5000字文章感動全國,24歲去世被破格葬入八寶山,撒貝甯沉痛緻悼詞,北大校長更是痛哭不已。
在北大上學期間,她也依然是最優秀的學生,她給自己取筆名“飛花”,接連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并且都在新華出版社出版,成為了當時的暢銷書,大二的時候,她更成為了湖南衛視王牌欄目《新青年》的策劃,與此同時還擔任了節目嘉賓。
北大的圍棋社也是她創辦的,上大學的時候,除了剛開始去學拿的1000元生活費之外,此後她沒有再要過一分錢,反而不停給家裡寄錢。
在張培祥上大學之後,家裡的條件反而越來越好了,在她的努力下最終拿到了保研資格,她的優秀大家都是看得到的,在學校老師和同學也都很喜歡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她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但是在2003年即将研究生畢業的時候,不幸卻突然降臨了。
張培祥身體一直很健康,就在此時突然出現了頭暈嘔吐的情況,并且身上還出現了很多紅點點,她一直以為是過敏了,也就沒想那麼多,但是随着時間的增長,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于是就去到了醫院做檢查,拿到檢查結果的時候,張培祥感覺自己的天都要塌了。
她被确診為急性白血病,并且已經是最嚴重的時期了,她難以接受自己竟然會得白血病,此時她的弟弟又剛好在高考,于是就自己一個人去醫院住院,同時沒告訴家人自己的情況,但是随着時間的增長,最終家人,學校,老師同學還是知道她的情況。
大家去醫院看她的時候,她總是笑臉相迎的樣子,在醫院治療期間,張培祥依然堅持創作,感動全國的《賣米》就是在這個時候創作的,這篇5000字的文章一經推出,立馬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更是感動了全國,最終這篇文章還入選了語文教材,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雖然張培祥積極治療,但病情發展的還是非常快,8月27日晚上9點,張培祥在醫院去世了,從此她永遠離開了人世,她的離開讓所有人都趕到惋惜,尤其是她的家人,老師同學們。
最終由北大出面申請,她的葬禮在八寶山舉辦,并且這是破格在八寶山舉辦如此高規格的葬禮,在追悼會現場,她的老師和同學都來了,并且她的直系學長撒貝甯,更是在百忙之中趕來為她緻悼詞,她的追悼詞由北大博士生倒是曲三強親自撰寫,法學系黨委書記和她的老師,幾乎全都來到了現場。
北大校長更是在現場痛哭不已,按照張培祥的遺願,她的骨灰一半由父母帶回家鄉,一半被葬在八寶山公墓,如今她雖然已經去世,但是在父母心中,她依然還活着,基本每年父母都能收到她的稿費,張培祥的弟弟,也在姐姐的影響下,成為了家鄉的一名小學校長。
弟弟也早已成為了一個有擔當的人,家庭的重擔也落在了弟弟的身上,張培祥的一生短暫但是卻絢爛,她隻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她的人生經曆又是那麼的不普通,她樂觀,堅毅的性格,更是鼓舞着無數身處困苦境地的人們。
她如流星般劃過天空,雖短暫但絢爛!
32167部隊陳健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