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豬關節紅腫不痛

豬關節紅腫不痛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01 01:02:41

夏季天氣潮濕,這種環境最利于細菌滋生。最近有很多養豬朋友咨詢筆者,豬關節腫脹,全身發紫,高燒,是什麼病?筆者到豬場經過勘察确診為鍊球菌病,此病是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由多種鍊球菌所引起。對于豬來說常發生化膿性淋巴結炎、敗血症、腦膜腦炎及關節炎。本病分布很廣,發病率較高,敗血症型和腦膜腦炎型的病死率較高,下面我會對鍊球菌的幾種病症識别與防治進行詳細講解,希望能幫助養豬朋友少走彎路。

豬關節紅腫不痛(豬關節腫脹全身發紫)1

豬鍊球菌病原體

豬腦膜炎型鍊球菌

①症狀識别

  • 病豬嘔吐,表現狂燥不安,急奔沖撞,走路搖擺不定,或拖着後肢爬行,功作轉圈運動。
  • 大叫,全身震顫,随即倒地,四肢痙攣性抽搐,形如遊泳狀,嘴空嚼不停,口流白沫,個别昏迷無知覺,病豬廢食,體溫38.5℃至41℃,眼結膜潮紅,呼吸淺表,排出大便正常。

②剖檢症狀

  • 腦膜顯著充血和不同程度的出血,腦室積水;
  • 心包液增多;
  • 淋巴結腫大、充血、出血;膽囊腫大,脾髒及腎髒表面有小點出血。

③防治措施

  • a、倒地抽畜的病豬用10%磺胺嘧啶鈉30毫升、50%葡萄糖30毫升混合徐徐靜注,另10%安鈉咖注射液10毫升、維生素B12 3毫克分别肌注;隔10小時再注射1次。
  • b、能起立行走後改為肌注10%磺胺嘧啶鈉20毫升,維生素B12 3毫升,連續2天,每天2次。
  • c、能起立的豬隻均采取肌注10%磺胺嘧啶鈉20毫升,呋喃本氨酸(速尿)速尿40毫克,維生素B12 3 毫升,連續2天,每天2次。
  • d、用聚維酮碘消毒液消毒欄舍、地面、用具;1%至2%來蘇兒噴洗豬身。

豬關節紅腫不痛(豬關節腫脹全身發紫)2

豬腦膜炎型鍊球菌發病豬隻

敗血型鍊球菌病

①症狀識别

  • 病豬多為急性死亡。主要表現為突然停食或減食,精神沉郁,不願站立,閉目伏卧,鼻鏡幹燥,眼結膜潮紅,體溫均升高到41℃以上,呼吸困難、叫聲低啞,大便幹粟狀,觸診腹股溝淋巴結高度腫脹。
  • 最急性的病程僅10多個小時,亦有1至2天内死亡的,多數未治即亡。

②剖檢症狀

  • 病死豬心肌柔軟,血凝不良,主動脈壁上有出血點,心冠很少出現出血點;
  • 肺色暗紅,淤血氣腫,肺間質增厚;
  • 肝髒腫大;
  • 脾髒為紫紅色,質地柔軟,明顯腫大,脾邊緣多處見有出血性梗死;
  • 腎髒淤血腫脹;
  • 腸粘膜呈彌漫性充血、出血;
  • 全身淋巴結腫脹;
  • 腹水增多。

③防治措施

  • 結合藥敏試驗,選用青黴素G肌肉注射,每頭仔豬每次40萬單位,每日2次,連用4天。死豬一律深埋,病愈豬就地隔離飼養,用具、場地進行全面消毒,通報疫情,動員各地做好防範工作。

豬關節紅腫不痛(豬關節腫脹全身發紫)3

敗血性鍊球菌引發的腹部嚴重敗血

溶血型鍊球菌病

①症狀識别

  • 潛伏期長短不一,一 般人工感染6至24小時,自然發病2至4天。
  • a、急性敗血型 突然發病,患豬精神沉郁,食欲廢絕,體溫40℃至42℃ ,呼吸困難,叫聲嘶啞,喜卧,後肢無力,跛行。
  • 出現共濟失調、麻痹,肌肉震顫及四肢作遊泳狀運動等神經症狀。
  • 眼結膜充血、流淚,并有濃性分泌物。
  • 個别機體眼簾水腫。
  • 體表皮膚發绀,耳、胸、腹等處皮膚出現彌漫性暗紅色紫斑,如不及時治療,會于1至3天内死亡,病死率80%至90%。
  • b、慢性型病 初表現為頸部,前肢肌肉顫抖,食欲減退甚至廢絕。便秘或腹瀉或交替進行,尿短赤,體溫40℃至41℃,稽留3至9天,然後降至正常。
  • 四肢、耳末梢及腹底部皮膚有小出血點,爾後逐漸擴散至全身呈出血斑,經一段時間後出血斑點逐漸消退或壞死,結痂,最後痂皮脫落,體表淋巴結腫大,眼有漿性或膿性分泌物;
  • 多發性關節炎,一肢或多肢關節腫大跛行;
  • 病情時好時壞,有的妊娠母豬感染僅表現流産,多于33至92日齡發生。病程10至50天不等,最後多因衰竭或繼發其他疾病而死亡。

②診斷技術

  • 本病在臨床上易與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相混淆。
  • 據臨床上的高熱、呼吸困難,神經症狀及關節炎較明顯,新疫區呈爆發,老疫區呈地方流行性,發病率及死亡率高;
  • 屍體剖析全身出血,其中以鼻甲骨、肺、腦出血為嚴重。脾腫大,邊緣呈出血性梗死及慢性心内膜炎和關節炎等作初步診斷。
  • 豬瘟的脾髒不腫大,邊緣呈出血性梗死;豬肺疫也有呼吸困難,但咽喉部腫脹;且這兩種疾病不出現神經症狀及跛行。
  • 豬丹毒以架子豬多發,其跛行不及鍊球菌病明顯,口、鼻無紅色泡沫狀液體,且其心内膜炎僅局限于二、三尖瓣處。
  • 進一步确診,則得從肝、脾或心内膜贅生物中分離到緻病性鍊球菌。

③防治措施

  • 由于鍊球菌的種類繁多,各地的血清型差異大,加之該菌易發生變異,給菌苗的制備及應用帶來很大的困難。用于預防本病的菌苗在國外已試用,我國目前還未廣泛使用,因此,加強飼料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及患豬的隔離等是目前控制本病流行的有效手段。
  • 在高發病季節來臨之際,采用飼料金黴素、土黴素、磺胺嘧啶鈉等藥物預防和畜舍定期用甲醛等消毒,可減少該病的發生。

豬關節紅腫不痛(豬關節腫脹全身發紫)4

感染溶血性鍊球菌先出現共濟失調之後死亡

關節炎型鍊球菌病

豬群中流行一種散發性群發性的傳染病。發病率以25千克左右架子豬為最高,病豬發病突然,病程長短不一,短的2至3天,長的可達1個月,個别經2個月才痊愈。

①症狀識别

  • 多在30千克左右突然發病,均為局部感染,關節疼痛明顯。
  • 兩後肢或四肢不能站立,強行驅趕,則發尖叫聲,食欲廢絕。
  • 症輕的見一肢或多肢跛行,行走不穩,體溫時高時低。
  • 經2至3天關節腫脹,食欲減少。
  • 糞便初期正常,中後期便秘。病程長短,主要取決于治療和病況。
  • 症狀較輕,治療及時3至5天可愈。四肢不能站立的嚴重病例,需半個月左右才能治愈。
  • 治療不及時的重病例,關節腫脹,行走困難,難于治愈,長膘緩慢,成為僵豬。

②防治措施

  • 要根據關節跛行的輕重及時進行治療,對于四肢不能站立疼痛明顯的須全身和局部治療相結合。改善飼養管理和豬舍環境衛生相結合。平時經常飼喂一些複方磺胺嘧啶和複方新若明片。豬舍保持陰涼,有一定光照,通風、幹燥等條件。
  • 若豬群發病,要立即隔離治療,清欄消毒。采用青黴素160萬單位、鍊黴素100萬單位肌注,若體溫升高可配合30%安乃近10毫升,混合後肌注。或用20%磺胺嘧啶20毫升肌注。或以上兩種藥物交替應用,每天2次,連續肌注,3至4天為一療程。
  • 對四肢或者兩肢完全不能站立的病豬,在肘、腕,或者膝、跗關節注入安乃近5毫升、氨苄青黴素0.5克,一般1頭病豬注射1至2次為佳。
  • 對療程比較長的病豬,可采用長效抗菌素,核糖核酸黴素等交替應用。效果理想。
  • 跛行不重的病豬經以上治療2至3天,療效顯著。
  • 四肢或兩後肢不能站立的病豬,經以上治療3至5天,有少量食欲,多數病豬卧地采食。這時必須以稀粥青菜為主,用較矮的食槽飼喂,或把病豬扶起采食。每天強行站立2至3次,以免病豬肢端神經麻痹長期卧地不起。例如把病豬隔離在屋頂、陽台或水泥地闆上,創造了陰涼而有陽光照射,通風幹燥而衛生的條件,縮短了療程,促進了病豬的提前康複。

豬關節紅腫不痛(豬關節腫脹全身發紫)5

感染關節型鍊球菌的豬關節腫大

▶️作者:道氏養豬寶典 在養豬業有多年實戰經驗,曾任300頭母豬養殖場技術廠長,網上看豬病4年,幫助頭條4000 養豬人。私信“我要學習”,領取“養豬秘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