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厭食的話,那多半的原因是因為爸爸媽媽或其他身邊的人如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吃飯的時候比較挑剔。
孩子從生下來開始就在觀察成人,所以如果讓你的孩子愛上吃飯、不挑食的話,家長和身邊的成年人就要注意,比如不能當孩子的面評論哪個菜好吃、哪個菜不好吃等等。
如果孩子飯量很小,特别不喜歡吃飯的話,除了父母示範之外,還要注意通過繪本,動畫片等的方式引導孩子願意吃飯多吃飯。
上面圖片我家孩子,最初的時候吃飯并不是特别好,出現飛躍主要是有一次帶他看了動畫片功夫熊貓,裡面恰好有功夫熊貓把包子塞得滿嘴都是的情節,從那以後孩子吃飯就吃的特别多了。
在培養孩子吃飯的時候,我們會有一個誤區,就是孩子剛開始學吃飯,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想讓他吃得幹幹淨淨,比如怕他把飯粒兒弄得滿桌子都是弄到衣服上臉上等等,有時我們還會越劇帶跑,拿着小飯勺不斷的喂它。
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孩子有學習的能力,有很強的學習的能力,要讓他自己去嘗試着,拿起飯勺,嘗試着把飯放到嘴裡。有時孩子會把手放在飯裡湯裡。
出現孩子玩飯玩飯湯的這種情況,家長也不要過度的幹涉,隻要注意不會燙到孩子就可以了。
因為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在探索感覺這個世界,一般情況下剛剛學吃飯的孩子也就是兩歲左右兩歲以下的孩子,是以觸覺為主要探索世界的工具的,所以他用手去玩弄飯或者飯湯都不要阻攔。
在寶寶能使用勺子開始,寶媽寶爸就要有意識地着手教會寶寶自己吃飯啦,具體可以按照如下方法來做:
1.餐具準備:給寶貝買一套卡通的餐具,因為有顔色的吸引,可以增加孩子進食的興趣。
2.吃飯示範:家人吃飯的時候,讓寶貝也坐在餐椅裡,看着家人吃飯,一邊吃,一邊和寶貝分享食物的味道,介紹綠色蔬菜,肉肉的營養價值,别看寶寶小,他與生俱來的模仿能力肯定會超乎你想象的,同時有食欲的誘惑,看你們吃的那麼香,也會刺激他想要吃飯,可能剛開始孩子會用手抓,會把飯菜都弄到衣服上,千萬别責備,而是要多鼓勵,建立孩子自信心,如果寶貝表現好,一定要鼓勵哦。
3.按孩子喜好準備餐食:盡量每一餐都能按寶貝喜歡的口味準備餐食,這樣可以刺激味蕾,比平時能多吃一些。
4.教會孩子使用餐具:随着孩子對吃飯興趣的增加,可以讓孩子模仿大人拿勺子的動作,筷子會難一些,不過,可以買寶寶專用的筷子,讓他慢慢來,一個階段後,寶寶吃飯的本領就學會了。
還有一點要注意,孩子吃的慢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要忍住,千萬别上手喂飯!孩子好習慣的養成,在于家長們的自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