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傳承和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産,培養青少年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與保護的興趣,暑假期間,新疆庫車市齊滿鎮面向廣大青少年開辦“暑期十二木卡姆非遺興趣班”。
7月24日,在庫車市齊滿鎮文化站裡,樂器彈奏聲和演唱起此彼伏,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和民間老藝人正在為孩子們傳授十二木卡姆、庫車民歌、頂碗盤子舞以及庫車賽乃姆等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表演技藝,老藝人們通過“互動交流面對面、文化傳承手把手”的形式向孩子們進行教學,孩子們則坐在老藝人們身邊打起手鼓唱起歌,一個個學的有模有樣。
庫車市齊滿鎮小學生伊力哈木·依斯拉木說:“彈布爾是我們民族傳統樂器,我來這裡學習彈布爾都20多天了。我現在會彈了一首歌,我非常開心。”
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頂碗盤子舞”是發源于庫車的維吾爾族民間舞蹈之一,它要求在頂碗和打擊盤子的同時跳各種動作,特點是穩健、柔軟、細膩,舞姿婀娜,優美動人,暑期非遺興趣班專門邀請了頂碗盤子舞技藝的非遺傳承人以及專業老師為孩子們教學,孩子們學得不亦樂乎。
今年57歲的民間藝人海麗切木·鐵木爾是庫車民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人,她演唱的庫車民歌悠揚動聽,很好的繼承了庫車民歌之母妮莎罕的衣缽,她每天都來為孩子們教學,希望能讓庫車民歌代代相傳。
興趣班邀請包含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在内的8位民間老藝人為孩子們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技藝傳授,很大程度緩解了家長暑期農忙無法照顧孩子的難題。
據了解,為積極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庫車市出台了《庫車市文物總體保護規劃(2010-2025)》,為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提供了制度保障,并大力實施非遺人才“薪火傳承”工程,采取“傳幫帶”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去了解、 學習、保護、傳承非遺文化。
(韓遇琳 李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