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的理念起源于2008年的美國矽谷,的确是天才的創意:通過互聯網作為媒介,整合線下的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Uber像浪潮一樣席卷全球,最終在中國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并且衍生出了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最後1公裡的出行解決方案。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互聯網共享單車。
最初的共享單車在校園誕生。2014年,北大畢業生戴威與4名合夥人共同創立OFO,緻力于解決大學校園的出行問題。次年5月,超過2000輛共享單車出現在北大校園。截至到2016年11月,已經有包括摩拜、優拜、OFO、小鳴、小藍、騎呗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單車誕生并且都獲得了大量的風險投資。
隻需要交100-300不等的押金,你就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解鎖一輛停在路邊的自行車,以極低的費用,輕松的騎到地鐵口、家裡或者目的地。除了騎行之外,不用擔心任何關于停車的問題,無縫接駁公共交通系統并且自帶環保屬性。
毫無疑問,共享單車已然成為雷軍口中的“風口的豬”,最後一公裡成為繼滴滴之後又一個巨頭征戰的高地。在今天的北上廣深,各種顔色的單車已然成為街頭的風景。
當所有人隻關心最後一公裡能不能賺錢的時候,我們關心的卻是最後一公裡,大家騎得爽不爽。當這麼多家共享單車蜂擁而至的時候,我們的屁股就有了選擇舒适的權利。
因為我們地處深圳,并不是所有的“共享單車”都能體驗得到。對于那些還沒來得及登陸深圳的我們就不做評判,我們隻選擇我們能夠看得到、找得到、騎得了的自行車來體驗。
基于此,摩拜,OFO,小藍單車,小鳴單車入圍了本次共享單車的橫向對比評測。接下來我們将從車輛外觀、騎行體驗、App使用感受、收費标準以及車輛分布等多個方面為大家展現這些主流單車在“最後一公裡”的真是體驗究竟如何。(至于你們想黑的政策車,請跳轉到結尾部分)
廢話不多說,先給出我們的統計結果
具體詳情,歡迎繼續閱讀或者直接點擊分頁标題查看你關心的内容
外觀顔值
Mobike
ofo
Mobike Lite
小藍單車
小鳴單車
外觀點評:
摩拜單車:亮騷,高科技
在深圳地區,最先覆蓋我們眼球的無疑是Mobike(因為它最多)。前衛的設計,亮騷的配色、富有科技感的造型,總會讓人想上去試一下。沒錯,我就是為了它的外觀才舍命交的押金,從此之後,我就開始享受自己的低碳生活了。總體來說,摩拜單車在外觀上的表現非常搶眼,給人一種很高科技的感覺。
很多高級車才有的魚鱗焊,摩拜單車的品質感和做工的确不錯
如果不懂的請自行百度
OFO:就是普通的自行車
它和我們平時的家用自行車沒什麼區别,外觀上,ofo嚴謹的做工,還有大膽的黃黑(蜜蜂?)配色,讓它在群車之中異常顯眼。不吹不黑,ofo看久了真的很舒服。
Mobike Lite:買菜專用
輕便版的Mobike Lite沒有原版那麼重口味,顯得更加清淡和女性化。全新加入的菜籃子會讓你覺得這就是一輛你可以騎去買菜的工具,你想上去試一下嗎?
小藍單車:結實耐用
小藍單車的主體色調以深藍色和黑色為主,是所有入選單車裡面最“深沉”的一位。和摩拜Lite版一樣的菜籃子以及輕便的造型使它看上去就有一種耐用可靠的感覺。
小鳴單車:顔色靓麗,适合女孩子
小鳴單車的主體特點非常鮮明,湖藍色和白色、銀色為主的車身顔色讓它顯得非常輕快休閑,可能會有點兒不耐髒,但是騎在路上的感覺還是挺好的。
收費标準
相信這一點是每個人都非常關注的,那就是價格。到底是哪家比較貴呢?初始押金分别是多少?我們也一一羅列出來了。
掃碼交押金先
Mobike:押金299元,先充值再消費,餘額不足别想騎。每半小時1塊錢,不足半小時按半小時計算。
Mobike Lite:押金299元,如果你已經是Mobike用戶則不需要押金。因為它們是在同一個App找車的。收費每半小時5毛錢,不足半小時按半小時計算。
ofo:押金99,先消費後付款,自帶師生認證機制,身份認證為師生時,收費半小時5毛錢,如果不是則收半小時1塊錢,不足半小時按半小時計算。
小藍單車:押金99元,先消費後付款,收費每半小時5毛錢,不足半小時按半小時計算。
小鳴單車:押金199元,先充值再消費。收費每半小時1塊錢。内設邀請機制,每邀請1位好友加入,半小時收費幅度遞減1毛,遞減後最小消費額度每半小時1毛,不足半小時按半小時計算。
所有押金都可以随時退還,告知時間大概是1~7天左右。親測實際上退款到帳大概在2小時内。
APP找車
交完押金,下一步我們要幹什麼? “……” 還用說嘛當然是找車呀!
在APP應用裡面,除了能交押金和充值信仰之外,最關鍵的找車步驟,也是在裡面進行的,包括給車輛解鎖也是。
APP裡邊集成了地圖,可以顯示你身邊可用的車輛數目(APP所屬公司對應的車輛)。這裡聲明一下,四個APP應用,我們都是在同一個地點測試的,如果你在深圳也可以看出來,這裡可是彙集四條地鐵線路的唯一一站,深圳最繁榮房價最貴的車公廟啊!(扯遠了…)
APP找車界面,OFO的原創度相對較高
在這附近,可以看到Mobike( Lite)、小藍、小鳴這三家的共享單車已經泛濫成災(參考周邊 APP)。Mobike是占地為牢,小藍小鳴這兩家則是屬于近期集體投放不久,且使用的人不多,所以區域數量還維持在一個很豐盈的水平。不過ofo就沒這麼幸運了,附近顯示為0輛。剛開始我們還以為APP出問題了,經過多次嘗試還是沒能解決,于是我們開始了漫無目的地尋找(後來找到了,具體原因請往下看)。
找車時候還有另一個小插曲,那就是當我們在找小藍單車時,發現APP顯示的空閑車輛地點附近,并沒有顯示的小藍單車,而且連找3輛都是這種情況。無奈,我們隻能找一個類似小藍單車的集合投放點,才能有這個橫評。這種情況八成是APP内部機制或車輛GPS的除了問題,不排除今後修複的可能性。
開鎖設計
當你找到了車,就準備開鎖了。在這裡有兩種開鎖方式:一種是Mobike、小藍單車、小鳴單車的二維碼電子鎖。隻要你用APP掃描車上對應的唯一解鎖碼,APP識别之後就會傳輸車輛信息到雲數據,接着再返回對應車輛一串解鎖指令。哔哔~你的車鎖就解開了。而從這個時間開始,你的帳号和車輛就進入收費時段。而當結束騎行準備進行結算時,隻要你将車鎖合上,待雲數據傳回APP,就自動完成本次的計費了。
這裡有人很費解,既然車輛配備了GPS還能收發信号,那它的電又是從哪裡來呢?
是這樣的、每一輛Mobike的傳動軸裡邊,都有一台微型發電機,在你騎行的時候,這個發電機就能為車鎖裡面的電池充電,以此來支撐到下一次用車。而Mobike Lite版則為了輕便取消了發電機,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太陽能闆,不信你看看Lite的菜籃子,小藍單車同理。至于小鳴單車是如何供電的,抱歉我實在找不出來,難道是電池?
小藍和摩拜Lite版都采用了太陽能電池闆作為GPS供電方式
荒郊野嶺的ofo
而另一種解鎖方式,就是ofo的手動密碼鎖。沒錯,我們在一處荒郊野嶺發現了它。這種密碼鎖的解鎖步驟是:在APP内輸入ofo小黃車身上的6位數車牌,APP裡會得出一個4位數的密碼,這個密碼對應的就是這輛車的車鎖密碼,接着自己再撥碼手動解鎖。而APP在得出密碼後就開始計費了,結算也是在APP内進行的。
這種密碼鎖非常原始,而且沒有GPS,這也就是我們在地圖上看不到它的原因。即使ofo在你身邊,APP也隻會監測到附近有1輛,同樣是沒有具體坐标,我們猜測這可能是APP根據車輛最後結算的地點得來的,畢竟手機裡有GPS。也可能是我們的APP出了問題。
但這都是重點!ofo還有個驚天BUG!它們每一個車鎖隻對應一個密碼,這就意味着在結算之後,隻要你有心,重複剛才的密碼就可以把騎走了!換個車牌,另加把鎖這車就是你的!這實在是太考驗公德心了,讓人感覺ofo在下一盤大旗。(其實,ofo主要是投放在一些半封閉區域,例如小型市區或者大學城之類的,所以,附近這麼少也是有原因的….)
車架尺寸
我們再來看一下他們的一些其他細節,比如車架尺寸,從車把到座位的大概距離。畢竟這些共享單車的體型都差不多,考量騎行時的舒适度才是準則。測量結果發現,車身大小差别大時,車架尺寸在接近60厘米左右的騎行感受是最好的。此時體驗者的腰部挺直,腰肌受力小,不易疲勞。Mobike的車架尺寸雖然大于60厘米,但它的蝶式車把會讓人往前傾,這樣雖然好發力,但是也容易累。
傳動方式
相比較傳統的齒鍊傳動,Mobike封閉式的齒軸傳動就解決了很多問題。掉鍊子這種事自然不在範圍了,封閉式杜絕了灰塵、減弱了噪音、還避免了意外卷進衣服的情況。不得不說Mobike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但前提是這種傳動方式的傳動比偏小,而且造價昂貴,一輛Mobike造價将近3000人名币(數據為官方給出)。
其他車輛的傳動方式均為齒輪鍊條,較為貼心的是,Mobike Lite、ofo、小藍這三款車都加裝了鍊條擋闆,用來防止用戶弄髒衣服。小鳴單車的鍊條設計尤為貼心,加了一個塑料封套,輕便設計的同時(相對于摩拜)更具美感。
刹車方式
這裡有兩種刹車方式,一種是整塊集成的抱閘(抱刹),另一種是由兩片塑膠組成的馬蹄刹(夾刹)。抱刹的封閉設計能不受灰塵影響,讓使用壽命更久。制動能力也比夾刹更好,但無法做到像專業V刹那樣的制動能力。不過對于日常的騎行來說也相對夠用了。
Mobike、小藍、小鳴都采用了“前後雙抱刹”方案,制動力略顯不足但是穩定性更高。Mobike Lite和ofo則采用傳統的“前夾刹後抱刹”。
輪胎
輪胎方面,Mobike和小藍均采用全實心胎,Mobike的實心胎寬度較細,能減少騎行時的阻力。Mobike Lite和小鳴采用的是通孔實心胎,通過這兩排通孔,能減少制造輪胎的成本,同時減輕車身的重量。實心胎雖成本高,但在後期維護會比較方便。但不過在這一點上,ofo還是非常固執地用上充氣的“正新輪胎”。嗯,複古的感覺。如果維護不當,會給用戶帶來很多麻煩。但是這種設計的舒适度是最好的。
腳架
除了ofo和Mobike Lite采用傳統的自鎖式腳架之外,其餘的共享單車一律采用山地車腳撐。這種腳撐也有一定的自鎖效果,而且更耐用,零部件更少,能減少後期維修的問題。
反光帶
關乎安全問題的,還有一點就是“反光帶”,這也是每一部自行車不可或缺的部分。這裡按照反光帶的位置和面積來算(除去腳踏闆上的),Mobike前後擋泥闆上的長條狀反光帶十分矚目,也是這些共享單車中最大的。其次小藍和ofo的尾巴反光塊,最後才是Mobike Lite和小鳴的坐墊反光塊。
重量
既然介紹了這麼多,我們是不是忽略另一個很重要的質量問題。這才最關乎騎行感受的。重量方面雖然官方給了具體數據,但我們還是不厭其煩地測了一測。所用的方法相信你也從課本裡學到過——杆杠原理。
質量公式
類似這種檢測中心的測量方法,同理将自行車的前後輪擡起,計算它們的質量綜合,就可以得到自行車的整備質量。當然,這裡面的誤差肯定是有的。
Mobike以26公斤的記錄,當選了本屆的重量級冠軍。内置金屬軸傳動和發電機,罩子都是金屬的,外加金屬雙抱刹,要是不這麼重也是難為它了。ofo設計最傳統也最輕便,約15公斤的重量一個女生都輕松能擡起來。其次是約重19公斤的小藍單車。另外兩款(Mobike Lite 小鳴)單車,由于數據出入過大,這裡就隻給到參考作用(其實重量和小藍差不多)。
坐墊
終于到了能談感受的時間了,不過這裡指的是臀部的感受。通俗來講,就是自行車坐墊的舒适度。坐墊高度可不可調,在同樣的條件下當然是越軟越好啦。
通過上圖可知,Mobike在座椅上偏向賽車,整體偏小較硬且隻有微微彈力。Mobike Lite就和家用型自行車坐墊一樣大了,彈力也更大了一點,就是騎上去沒什麼特殊的感覺,小鳴同理。(廢話!一坐墊能給你什麼感覺!)
唯一的坐墊彈簧
别說,還真有。小藍和ofo的坐墊就很舒服(同事講的),猶如一陣春天的感覺。非常柔軟。而且,ofo的坐墊下面,還保留了非常原始彈簧設計,仿佛讓我這位小夥伴找到了他高中初戀的感覺(掩面)。而追其根本原因,可能還是那道人體工程學的凹槽吧。
騎行感受
既然我們的主題是“誰更好騎?”,那我們在這裡就必須總結一下,這些共享單車他們上腳的感受又是如何呢?
好不好騎?
Mobike:重!沉!累!這幾乎是所有人第一次上腳的感受(内置發電機 強悍的車架,能不沉嗎?)。但勝在Mobike的裝備最強最齊,覆蓋範圍最廣,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還保證可騎車人的逼格。雖然這種逼格正在被迅速覆蓋的Mobike削弱,但卻不失為一種鍛煉身體好工具。(看過大腿春麗麼)
Mobike Lite:覆蓋範圍廣,輕便版雖然還具備了一點運動元素,但整體造型還是比較适合女性,輕腳是它的特點,還送一個菜籃子。
ofo:複古文藝風,作為街拍道具,這可能才是他的最大用途吧。畢竟ofo的顔值确實很高,而且騎着又快又舒服。就是想找到它你還需要那麼點運氣。
小藍單車:除了ofo之外,就是小藍的最舒服了。雖然不怎麼好看,但輕便性有了,結構設計也合理,還送菜籃子。就是APP找車需要等待優化一下,還有區域覆蓋也範圍有待提升。
小藍單車傳動比較低,會造成踏頻很快(不會很累)但是速度起不來
小鳴單車:體驗比Mobike Lite稍稍差了一點,還有一些小噪音(可能是個别因素),外形設計也不讨喜,不過最近投放力度挺大的,就是鮮有人騎。如果你人脈好,完全可以享受最優惠的價格,但就個人而言,是比較抵觸邀請減免機制的。
結語點評
嗯,相信通過以上的橫評對比,你對這些共享單車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至于共享單車的風口能開多久,問誰也不知道。我們也是出于好奇才有了本次的橫評,節能環保自然是好,既然有了就測一測呗。
要你說做共享單車難不難?
難!要風投、要融資、要物料、要流水、要工人、要維護!
不難啊,配一把鎖不就可以了。
五款單車數據對比
喏~ 就這樣咯~ 下面是我們本次橫評的點評環節,快來看看我們說的大實話。
哦對了,至于你們說的政策車,因為受到的天地人的因素太多了,還分區域管理,達不到真正的便利。所以呢,本次的橫評就一本正經地跳過這輛車了。
本次橫評結束,趕緊騎車去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