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父母都感到很頭痛。不知道您的孩子是否有這些情況:
其實,這些情況是很常見的。因為,孩子缺少了一門課。
一、孩子不懂情緒管理,會産生什麼後果。
當孩子出現這些情況時,您是不是發現對孩子講道理并沒有什麼用?
我在網上看過很多這樣的事情,有的孩子很愛玩手機,如果父母叫孩子把手機收起來,孩子馬上就會發脾氣。孩子一發脾氣,父母也急了,兩人很快就吵起來了。父母說什麼孩子都不願聽,不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他們好像隻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會關心他人。與别人說話時,隻顧自己說,而不懂得傾聽。
很多父母說:被自己的孩子氣得半死。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同樣會面臨很多問題。因為不懂情緒管理,這些孩子在與他人相處時,會出現很多矛盾。比如:動不動就會與他人開罵、打架。不能感知别人的痛苦。不能理解老師的用心良苦,缺乏同理心。不懂尊重别人,導緻人際關系出現問題。
廣東東莞發生了一起兒童安全事件,主人公是一名12歲的男童,身上綁着窗簾和被單,被路人發現時蹲在10樓的空調機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飛檐走壁學蝙蝠俠,可從他瑟瑟發抖的樣子來看,應該隻是困在空調機上。
于是,消防員出動了,搬了雲梯前往施救。等孩子平安落地後,救援人員才知道男童是離家出走,身上綁得奇形怪狀的“繩子”便是手動撕開的窗簾和被單,隻為離家出走。
後來,消防人員對孩子的行為進行了批評。
臨近開學前的一天中午,眼看寒假作業沒做完,浙江玉環市的高女士忍不住對11歲的兒子小斌(化名)發火,訓斥了一頓。沒想到,孩子情緒崩潰了,喊了聲“你到底是愛作業,還是愛我”後,就離家出走了。高女士等了會兒,沒見兒子回來,就和丈夫一起出門找,并于下午三點多報了警。
曆經5個小時的尋找,晚上8點左右,民警終于在距高女士家約3公裡的小山坡上,找到在草坪上休息的小斌,幸好并無大礙。
二、為何孩子會做出極端行為?
家長訓斥孩子,孩子感到不被理解。有了情緒,又不知道如何處理,于是,就會産生錯誤的信念,認為父母不愛自己,從而導緻一些悲劇的發生。
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健全,對外界的認知還無法形成穩固的三觀和邏輯,當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做出極端選擇。
很多家長對我說:我的孩子脾氣很大,不知道如何處理情緒問題。
也有家長說:孩子的人際關系不好,總是很容易與同學發生争執。
一個孩子,無論學習成績有多好,如果他沒有情緒管理的能力、沒有同理心,不懂溝通、不懂如何解決問題,那這個孩子以後會遇到很多問題。
針對孩子這些問題,現在,在很多城市中,都開設了社會情感課。我們家長在學習,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是需要學習的。
三、什麼是社會情感課?
SEL是根據美國CASEL社會情感學習協會提出的核心要素,設計的科學性系統課程,簡稱社會情感類課程(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課程來自美國CASEL協會的優秀課程體系,是一門結合正面管教理論、阿德勒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兒童教育學的社會情感學習課程。
簡單地說,社會情感技能(SEL)就是“情商技能”,也就是一個人的社會能力。讓孩子了解到自己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要發展什麼樣的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如何處理好跟他人的人際關系;在集體當中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學會跟别人合作。
專注于提高學生社會能力,能改善學生學習和生活态度,降低問題行為,幫助學生具備更好地适應未來生活的能力。
四、學社會情感課有哪些好處?
如果孩子學過社會情感課,他就知道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緒了。家長以後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感到很輕松。而不用天天對着孩子吼了。
我的孩子以前脾氣是很大的。有一次,我和孩子坐在車上,給她分享了一件讓我感到氣憤的事情。并且把我的處理方式告訴了她。
我沒有特意給孩子上課,但是我會讓孩子知道我是如何處做的。現在,我的孩子在有情緒時不會大聲叫了,而是輕聲地向我表達她的想法。知道尊重我,我們之間完全沒有了争吵。
當孩子知道如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亂發脾氣時,他慢慢就會形成這種思維。孩子在學校,也會去自己解決問題,父母就不用太擔心孩子了。
如果一個孩子學過社會情感課,他就知道如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也懂是如何與他人相處了。在生活中,孩子能很輕松地去面對一些問題,很多悲劇也就不會發生了。
作為一名正面管教講師和SEL社會情感講師,我在給孩子上完課後,孩子都知道了如何處理情緒問題。學和沒學完全不一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