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詩詞的國度,也是茶的國度。
茶文化源遠流長,古代文人墨客多愛茶。
茶性恬靜淡泊,品茗宜優雅安靜之所。
明代徐渭曾說:
茶宜精舍,雲林竹竈,
幽人雅士,寒宵兀坐,
松月下,花鳥間,清泉白石,綠鮮蒼苔,
素手汲泉,紅妝掃雪,
船頭吹火,竹裡雙煙……
《一字至七字詩·茶》
唐·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铫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後豈堪誇。
茶可以洗去身心疲倦。當你憂倦之時,品一盞清茶,甘洌的茶水,讓心靈得到片刻的放松。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在這個冬日,沒有酒的話,有茶也是極好的。用小火爐煮着茶,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裡沸騰着,屋子裡暖烘烘的。
這個寒冷的冬夜,一壺熱茶溫暖你心。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蘇轼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将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蘇轼說: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采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茶,還是我們悠然度時光的良友。
《鹧鸪天》
宋·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李清照說:酒後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酽苦味。
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後,李清照一身塵土,喜歡團茶的苦味,不過是在生命流離之後的喟然感慨罷了。
《臨安春雨初霁》
宋·陸遊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陸遊在臨安的客棧裡等待皇帝的诏見,他在晴日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着品名茶。
在這茶味中,他感慨為何要周旋于這京都的風塵中,不如歸去吧!茶總能在某個時候,給人以心靈的甯靜與啟迪。
《幽居初夏》
宋·陸遊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鹭,草深無處不鳴蛙。
箨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歎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瓯茶。
茶,會讓人感慨孤獨。
這是個夏天,陸遊說:知交好友們,都離散盡了,午後睡醒了,有誰和我共飲一瓯茶呢?
《山泉煎茶有懷》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白居易似乎處在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态,以有煎茶取樂,他說坐着倒一鼎清涼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手端着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隻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品令·茶詞》
宋·黃庭堅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體靜,隻輪慢碾,玉塵光瑩。
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
恰如燈下,故人萬裡,歸來對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在黃庭堅看來,茶是一個故人、是摯友。
他說,煎好的茶水,香氣持久,飲茶使人精神爽朗,就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裡之外趕來相逢。此種妙處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
《詠孟端溪山漁隐長卷》
明·陶振
翦裁蒼雪出淇園,菌蠢龍頭制作偏。
紫筍香浮陽羨雨,玉笙聲沸惠山泉。
肯藏太乙燒丹火,不落天随釣雪船。
隻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給趙州禅。
在茶中領悟禅機,許多詩人都做過。
茶是甯靜的,是單純的,是溫良的……它如一壺清泉滋潤心河,在茶中,我們總能想到關于人生的種種禅機。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隻道是尋常。
賭書潑茶是納蘭容若和亡妻的美好記憶。那時的他們,恩愛逾常,茶就像是一個可人,記錄着他們曾經的美好時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