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和農業規模化發展情況?來源:新華社來源:3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土地流轉和農業規模化發展情況?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來源:新華社
來源:3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明浩、邵香雲、白佳麗
陽春三月,天氣回暖,正是春耕備耕的好時節。60歲的天津老農時更生搶抓農時,冬季成熟的蘿蔔剛裝車送出,又一頭紮進溫室大棚,開始了新一季的辛勤播種。
“過去種麥子,辛苦一年存不下幾個錢。現如今還是這幾畝地,賺十多萬塊錢不在話下!”換種天津本土培育的蘿蔔品種後,時大爺日子好了,說起話來腰闆都挺得直直的。
甜脆的蘿蔔名聲在外,嬌豔的花卉一盆難求,嫩綠的水培菜銷售紅火……耕地有限的天津市,依托科技創新、空間利用、産業融合、品牌打造,在“一畝地”上下“繡花”功夫,現代都市型農業“闖”出了新路子、“種”出了新高度。
無人機拍攝的天津濱海國際花卉科技園區(2月28日攝)。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孫凡越攝
培育“芯片”硬支撐,一粒種子變成了“真金白銀”
青蘿蔔是天津的特色農産品,種植曆史悠久,深受百姓喜愛。西青區的沙窩蘿蔔、武清區的田水鋪蘿蔔,那是家喻戶曉。
嘛樣的青蘿蔔才算好?天津人總能給出相同的回答——顔色翠綠,味道甘甜。
作為蔬菜育種專家,天津科潤蔬菜研究所所長張斌和團隊坐了10年冷闆凳,育出了表皮顔色比以往稍淺的“七星”蘿蔔品種。
遺憾的是,市場并不買賬。“沒人願意試種,有農戶還調侃新品種是‘黃皮蘿蔔’。種出來的蘿蔔,大家不願意買。”張斌感慨道,那個時候,免費送給農戶種,都是一臉不樂意。
盡管栽了跟頭,張斌和團隊依然執着。“以往農戶種蘿蔔都是自己留種子,品種雜且退化嚴重,造成蘿蔔個頭不一,産量、商品率較低,品質的穩定性也不高,嚴重制約了‘蘿蔔經濟’的發展。我們就想育出更優質的種子,幫助農民增産增收。”
他們挨家挨戶做工作,面對面勸、手把手教,一次不行就接着再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批試種農戶喜獲豐收。“‘七星’品種抗病性好、産量高、樣貌統一,又保留了甘甜的口感,平均每畝地多賺5000多元。”天津青白家庭農場負責人郭書豔嘗到了甜頭。
一粒蘿蔔種,就這樣變成了百姓兜裡的真金白銀。“目前‘七星’品種在天津種植面積已超2萬畝,足足占到七八成。農民的廣告牌上,原來被調侃的‘黃皮’也成了賣點。”張斌滿意地笑了。
90後“新農人”張立華,在天津大美良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任經理,換種新品種後,蘿蔔銷售半徑覆蓋京津冀地區,“都是訂單式銷售,每棚蘿蔔種下前,就知道未來要運往哪兒。”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為了讓自己的飯碗端得更牢,“菜籃子”“米袋子”更豐富,在天津,有一大批農業科技專家在緻力于良種創新研究。56歲的于福安與天津小站稻打了半輩子交道,他帶領團隊育成“津原系列”水稻品種40個,科研成果近20年來覆蓋天津水稻種植面積80%左右,累計創造社會經濟效益30多億元。
“現代農業的效益,必然藏在種子裡。”于福安堅定地說。
天津積極組織種業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新品種選育,2021年登記蔬菜新品種33個;審定主要農作物新品種10個。“津強”系列強筋春小麥可替代進口品種,“津字号”黃瓜品種推廣面積占全國華北型品種7成以上,“白峰”等品種打破花椰菜雜交種全部依賴進口局面……
不隻在天津的農田裡。近年來,越來越多“津字牌”種子撒向全國,賦能“希望的田野”。
3月14日,這是位于天津市甯河區苗莊鎮的天津百利種苗培育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的部分高标準溫室大棚(無人機照片)。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孫凡越攝
把蔬菜種進“水”裡,一方空間生出了“緻富新經”
着裝利落、一頭短發的劉曉君,每天都會到甯河區苗莊鎮的溫室大棚走一圈。
溫棚内,一排排齊刷刷的綠葉菜被架空在齊腰的鋼架上。拎起一棵蔬菜,便能發現中空的管道裡流動着營養液。溫棚外,一輛輛物流車正等着把新鮮的蔬菜運往商超。
“我們把蔬菜種進了‘水’裡,現在市場需求量很大。”劉曉君興奮地說。
劉曉君的父親劉連國很早就種起了水培菜,在父親影響下,“85後”劉曉君大學畢業後回鄉創業,現已是天津百利種苗培育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在天津市甯河區苗莊鎮,劉曉君(右)與父親劉連國在查看栽種的水培菜(3月1日攝)。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孫凡越攝
她給記者算了一筆細賬,“水培菜生長速度快,一年可以種8到10茬,一畝地年出菜量比土培增加4到6倍,平均收入是土培菜的3倍。”
最初,水培菜并不被市場接受。劉曉君就帶着團隊從周邊火鍋店開始突破,慢慢打開了銷路。“現在不少商超都提前預訂,基本上成熟一批運走一批。”
眼下,劉曉君新建的50多個高标準溫室大棚,全部用于水培菜種植,其中意大利生菜、奶油生菜都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公司年營收超過4000萬元,其中6成都來自水培菜項目。
3月14日,在天津市甯河區苗莊鎮,天津百利種苗培育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曉君在大棚内查看水培菜生長情況。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孫凡越攝
“過去我爸幹農業,每天都得‘彎腰撅腚’做農活。現在我們是工廠式上班,不僅自己直起了腰闆,農産品也直起了腰闆!”劉曉君打趣道。
眼下在天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念“空間經”,端起了設施農業的“金飯碗”。
走進天津濱海國際花卉科技園區,俨然一個“智能花房”。從調光到控溫,從育種到培植,從空間到地面,都是智能控制。花盆下潮湧而起、又随聲而落的潮汐澆灌法,讓每一滴水都得到循環使用。
園區内工人一個個身穿短袖,正打包着一盆盆“寶蓮燈”——花朵如倒挂的燈籠,顔色從淺粉到深紅,煞是嬌豔喜慶。“我們從國外引進這種高檔花卉,經過努力,終于掌握了成熟的栽培技術,實現了規模化生産。”天津市東信國際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建軍說,這種産品遠銷多個地方,一到春節更是供不應求。
這是天津濱海國際花卉科技園區内一景(2月28日攝)。新華社發(郝傑攝)
“科學、高效利用空間,讓土地長出‘美麗經濟’。”鄭建軍談到了種花的初心。
20世紀90年代,國内花卉品種多而不優,很多高端花卉品種都是國外壟斷。公司的同事們毅然踏上“踏花尋美”之路,經過不斷引進、試種、推廣,最終選定了一批名特花卉,作為他們心中美的“代名詞”。
“市場容易審美疲勞,需要不斷開發新奇的品種才能緊緊抓住消費者。”鄭建軍說,除了紅掌、寶蓮燈、麗格海棠,還有觀賞竹芋、馬蹄蓮等十多個品種,在花卉科技園區内争相綻放,去年公司實現營收上億元。
不僅是一捧蔬菜、一盆花卉,魚菜共生、稻蟹混養、立體種養……一方小小的空間上生出了“緻富新經”,富了口袋,火了日子,多了奔頭。
“2021年,天津累計建成高标準農田372.4萬畝,新建設施農業20.73萬畝;糧食産量達到249.9萬噸,連續六年保持在200萬噸以上,在全國主銷區中名列前茅;蔬菜、肉類、禽蛋、牛奶、水産等‘菜籃子’産品自給率位居全國大城市前列。”天津市農業農村委黨委書記、主任王寶雨說。
3月14日,在天津市甯河區苗莊鎮天津百利種苗培育基地大棚内,工人将水培蔬菜裝箱準備運往商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孫凡越攝
南方甘蔗北方“冒頭”,一個采摘園迎來了八方客
天津市武清區南蔡村鎮粜糧務村,毗鄰北京、土地肥沃,但因為沒有增收的點子,一度是出了名兒的困難村。
“橘不過淮,蔗不過江”,北緯40度的粜糧務村,決定種甘蔗吸引市民前來“嘗鮮”。“00後”回鄉青年李新磊,對這一想法有着極大熱情,“玩出新花樣,不愁沒客來。”
在家人帶動下,李新磊成立天民蔬果專業合作社,與當地群衆嘗試種甘蔗。“剛開始那會兒,怎麼種都不長,隻好一茬一茬試,總結經驗,一點一點調整。”
南方的甘蔗,愣是在北方的小村冒了頭,引得周邊市民慕名而來。
趁熱打鐵,合作社借機發展起果蔬采摘遊,把種植品種拓寬到草莓、番茄、火龍果等農産品。
李新磊粗算了一下,去年一年,約5萬名遊客到合作社遊玩采摘。僅旅遊收入就超過120萬元,年産值接近2600萬元。
“我們合作社現在有150多名社員,園區1500畝,輻射帶動本村及周邊農用地2000畝,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近3萬元。”李新磊說。
亦農亦旅、農旅結合,也給更多地方帶來了緻富的希望。
隸屬于天津食品集團渤海農業公司的晶寶溫泉農莊,在多年實踐中摸索出了從簡單種植,到發展采摘,再到打造農業科普基地的融合之路。
這是天津市寶坻區晶寶溫泉農莊内一景(3月4日攝)。新華社發(郝傑攝)
“高峰時,農莊一年吸引21萬人次的遊客呢!”渤海農業公司副總經理趙紫君說。
人氣旺了的晶寶溫泉農莊,也吸引着年輕人回村就業,講解員汪雪玲便是其中之一。
汪雪玲的家,在距離農莊20多裡地的寶坻區大白莊鎮小白莊村。與村裡很多年輕人一樣,汪雪玲從學校畢業後就出去闖蕩,進過工廠、當過超市銷售,工資沒見增加多少。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來到晶寶溫泉農莊當了一名講解員。
因為踏實肯幹,汪雪玲有時一個月能拿到5000多元工資,這讓她的父母看在眼裡,喜在心頭。“離家近了不說,收入也讓人知足。”汪雪玲的媽媽樂呵呵地說。
三産融合、文旅貫通的産業項目,正聚攏着八方來客。“截至目前,天津已有22個市級休閑農業示範園區和258個市級休閑農業特色村點,2021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人數達到2500萬人。”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王智毅說。
随着四面八方的遊客日益增多,更多天津農業品牌走進大市場、走入百姓家。小站稻、沙窩蘿蔔、茶澱玫瑰香葡萄、寶坻黃闆泥鳅……如今,“津農精品”品牌已達187個,綠色、優質、高檔、安全的農産品,讓津門内外群衆更有口福,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倉廪實,天下安。面對超大型城市農業發展的命題,天津用“一畝地”的供給側改革給出了答案。(參與采寫:黃江林、王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