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說:兒童出生後三年發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過兒童一生的任何階段。
0-3歲是一個人發展的重要階段,為人一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這個時期,幼兒的大腦在高速發育,大肢體動作以及精細動作、語言、情緒發展,都在0-3歲這個階段完成。
因此,在幼兒0-3歲,為幼兒創造一個科學的成長環境,給予孩子正确的引導、啟蒙就非常重要。
嬰幼兒動作發展,直接刺激大腦的發育
今天,我們一起從0-3歲階段孩子的動作發展、語言發育等方面,了解這個階段孩子發育的特點,為科學育兒提供指導建議。
動作發展特點
兒童發展自我,必須通過自身的運動和手的活動才能實現。
瑪利亞·蒙台梭利
幼兒動作發展規律受髓鞘化發展影響。
在孩子從出生到成長,髓鞘化的發展遵循“從上到下”,“從中心到四肢”的規律。
所謂“從上到下”指的是,幼兒的動作發展是“頭部”開始,逐漸到“腳”。
所以,孩子的行為發表現從吸允開始,到視覺、聽覺等,集中在頭部的動作發展,然後到兩個月三個月,可以轉動頭、擡頭,開始發展到頸部。
繼續,到可以趴着,可以坐起來,可以站起來,最後到行走。
孩子的行為發展是不是跟随着髓鞘化的發展,從頭發展到腳?
那怎樣是“從中心到四肢”?
我們去觀察,孩子的動作發展是不是從大肢體粗放動作開始,再逐漸過渡到精細化的指間操作?
孩子們從開始揮舞手臂,到可以很精準的撚起一粒珠子。這就是從中心到四肢的髓鞘化過程。
幼兒肢體動作發展的分四個部分:
頭部動作包括面部肌肌控制、轉動頭頸和擡頭。
嬰兒2-3個月便能在俯卧時擡頭;到4-6個月,抱坐姿勢的時候,頭部會直立;到5個月才能在仰卧時擡頭;
嬰幼兒軀幹部動作主要有翻身、坐、大小便控制等。
嬰幼兒生後2個月能左右轉動身體,可以自主的由側卧轉為仰卧;
滿4個月時能自主的由仰卧轉為側卧;
到6個月時可以自己翻身。
嬰兒需到神經系統分化到相當程度才能實現大小便控制,通常到15~16個月後能控制小便,而真正能控制大便是在2歲。
手臂和手部動作主要有:揮舞、各種精細操作等
小嬰兒從無意識的揮舞手臂開始,到6~7個月時,知道有意識的伸手去拿取東西;再到1歲的時候,可以撿起一些細小的東西。
從無意識的手臂運動到建立手眼動作協調關系的聯系,小寶寶才能形成有目的的、随意的動作。
嬰兒出生2周末,他們用踢、蹬的方式使自己身體轉動,在學會翻身和坐起後,随着視覺高度的變化,空間感建立,小寶寶開始學習爬行。
附圖:0-12個月幼兒大肢體及精細化動作發展标準:
12個月幼兒動作發展标準參考
随着小寶寶月齡的提升,動作發展也從最基本的大肢體運動到逐漸精細化操作,動作發展變得越來越熟練,手眼協調性越來越好。
肢體動作的刺激,加速了大腦髓鞘化運動越來越良性的發展,從而讓小寶寶變得更加聰明。
幼兒動作發展關系着幼兒一生最重要的行為習慣
語言發展特點
幼兒語言的發展遵從“先發音,再音節,再詞彙,最後再到邏輯表達”這樣一個漸進方式。
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小嬰兒在4個月的時候,開始注意到人說話的聲音,并且對發出聲音的器官:“嘴”産生濃厚的興趣。當我們和他們說話的時候,小寶寶會很認真的盯着我們的嘴巴,并且會逐漸模仿大人的嘴型,努力發出聲音。
随着大人和小寶寶之間的語言頻繁互動,慢慢的小寶寶可以發出一些單音節的聲音“啊、哦”。這就是小寶寶努力觀察并模仿大人嘴型的成果。
到6個月的時候,我們會在某一天早上醒來突然聽到孩子說“爸爸,媽媽”。
6個月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孩子們都隻能說出有限的幾個單詞。但是,我們要繼續不斷的和孩子進行溝通互動,幫助孩子積累更多的詞彙。
要知道,幼兒的語言發展必須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努力,當他們發展到了一個臨界點的時候,語言功能就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
1歲的時候,小寶寶開始出現需求表達,他們開始有意識地說話。雖然他們可能還隻是表現為咿咿呀呀的狀态,但他現在說的東西已經有一定的目的性了。
2歲左右是幼兒詞彙的“爆發期”。
2歲時,小寶寶已經能夠可以适用一些比較複雜的短句。
完整的語句表達,代表着幼兒已經完全掌握了語言這一重要的工具。
這個時候,完全具有了語言能力的幼兒特别喜歡不停地說話了,完全就是一個“小話痨”。
2歲是幼兒行為、認知、心理發展的一個分水嶺。2歲的寶寶開始進入“語言組織”的時期。
這個時期,幼兒語言還在持續發展,但是發展的方式已經不是那種爆發式的了,而是一種鮮活的、自然的方式了。
2歲的幼兒開始學會使用語言,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想法。遵循他們自身行為發展的需要,去組織能夠表達自己的語言模式。
這一階段會一直持續到5-6歲,在這個年齡段,幼兒不僅掌握了大量的詞彙,同時正在逐漸形成自己的表達風格,出現有邏輯的語言。
受成人及環境的影響,5-6歲的幼兒,開始出現具有鮮明風格的語言表達方式:“有禮貌的語言”“粗魯的語言”“具有地方特色的語言”等等,并且在表達的過程中,表現出極強的邏輯思維。
幼兒語言的學習,不需要刻意去教授,他們是通過周圍的環境、成人,通過自己的觀察、模仿,呈現自然吸收的過程,這就是蒙台梭利博士所提及到的吸收性心智。
幼兒在吸收性心智的影響下,逐漸發展并形成屬于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
語言表達是邏輯思維的體現
幼兒的成長,是孩子自己不斷觀察模仿、積累經驗并逐漸形成獨立精神個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己才是核心。
無論是動作發展,還是語言發展,都是孩子受内在秩序的驅使,自由成長的過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