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6 06:16:51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創新創業催生了量大面廣的市場主體,是穩經濟穩就業的重要支撐強調,給創新創業創造以更好的環境,着力解決影響創新創業創造的突出體制機制問題,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創造的社會氛圍,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激發企業的創新創業活力)1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創新創業催生了量大面廣的市場主體,是穩經濟穩就業的重要支撐。強調,給創新創業創造以更好的環境,着力解決影響創新創業創造的突出體制機制問題,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創造的社會氛圍。

今年以來,受疫情等超預期因素影響,不少中小微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困難。沖擊之下,初創企業境遇怎樣,如何挺過危機?

前不久,記者調研走訪了北京首科創融科技孵化器。這棟26層的高樓裡,彙聚着300多個高新技術産業創業團隊。他們中有的已沉浮10餘載,逐漸在行業立住腳跟;有的在連續創業後,終于找準紮根方向;還有的清一色90後,在創客大賽中脫穎而出受到投資者青睐。

讓我們把鏡頭對準這些初創企業,從他們的成長之路中找尋化危為機的方法路徑,感悟創新創業的汩汩活力。

一場蛻變

應對挑戰、主動求變,有些企業優化管理,有些企業專注研發

在湖北鐘祥最西側的山地上,75台高聳的風機正迎風轉動。通過精準勘探、精心選址,這座山地風電場每年等效利用小時數超過2200小時,可節約标準煤11萬餘噸。

“項目曆時3年多,終于順利并網發電。”作為勘察設計方,北京乾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晨長舒一口氣。

新能源發電設計是一門現場功夫,從勘測定址再到道路選線,需要工程師反複進場工作。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人員流動受阻,項目陷入停滞。“工程不能如期推進,就意味着成本增加。”陳晨回憶,最難的時候,公司一度入不敷出。

危急之際,陳晨決定轉變打法。“訂單還在,變的隻是交付節奏。”找到痛點之後,陳晨着手優化團隊配置——将過去所有人手一跟到底的模式,轉變為按項目分階段配置人員。疫情防控期間,處在前期競标階段的項目較多,選配更高水平的工程師跟進,後期落地實施的項目較少,主要采用“老幫青”的人才結構。

資源的優化配置,成為乾華科技闖過困境的關鍵一招。“不僅緩解了短期成本壓力,還有利于長期人才培養。”陳晨說,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計合同額已超1000萬元,營收同比實現正增長。

與乾華科技的主動求變不同,一些初創企業選擇暫時蟄伏、以退為進。

“受疫情影響,市場遇冷,訂單驟降。”創業沒多久,主打人工智能技術服務的北京華源技術便感受到一股“寒意”,新的訂單進不來,手頭訂單難以交付,公司現金流遭遇巨大挑戰。

市場一時打不開,但決不能“躺平”。連續創業多年,公司創始人周毅喆當機立斷,将發力重點由市場推廣轉向技術研發。“很長一段時間,幾乎是在吃老本。”周毅喆解釋,受限于資金不足,團隊無法擴大,就十幾杆“老槍”咬牙堅持,晝夜埋頭搞研發。

“地動”物聯網平台、“渾天”知識圖譜構建平台……随着幾個核心智能平台相繼研發成功,市場逐漸迎來起色。周毅喆說,今年上半年,訂單已接近1000萬元,預計下半年還會新增3000萬元左右的訂單,屆時将極大緩解公司的現金流困境。

研發加速也是覓機科技的難題破解之法。看準了智能伴讀護眼燈在中國市場的廣闊前景,2019年初,90後葉群松從外企離職創立覓機科技,主攻智能護眼燈中的人工智能模組。

“疫情使下遊客戶銷量下降,我們的訂單量也随之減少。”技術出身的葉群松一邊四處發展潛在客戶,一邊集中力量研發新品。在他看來,隻有産品過硬,才能為市場銷售提供足夠的“彈藥”,争取到更多的訂單。

“如今,我們的産品模組不僅尺寸小了近一半,成本降低80%,還實現了從繪本翻讀到指讀的功能升級。”葉群松告訴記者,目前客戶反饋積極,預計全年訂單額将突破5000萬元,實現營收同比增長30%。

一種呵護

雪中送炭、互助共生,孵化器多措并舉助企業降成本、穩根基

創新因“創”而破繭成蝶,創業因“衆”而厚積成勢。頂住壓力、渡過難關不僅要靠每一個創業團隊的奮力突圍,更是孵化平台每一次悉心呵護的結果。

走進位于北京豐台區的首科大廈一層大廳,一行金色标語格外打眼——“做創新創業企業的成長夥伴”。

“夥伴就是要跟創業者同甘苦、共患難。”北京首科創融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沈豔婷說,盡管自身業績也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但孵化器堅定地與創業企業站在一起,通過減費讓利、提供惠企服務,為企業穩住根基,創造生機。

——加大力度降成本,緩解企業資金緊張難題。

今年5月初,乾華科技搬進了孵化器。“我們租了近500平方米,光一天租金成本就要4000多元。剛一入駐,孵化器就給我們減免了一個多月租金。”陳晨直言,上半年公司進賬減少,租金減免實打實減輕了資金周轉壓力。

“孵化器創新開設了工位租賃模式,可以按照需求靈活調整租賃工位數量。”迪科萬通公司經理馮豔超算了一筆賬,以前按辦公室整租,月租金2萬元,現在租5個工位,每月不到1萬元。成本降下來,體驗提上去,位于6層的會議室、會客廳等公共區域還免費向企業開放。

今年以來,沈豔婷收到企業最集中的反饋就是資金短缺。為了滿足企業降成本的主要訴求,在孵化器低于市場均價1/6的基礎上,衆創空間内的水、電、網、物業等費用全免。在疫情防控中,孵化器已為81家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238萬元,涉及減免面積1.2萬平方米。

——架起資源對接橋梁,多渠道拓展市場空間。

3個月前,由于訂單下滑,華源技術現金流一度枯竭,眼看就要發不出工資、交不起房租。關鍵時刻,孵化器協調北京銀行提供了一筆50萬元的低息貸款。

“真是一筆‘救命錢’,解了燃眉之急!”周毅喆回憶,當時企業已經完成了技術攻關,馬上就要看到曙光了,但一時回款跟不上,就可能挺不過去。“這筆‘及時款’讓我們得以喘息,等到了兩個月後的回款。”

針對不少企業犯愁的訂單減少問題,孵化器免費開放線上雲平台,為創業企業對接更多客戶資源。“得益于雲平台,我們足不出戶也能跟千裡之外的客戶洽談生意。”葉群松告訴記者,孵化器還會不定期舉辦内部企業交流會,引導團隊向周邊企業拓展市場空間。“就在這座大廈裡,我們就簽下了好幾份訂單!”

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在“牽線”銀企之外,孵化器積極對接各類創業大賽,為初創企業多渠道争取資金支持。今年5月,受孵化器動員,正居家辦公的周毅喆報名參加了“創業豐台”大賽,并一舉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獎品中包含一項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融資服務。“這筆貸款無需抵押物,利率低至2.2%,對我們創業者來說,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周毅喆說。

入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北京豐台區給予30萬元獎勵;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豐台區給予60萬元獎勵……在孵化器引導下,今年已有12家初創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有2家企業成功上市。

——手把手宣講惠企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

“忙着找訂單拓市場,沒留心有這麼多助企纾困政策。”前不久,在參加孵化器組織的一場政策宣講會後,馮豔超得知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至100%,光是這一項政策,就能為企業省下十幾萬元。

“初創企業大多團隊小,無力安排專人了解政策動态。”沈豔婷說,這時孵化器就要及時補位,充當創業企業的“辦公室”,不僅要做到政策速遞,還要因企施策,讓處在不同階段的創業企業享受到對應的政策紅利,降低企業的管理負擔。今年以來,首科創融科技孵化器已累計舉辦24場線上線下政策宣講會,累計服務300家創業企業。

頻繁互動下,孵化器已與初創企業結成緊密的共生關系。“雖然今年上半年孵化器的入駐率有所降低,但從過去3年來看,通過為企業提供性價比更高的服務,入駐企業的質量、數量和營收都在持續增長,反向助力孵化器的整體效益隻增不減。”沈豔婷說,接下來孵化器會在每個服務領域更進一步,從簡單對接到推動落地、從跟進落地到提速落地,為更多創客遮風擋雨,讓更多創新開花結果。

一次進化

危中尋機、蓄勢待發,管理創新加技術創新,使初創企業更有底氣

如同一顆種子,經曆風吹雨打,方能茁壯成長。采訪調研中,記者與幾位創業團隊負責人對談,看到的不僅是他們奮力突圍的模樣,而且明顯感受到一股曆經沉浮摔打後進化新生的力量。

跨入新能源産業10餘年,乾華科技曾一度搭上了行業發展的快車。“團隊初創時僅十幾個人,随着訂單增多,到2017年員工超過100人,實現合同額200%的增長。”陳晨回憶,高增速下,企業開始大幹快上,隻顧接單不顧管理,近兩年随着更多大型研究院所進入行業,企業增長開始顯出疲态,員工數降至60人左右。

“疫情是挑戰,但換個角度看也是機遇,提醒我們隻有加強管理,才能走得更穩。”陳晨說,除了人員的精細化管理,公司今年開始建立資産管理機制,小到辦公用品,大到計算機,全部落實到具體責任人,通過開源節流更好降本增效。

管理創新的“輪子”轉起來,技術研發的“引擎”更強勁。創業之初,葉群松和他的合夥人們隻有一個簡單的想法,就是将更多傳統終端改造為具有AI屬性的智能終端。

“當時在開發新品上不計成本,也缺少與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聯動。”經曆了“工資發不出來”的谷底後,葉群松意識到,性價比更高的技術創新才能更可持續。如今,在原材料采購上,“貨比三家”已成為常态,在産品開發上,從過去的通用型研發轉向結合客戶需求的個性化定制。

一場“壓力測試”,也實現了一次進化。初創企業肌體内進化出的新能力,正成為他們奮力成長、乘風破浪的厚實底氣。

技術攻堅成功後,華源技術步入成果推廣期。“我們擁有一支規模小卻曆經考驗的團隊,具備業已成形并能快速叠代的核心平台,這是大力拓展市場的優勢所在。”周毅喆興奮地道出“三級跳”目标,前不久剛拿到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明年準備申報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稱号,并啟動公司的首輪融資。

憑借下遊客戶的認可,覓機科技正獲得更多投資青睐。“創業伊始,我們便拿到了天使輪投資,目前正在接洽新一輪投資。”葉群松坦言,創業之路注定充滿挑戰,堅定構築技術“護城河”,才能走得更遠。“我們将緻力于圖像識别領域更為前沿的技術開發,讓産品的競争力更高、團隊的抗風險能力更強。”

實現管理流程再造後,乾華科技有了更大的發展抱負。“瞧,這是前不久我們剛拿到的國家優質工程獎證書,行業的認可就是我們最大的底氣。”深耕行業10餘年,陳晨目睹不少創業者選擇轉行,“大浪淘沙,剩下的就是精兵強将。我們正在着手将業務拓展到新能源産業鍊上遊,更快把企業做大做強。”

破殼、發育、生長……行走在首科創融孵化器裡,仿佛聽到300多家初創企業奮力拔節的聲音。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24日 17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