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好不了是不是有過敏源?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濕疹好不了是不是有過敏源?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随着夏季高溫濕熱的天氣來臨,各種過敏性疾病也容易被誘發。7月8日“世界過敏日”到來之際,多位皮膚科專家提醒,以特應性皮炎為代表的過敏性疾病近年來逐漸高發,尤其兒童患病率數倍于成年人,值得關注。專家指出,很多特應性皮炎常被誤認為濕疹,未能得到規範治療。據悉,目前國内首個《特應性皮炎患者長期管理專家共識》正在編撰即将出台,專家呼籲應建立慢病管理理念,加強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全病程管理。
濕疹還是特應性皮炎?極易誤診!
世界衛生組織已把過敏性疾病列為21世紀需要重點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皮膚科主任梁雲生教授介紹,以特應性皮炎為代表的過敏性疾病近年來逐漸高發,已成為皮膚科的“一号疾病”。随着夏季來臨,尤其是在南方,天氣高溫濕熱、出汗刺激、皮膚菌群紊亂等因素,容易加重患者的皮損和瘙癢症狀。
“特應性皮炎不僅僅是一種皮膚病,在‘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的過敏進程中,特應性皮炎是首發疾病和起點。”梁雲生表示,因此良好控制特應性皮炎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能讓皮炎消退、瘙癢緩解,還可以降低2型炎症因子的産生,從而減少發生後續的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很多被認為是濕疹的患者,其實是特應性皮炎患者。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皮膚科學科帶頭人劉玉梅教授介紹,不少人自認為是濕疹,沒有及時進行規範治療,令得皮損加重,逐漸出現重度表現。
“兩者許多臨床表現很相似,特别是很多兒童先天性疾病的皮膚表現,也會出現劇烈瘙癢、紅斑、丘疹等症狀,因此容易被混淆或誤診。”劉玉梅表示,随着如今特應性皮炎的診斷标準簡潔化,市民若發現相應症狀,應及時向專科求診,通過專科醫生的詢問和檢查來确定是否特應性皮炎。
為何青少年發病率高?
特應性皮炎人群覆蓋兒童、青少年、成人及中老年人全生命周期,且尤其青睐兒童和青少年。
“兒童期特應性皮炎的患病率高于成人和青少年。”劉玉梅介紹,在世界範圍内,15%-30%的兒童受到特應性皮炎的影響,而成人的患病率僅為2%-10%。85%-90%的特應性皮炎患者在出現症狀或發病時的年齡小于5歲。我國最近一次對此的大型流行病學調查是在2016年發表的數據:12城市1-7歲兒童特應性皮炎的患病率為12.94%,中重度患者比例約25%。患者的皮損主要發生在面部、肘窩、腘窩、頸前或者軀幹、四肢等部位,并伴有劇烈的瘙癢和全身皮膚的幹燥,患者往往會産生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等情況,對于兒童患者而言可能會産生社交恐懼,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及健康成長,對家庭也帶來沉重負擔。
劉玉梅提醒,溫暖、潮濕、紫外線較強等氣候條件,和出汗刺激等因素,是誘發或加重特應性皮炎的因素。尤其是嶺南氣候炎熱潮濕,有些小朋友平時疾病控制得很好,但體育課或戶外活動一沒注意,就容易誘發疾病,家長應格外注意。
三大誤區要注意!
專家提醒,特應性皮炎患者在治療方面,往往有三大誤區。
誤區1:一味追求根治?
專家:應長期管理
特應性皮炎作為慢性皮膚病,具有病程持久、病情反複發作的特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王芳表示,患者往往會因瘙癢反複發作而期待有“靈丹妙藥”徹底根治。然而目前根除特應性皮炎難以實現,切不可掉入一味追求根治的誤區。應建立慢病管理理念,長期維持治療。
目前對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是根據嚴重程度進行階梯式治療。輕度特應性皮炎以外用藥物治療為主,輔助日常皮膚護理,而中重度患者瘙癢和皮損較嚴重,往往需要進行系統藥物治療。“目前可選擇藥物較多,包括傳統的免疫抑制劑、生物制劑、新型小分子藥物等。”梁雲生介紹,使用傳統免疫抑制劑時,要日常做好監測。重度患者建議要系統地抗炎治療。新型治療方式如靶向生物制劑,精準阻斷患者的2型炎症和緻病過程,從根源抑制炎症反應。
目前,多種新型治療方式包括生物制劑均已被納入廣州市“雙通道”藥品單行支付範圍内,患者可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以及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兩個渠道來實現醫保報銷政策。
誤區2:擔心副作用,不規範用藥
專家:自行撤藥會陷入惡性循環
劉玉梅提醒,許多患者由于擔心藥物副作用,往往不按照醫囑用藥,症狀稍有好轉就自作主張,自行減少或停止用藥,最終陷入“停藥-複發-治療-停藥”的循環,導緻疾病反複複發難以控制。對此,患者應認識到特應性皮炎的治療目标是長期有效控制病情。
誤區3:過敏性皮膚病都要忌口?
專家:如非合并食物過敏,不主張忌口
王芳表示,臨床常見許多病人把過敏性皮膚病和忌口簡單相連。其實過敏性皮膚病不主張盲目忌口,以免引起營養不良。
食物過敏隻有小年齡的嚴重特應性皮炎患兒常見,對于這些懷疑食物過敏的患兒,應通過全面病史詢問和敏原檢查綜合判斷,對合并食物過敏的特應性皮炎患兒需要綜合管理,合理飲食回避,但也需實時檢測患兒營養發育情況。
原文 「鍊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