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00後第一養豬人

00後第一養豬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0 03:31:21

某短視頻平台上,有個博主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績:

賬号開通1個月,漲粉325萬。

4個月,粉絲670萬。

9個月,粉絲達到千萬。

如今,1周年之際,粉絲已超2100萬,作品342個,點贊量超2.7億。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1

(阿俊)

這位博主就是“閑不住的阿俊”。

他的賬号簡介這麼寫:“熬了三年,最終我還是放棄了拍電影的夢想回農村養豬了。家裡有媽媽,為了她永遠閑不住。”

阿俊,1995年出生,他是福建漳州人,攝影出身,已入行導演多年。

為何阿俊能在衆多博主中突穎而出?他有怎樣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2

為母親,放棄了電影夢

2017年,阿俊大學畢業。

他和兩位朋友合作拍攝紀錄片,挖掘、記錄不同地域的人文、故事,以及手藝人的手藝。

拍攝作品發表在某短視頻平台上。

但3年過去了,鮮有人問津。

更糟糕的是,自2019年年底起,新館肺炎疫情反反複複,看不到情況何時能有改觀。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3

(2019年阿俊拍攝的紀錄片畫面)

2020年,阿俊接到了媽媽的電話,從媽媽的說話中,他感到媽媽的身體已大不如從前了。

爸爸和他常年在外,媽媽留守在農村,阿俊時常覺得虧欠媽媽。

兩相考慮下,阿俊決定回鄉養豬,也可圓陪伴媽媽的夢。

碰巧的是,當阿俊告訴三人組他的決定後,幾人竟然不謀而合,雖然萬般不舍,但還是決定放棄拍攝!

朋友三人,自此各奔前程。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4

回鄉喂豬,試水短視頻創作

為了媽媽,阿俊放棄了拍電影的夢想,手裡的相機換成了喂豬的瓢。

鄉村原生态美景、土地上的勞作,不知不覺中治愈了阿俊焦慮的心。

他每天上山喂豬、喂雞,下山買菜、做美食、陪伴媽媽……

這樣的日子,阿俊過了一年。

時間來到了2021年。

看着束之高閣的攝像設備,阿俊有了用視頻記錄自己和媽媽的日常的想法。

他為自己的賬号取名“閑不住的阿俊”。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5

(阿俊和媽媽在吃晚飯)

2021年7月19日,他發出了第一條視頻“感恩母親”。

視頻中,他穿着雨衣雨靴,正在山上喂雞、削紅薯。

媽媽來電話讓他買啤酒。

阿俊溫和地對媽媽說,馬上就回家。

忙完後,他騎着摩托,到小賣店阿婆那裡買了兩瓶啤酒,然後,接着往家趕。

看到他褲子濕了,媽媽心疼地埋怨他沒在下雨前趕回來,手裡一邊還摘着菜。

阿俊說,自己沒淋到雨,隻是車座子上的積水弄濕了褲子。

竹籬笆圍起的竈房裡,一邊是農村家家都有的土竈,一邊是老舊櫥櫃和擺放砧闆的桌子。

媽媽剁鴨、切菜,阿俊生火、熱油,然後,煸炒、加佐料、啤酒炖煮……母子倆閑聊着天,就做好了啤酒鴨,背景音樂是耳熟能詳的閩南小調。

家的味道,撲面而來。

溫和的語氣、随意的對話,自然又溫情的氣氛,讓看到的人不覺從浮躁中安靜了下來。

這個視頻,獲得了衆多網友的圍觀。

“太喜歡你們說話的調調了,太治愈!”

這讓阿俊更加确定了視頻的方向。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6

定位準确,火速漲粉

阿俊的視頻都是日更,他為媽媽做各地的美食,真的閑不住。

有人問了,他怎麼會這麼多菜式?

原來,阿俊之前拍紀錄片時,學到了不少各地美食的做法,加上創新改造,每天能做出新花式也就不足為奇了。

視頻的拍攝,有着紀錄片般的細膩、質感,看起來舒服、專業。

配樂貼合定位,主打溫情調調,為視頻增色不少。

一個月下來,阿俊賬号就漲粉300多萬,成為了美食類博主的黑馬。

聽聽阿俊怎麼解釋美味:

“有一道好食材,有位好廚手,有個溫馨的地方,還有個陪你吃飯的人。”

做的是菜,但背後傳遞的是溫情。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7

(阿俊)

有一個視頻,媽媽要摘些菜,竈上的大鍋裡還悶着米飯,她忘了滅火就出去了。

阿俊回家聞到了燒焦的味道,揭開鍋蓋,看到米飯糊了鍋底。

正好媽媽摘菜回來,看見米飯心疼不已,說這下要浪費了。

阿俊給媽媽寬心,說沒事,燒焦的米飯做飯團挺香。

他挽起袖子為媽媽做飯。

切黃瓜丁、胡蘿蔔丁、香腸丁、玉米粒,再抓一把青豆放進去;

然後,撒五香粉、生抽、香油,攪拌;再加肉松、海苔碎;捏成飯團。

邊幹活,阿俊邊和媽媽聊着天,聊她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

媽媽起火燒油,阿俊将飯團一個個放到油裡炸。

媽媽說,“真還沒見過這樣吃米飯。”

阿俊笑了,“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吃,味道非常好。”

阿俊又切了芒果做配菜,淋沙拉醬、撒海苔碎……最後再在盤裡點綴上兩顆聖女果。

阿俊動作麻利,一氣呵成。

攝像機近距離拍下的每一幀畫面,讓人看得很治愈。

圍坐在有年代感的木桌旁,母子倆吃着飯,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

媽媽說,“很香,還沒吃過這種飯,芒果這樣吃,很好吃,也利口。”

阿俊說,以後吃不完的米飯也可以這樣做。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8

(阿俊為媽媽做的飯團)

這場景,不喧鬧,也不刻意,好像一幅舒适的田園畫,有景色,更有留白。

有粉絲留言:

“母子倆談話的語氣真的很和諧,很喜歡這種感覺。”

阿俊為媽媽都做了哪些美食?

那一定是媽媽沒吃過的、獨一無二的阿俊做的飯菜,比如豬腳飯、水煮牛肉、缽缽雞、香辣雞翅、鮑魚海鮮面、咖喱飯、霸王蟹、姜母鴨等等。

看着種種食材,在阿俊手中變做了一道道美食,網友說,隔着屏幕都能聞到飯菜的香味。

而阿俊和媽媽溫柔說話,飯菜第一筷子總給媽媽,又讓網友感覺很溫情很治愈。

媽媽從沒有過的浪漫,阿俊也一一為媽媽安排上了。

七夕節,阿俊代爸爸給媽媽送上了浪漫燭光晚餐;

媽媽的生日,阿俊為媽媽拍了生平第一套寫真;

媽媽有個心願,想有個長滿鮮花的家園,阿俊經過了幾天的改造,終于幫媽媽完成了心願。

有人研究了阿俊的粉絲畫像,其中超過50%為女性,年齡範圍在31~35歲的,超過30%。

所以,評論區不時能看到女生向阿俊表白,也就不奇怪了。

很多農村年輕人,都在城市打拼,過年過節才有機會回鄉和父母一聚。

新冠疫情,又讓這樣的相聚成了奢望。

而阿俊的視頻,讓他們解了鄉愁,體驗到了久違的溫情。

憑着準确的定位,2021年底,阿俊的賬号已有696萬粉絲,并且,每日還在快速漲粉。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9

深耕内容,爆火全網

2021年的最後一天,阿俊的爸爸回家陪媽媽跨年,這也是爸爸第一次出鏡。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10

(阿俊的爸爸)

阿俊說,今天是爸爸的主場。

阿俊買了11支玫瑰,買了食材,還布置了浪漫燭光氛圍,來讓爸爸表現和發揮。

爸爸親自下廚,做出一道道拿手好菜。

看來,阿俊緣何喜好美食也是有迹可循。

爸爸手捧玫瑰,滿面笑容,迎向了還沒回過味兒來的媽媽……

媽媽喜極而泣。

看着這浪漫的一幕,躲在一邊的阿俊笑得比爸媽還開心。

有網友說,因為家庭和諧,家人相親相愛,阿俊才那麼溫柔有愛有孝心。

這一幕不知戳中了多少人的淚點。

還有什麼比面對面感受家人的快樂更快樂呢。

從此,阿俊的視頻裡,爸爸成了重量級擔當。

俊爸爽朗的笑聲,幽默的話語,還有,和阿俊“稱兄道弟”的友誼,讓視頻活潑了許多,生活也變得熱氣騰騰。

俊爸的出鏡,給網友帶來了驚喜。

阿俊姨媽家女兒,說話嗲嗲的可愛的表妹,也是這個家裡的常客。

表妹隻管吃吃吃,隻要自己想吃,就讓哥哥安排,讓網友太羨慕嫉妒。

大家也都有了穩定的人設。

爸爸負責逗,媽媽負責笑,阿俊負責幹活,妹妹負責可愛。

一家人其樂融融,氛圍感拉滿。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11

(一家人開開心心在吃飯)

網友說,自己負責在屏幕前流口水,外加點贊。

鏡頭裡,阿俊和親外婆幹外婆、鄰裡阿公阿婆等的互動,還有,阿俊怕賣豆腐的老阿婆辛苦,一下買光了豆腐等,都表明阿俊屬實一個小暖男。

阿俊的朋友阿飄,也是阿俊鏡頭裡的常客。

阿飄有點“怕”老婆,還時不時會遭到“嫌棄”,這時候,他就會找阿俊唠叨苦悶,然後,飯點到了,就順理成章“蹭”了頓飯。

從第一個視頻,阿飄的人設就這樣立起,讓人覺得,這就是一塊光屁股長大,還會為了阿俊兩肋插刀的兄弟。

還有幾個夥伴,有的約阿俊去趕海,有的約阿俊爬山、野餐,有的直接讓阿俊幫忙搞定自家飯菜……

阿俊為這些加了一層濾鏡,給人一種朦胧的美。

看着他們嬉笑打鬧,像極了自己和小夥伴們的相處。

“豪小”啥意思?“水鬼”是啥?這些閩南話,激起網友的好奇心,于是,猜測不停,歡樂也不停。

這個家還有幾隻萌寵,小狗“團團”、“圓圓”、“年年”,小貓咪“饅頭”……

阿俊為它們搭建了棚舍,有時還會改善下夥食,排骨、丸子、蔬菜……把幾個毛孩子喂得都叼了。

連媽媽都說,跟着阿俊,毛孩子們确實有福了。

後來,萌寵隊伍不斷壯大,出鏡率也隻增不減。

阿俊的善良,萌寵的可愛,也為阿俊圈了不少粉。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12

(阿俊給媽媽過母親節)

視頻呈現出的溫情和美好,讓人很有代入感,就像自己也身處其中,伸手可及。

原生态鄉村美景、炊煙袅袅、一日三餐、親人朋友相伴,就這樣歲月靜好。

濃濃鄉村情懷,還有人間溫情,透過鏡頭,阿俊娓娓道來。

值得一提的是,至今,阿俊也隻在作品中植入廣告,并沒有做直播。

阿俊的作品,看似随意,但總是前有鋪墊,後有跟進,每一期質量都有保證。

專心做内容,将自己想表達的傳達給網友,這也是他能這麼火的原因吧。

目前,阿俊賬号剛好滿一年,粉絲已超2100萬,作品點贊量超2.7億。

那麼,我們從阿俊的故事裡又得到哪些啟發?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13

好好生活,就是美好生活

其實,2020年到2021年的一年間,阿俊的主業是養豬,這個市場并不好。

但他心态好,不急不躁,好好吃每一餐飯,認真過每一天,也不讓曾經的失敗占據自己的生活。

這種心态,足夠對抗一切的不順,幫他熬過最難的日子。

做美食博主後,阿俊會将生活中的美好,呈現在作品裡:

老媽不讓老爸吃泡面,還讓兒子監督,這天,老爸偷偷帶着斑節蝦找到了兒子,兒子心領神會,巧妙躲過了老媽盤問。

老爸化身劉耕宏男孩,在福建的4月天,竟然每天穿着羽絨服跳上兩輪操,阿俊直接笑噴;

在賬号開通一周年,阿俊帶上爸爸媽媽一起看海,一家人開開心心,拍了不少美照。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14

(阿俊帶爸爸媽媽觀海)

阿俊有感而發,寫了這樣的文案:好好生活,就是美好生活。

是啊,想想看,人們在城市和農村間也上演着圍城戲碼。

農村人羨慕城裡的熱鬧繁華,城裡人向往農村的詩與遠方。

阿俊出生在農村,也見識過城市。

他在鄉村美景和親人溫情中長大,感受過簡單和快樂,也被城市裡的勾心鬥角和職場壓力捶打過。

所以,也才有這樣真切的感受:

在城裡,呼朋喚友到酒吧狂歡挺嗨;在農村,和夥伴到田間地頭吃着火鍋聊着天,也很暢快。

其實,在哪裡,無所謂好壞,很多事身不由己,但能做主的是,在當下的每一天,盡量好好生活。

是啊,無數個美好的今天,才能成就沒有遺憾的未來。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15

夢想可以用不同方式實現

一個人的熱愛,是藏不住的。

回鄉喂豬的阿俊,也終于又拿起了當初拍紀錄片的相機。

有句話這樣說,曾經受過的苦,都會變成以後的路。

當初的阿俊,拍了幾十個紀錄片作品,作品細膩入微,融入了真情實感。

一路考古過來,終于明白,阿俊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的夢想也不曾放棄,今天的一切也是水到渠成。

阿俊的夢想,隻不過換了一種方式去實現。

說起夢想,想起了前兩天為母校華農代言上了熱搜的敖雲飛。

他12歲小學畢業那年,對着班主任的相機鏡頭,曾經意氣風發地說“我的未來寄托在科學事業上,我想當科學家。”

長大後,他讀了華農。

畢業後,他和合夥人在湖北承包池塘、養殖小龍蝦。

雖然每日裡風吹日曬、異常辛苦,但他因為熱愛自己的事業,也确實是“意氣風發”。

當他将12歲那年的視頻傳到網上後,有人笑他:“科學家的夢想是實現不了了。”

敖雲飛卻說:“科學養殖就是在實現我的科學家夢想。”

人生許多的時候就像開盲盒,不知道明天到來的是什麼。

但心有夢想,耳邊就總會有個聲音千百遍提醒自己,告訴自己要去哪。

即使暫時停下來,或走了彎路,還是能聽到這個聲音。

這大概就是夢想的魔力吧。

不用糾結曾經的失敗,也不用着急眼前的困境,做好自己能做的,剩下的,交給時間就好。

通向夢想的路不止一條,一天天努力,總會離得更近了一點。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16

(阿俊和媽媽)

祝福阿俊夢想成真,也祝福大家心存夢想,并付諸行動,把握好每一天。

作者:朱小鹿&樂樂

關注我@朱小鹿,閱讀更多百萬級爆文。

你好,我是朱小鹿博士,是90後,也是武漢大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

主業一門心思搞科研,副業用零碎時間寫稿。

用動人的筆觸,寫走心的真實故事。

關注我@朱小鹿。或者點贊、評論、私信我,互相探讨學習,一起努力蛻變,成為更優秀的人。

00後第一養豬人(福建小夥放棄導演夢)1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