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五句話成為人際關系高手

五句話成為人際關系高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2 07:09:34

作者 l 粥左羅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你怕麻煩别人嗎?

提到“麻煩别人”,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拒絕”。我們從小聽着“不要輕易去麻煩别人”這樣的大道理長大,習慣什麼事情都自己扛,遇到需要找别人幫忙的時候,就兩字:糾結。

然而,越長大我卻越發現,生活中有一些“麻煩精”,他們不僅不排斥麻煩别人,還通過麻煩别人積累了人脈,讓自己變得更受歡迎。

五句話成為人際關系高手(真正的人際關系高手)1

01

你以為麻煩别人會消耗關系

但高手都在靠麻煩别人促進關系

一般來說,在多數人的認知裡,去麻煩别人是消耗人脈,因此大家都不願麻煩别人。但實際上,适當麻煩一下别人不僅不會消耗關系,反而會促進關系。

我有個朋友,她有一個好閨蜜,就是“麻煩”來的。

朋友是個美妝博主,有次她寫一篇紋繡相關的文章,需要用到一些對比案例。本來,朋友有個高中同學現在在開紋繡工作室,完全可以幫她這個忙。但朋友覺得,自己和對方不是很熟,不想去麻煩别人,就在網上“征集”。忙活了兩天,得到的案例都不能用......

無奈之下,朋友試探性找她同學問了一下,結果對方“受寵若驚”,不僅很快幫他解決了文章的素材問題,還慷慨地給她寄了幾款眼線膏試用。

因為麻煩了對方一次,原本生疏的關系一下子活絡起來了,聽朋友說,現在她們已經從隻聊美妝相關話題的“合作夥伴”,發展到現在成了無話不說的閨蜜。

就如武志紅在《巨嬰國》裡說的:

“很多人怕麻煩别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系也就無從建立。”

你總不願麻煩别人,你們之間的互動機會就少,你們的關系也就熱絡不起來。反之,互動越多,你們的關系才能越熟絡、越親近。

所以,人際高手都明白一個道理:關系必須在互動中不斷深入,而“麻煩”就是一種實質有效的社交互動。

适時适度地麻煩一下别人,其實是在為你的人際關系加溫。如果你從來不去麻煩别人,你也就拒絕了一段關系的建立。

五句話成為人際關系高手(真正的人際關系高手)2

02

你不願麻煩别人是怕被拒絕

但越懂得麻煩别人的人越受歡迎

有朋友跟我說,他之所以不想麻煩别人,主要是擔心自己會被人拒絕。

以前我也是這樣想,但現在不了。

我曾有段為期兩年半的美國留學經曆,那時候剛到美國,人生地不熟,加上英語口語比較生澀,跟班上其他同學始終融不到一起,日子過得很是郁悶。

我的導師建議我,盡量多去跟美國學生溝通交流,請他們幫我糾正口語問題,這樣不僅能比較快地突破語言障礙,還能走進他們的圈子,交到朋友。

可當時的我比較玻璃心,害怕别人直接拒絕我的請求,也擔心别人會覺得我是個突然闖進他們生活的“冒失鬼”。所以,有時候班裡的美國學生主動來接近我,我都表現得支支吾吾,甚至避開他們。

就這樣形單影隻了一學期,我終于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麼下去了,我要放下玻璃心,盡快突破語言瓶頸,盡快融入班級環境,不然我這學留着,沒意義啊。

于是第二學期一開始,我就主動找到班上的幾位同學,簡單寒暄過後,我表達了自己想請他們幫我提升口語能力的訴求。沒想到,那幾位同學很爽快地答應了。

一個學期下來,我的英語口語進步很大,已經可以做到地道流暢地跟當地人進行日常溝通交流。而因為這次“主動麻煩”的契機,我走進了當地學生的社交圈子,被更多的人所認識,大家開始邀請我參加他們的聚餐,約我一起去近郊遊玩,我也從當初的“悶葫蘆”,成了大家眼裡的“開心果”,在留學生群體中有了不低的人氣。

畢業回國前夕,班上的幾個同學請我吃了頓飯。席間,他們對我說,我們特别喜歡你,你的心态很開放,願意主動跟我們交往,我們很舍不得離開你。

五句話成為人際關系高手(真正的人際關系高手)3

這段經曆讓我發現,懂得麻煩别人的人,反而更受歡迎。

心理學研究也告訴我們:人天生具有“抱團性”,當你去“麻煩别人”的時候,其實是釋放了一種渴望加入某個群體的信号,絕大部分人都是樂于“接納同類”的。

任何關系的深入都有個前提,那就是保持開放的心态。而“麻煩”這個動作可以告訴别人,我始終保持着開放的社交心态,我希望通過求助跟你發展更親近的關系。

通過“麻煩”,我們無形中拉近自己跟别人的距離,讓别人逐漸接納、歡迎自己。所以,那些懂得麻煩别人的人,往往能走進更多社交圈子,得到更多人的歡迎。

03

你擔心麻煩别人會打擾到對方

但其實人人都需要“被麻煩”

很多人會把自己的求助看作一種侵擾,怕對方因此感到不爽,所以不敢麻煩别人。

别人真的會這樣想嗎?

未必。

《富蘭克林自傳》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富蘭克林在當選州議會秘書後,有個勢力很大的議員一直反對他。為了前途,他必須想辦法得到那名議員的支持。

經過打聽,富蘭克林得知那名議員收藏了一本非常小衆的書,且視若珍寶。于是,富蘭克林就給對方寫信,說自己有一本很想看的書,但是到處都找不到,聽說他那裡有,希望能夠借閱。

結果沒幾天,書就寄了過來。

過了一段時間,富蘭克林把書寄還,并附上了一張便條,十分熱烈地表達了感謝之情。

經過這次“求幫忙”後,那名議員對富蘭克林的态度大為好轉,第一次向他主動打了招呼,甚至開始願意給富蘭克林提供幫助,後來兩人還成了好朋友。

五句話成為人際關系高手(真正的人際關系高手)4

為什麼富蘭克林隻是求對方幫了一個忙,就把“敵人”變成了“貴人”?

其實,這是一種“反向”獲取人脈的方法。求别人幫忙,本身是對對方的一種恭維。

因為人都有“被需要”的需求,“被需要”可以使人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得到滿足。

在富蘭克林的信裡,那名議員接收了諸如“這麼珍貴的書你都有,隻有你能幫我了”這樣的信号,而且這份恭維還是來自敵人,成就感自然不言而喻。所以,那名議員對富蘭克林的抵觸會下降,好感會提升。

哈佛商學院的一項研究也印證了這一點。研究人員發現,經常向人請教的人,往往更有人緣。因為每個人骨子裡都有“好為人師”的情結,你的請教或求助會給對方帶來心理滿足。在人際交往中,主動向對方求助,是可以為自己加分的。

所以,“麻煩别人”,其實也是一種為别人提供價值感的重要手段,别人在解決你麻煩的過程中,他會因此收獲成就感。

很多時候,你的“麻煩”并不會打擾到對方,反而會成為促進彼此關系的催化劑。

五句話成為人際關系高手(真正的人際關系高手)5

04

如何成為一隻高段位“麻煩精”?

麻煩别人不是件壞事,但前提是,你得知道麻煩别人的正确姿勢,不然就真會變成給人添堵。

如何成為一隻高段位的“麻煩精”?

01麻煩别人要适時,不要沒有“眼力見兒”

很多時候,你去麻煩别人之所以變成了給人添堵,是因為“不是時候”:

比如别人正忙着趕報告,你過去求他給你看看報表裡的數據有沒有問題;

别人被領導批了一頓正郁悶得不行,你湊過來想要人家給你修改下PPT;

别人周末在家難得清閑,你突然發微信給對方“安排各種任務”;

......

不合時機地求助,無異于給人添堵。

當你需要有事麻煩别人的時候,不要沒有“眼力見兒”,要懂得審時度勢,盡量挑對方不忙、情緒不錯的時候提出請求,如非急事要事,不要在下班後和周末時間麻煩别人。

如果實在不确定對方是否“有空”,可以試探性詢問一下,不要一上來就提出你的要求,留出一點餘地。

02麻煩别人的程度,不要超過你們關系的深度

《奇葩說》第四季有一期的辯題是“不麻煩别人是一種美德嗎”,輪到嘉賓發言時,蔡康永說了一句話:

“我對麻煩的界定很簡單,就是你要拿捏你和那個人的人際關系,如果你的麻煩超越了你們關系的深度,你就是在給别人添麻煩,讓别人為難。”

一語中的。很多人的求助之所以會演變成添堵就源于此。

比如你們隻是普通同事關系,你張口就向對方借錢,對方就會感到煩,因為“借錢”這個請求超越了你們關系的深度,所以在他看來,這就是給他找麻煩。

比如你生病了,父母照料你,這不算給他們添堵,因為他們是你的至親。但如果你希望剛認識不久的朋友照顧你,對方很可能就會不情願。

麻煩别人的程度永遠要跟你們之間的關系深度成正比,不然很容易就會讓别人尴尬甚至反感。

03學會事先“整理麻煩”,降低别人幫你的成本

職場中有一條“金科玉律”:請教上司的時候,盡量讓上司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麻煩别人”也是如此,你要學會事先“整理麻煩”,以降低别人解決麻煩的成本。

比如你想請别人給你的文章提點建議,你應該事先做好文章排版、檢查有沒有錯别字、看看哪裡有語句不通順的地方。确定這些都沒問題後,再把你的文章發給對方。否則,對方光是看一篇排版混亂、錯字病句不斷的文章就夠讓人糟心的,哪還有心情來幫你。

先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确定自己解決不了後再求助别人,避免讓對方在基礎性問題上浪費時間精力,降低幫助你的成本。

04強調可選擇,不給别人造成心理負擔

你有權選擇是否求助,别人同樣有權選擇是否幫你。所以,你的求助不應該給别人造成心理負擔,讓人感覺不幫你就像犯了什麼大錯似的。

在麻煩别人時,你要強調你的求助是“可選擇的”。

比如你可以在說完求助内容後,可以真誠地說一句:

“如果你不方便的話,就不用考慮這件事啦,沒關系的。”

加不加這句話會有很大區别。

不加這句話,你給别人傳遞的信息就是,我這個忙你一定得幫。這時,對方就會很有心理壓力。而加上這句話,别人接收到的信息就變成,這個忙幫不幫,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這就避免了給别人造成心理負擔。

五句話成為人際關系高手(真正的人際關系高手)6

05

結語

詩人約翰·那恩說過: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人類社會,說到底就是一個巨大的關系網絡,就是你需要我,我需要你的總和,沒人能永遠與世隔絕,隻依靠自己度過一生。

學會麻煩别人,是我們生存于世的一項基本技能。

真正的人際關系高手,都懂得通過麻煩别人來讓别人更好地認識自己;懂得通過麻煩别人為别人提供成就感來促進關系;懂得通過麻煩别人來拉近自己跟别人的距離、獲取别人的幫助。

最後,我想引用著名文學家胡适先生的一個故事,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

胡适十幾歲時,被送往上海讀書,送他到車站的時候,母親不放心地說:

“你要去到更大的世界了,我再也幫不了你,自己去闖蕩吧,但是我要送你四個字——學會求助。”

共勉。

文章來源:公衆号@粥左羅,百萬互聯網精英的精神食糧。粥左羅,90後,畢業5年持續進化,從服務員到創業營收千萬。個人成長研究者和實踐者,開發寫作、成長、學習、閱讀、新媒體課程,學員超過10萬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