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築拔地而起,火災事故的風險随之增加。據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共接報高層建築火災4057起、造成168人死亡,死亡人數比上年增加了22.6%。且主要集中于居住場所,其中,發生高層住宅火災3438起、死亡155人,分占高層建築火災的84.7%和92.3%。
高層建築火災之殇
高層建築樓内結構複雜,居住人員多,一旦失火,火勢蔓延快,易形成立體燃燒,疏散和撲救難度大,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和财産損失。
2009年2月9日元宵節當晚8時許,作為北京市新地标之一的中央電視台新址配樓文化中心發生特大火災。大火吞噬了159米高的配樓,經過近6小時的燃燒,樓内十幾層的中庭已經坍塌,位于樓内南側演播大廳的數字機房被燒毀。此次火災過火、過煙面積達21333平方米,其中過火面積8490平方米。造成此次火災的直接原因是負責人無視規定,擅自決定在元宵節組織部門同事燃放大型煙花,煙花的高溫星體落入建築頂部擦窗機檢修孔内,引燃内壁易燃材料,引發大火。此次火災共造成1名消防隊員犧牲,6名消防隊員和2名施工人員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6億元。事故後,70餘人受到法律和行政責任追究。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靜安區餘姚路膠州路一高層公寓,因施工人員違規進行電焊作業,引燃腳手架防護平台上堆積的聚氨酯保溫材料,引發火災。據調查,大樓起火前正在進行外牆節能改造工程,工程違法違規多次分包,無證電焊工違章操作,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混亂,并使用大量尼龍網、聚氨酯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是這起大火發生的主要原因。此次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58億元。事故發生後,相關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對54名事故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其中26名責任人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8名責任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2015年7月11日晚上11時30分許,湖北武漢紫荊嘉苑小區一棟33層高的住宅樓電纜豎井發生火災,造成7人死亡,12人受傷。雖然此起火災隻發生在電纜豎井内,過火面積不大,但大量濃煙和電纜燃燒産生的有毒氣體通過未封堵的豎井和未保持常閉的防火門蔓延至疏散樓梯間,火災發生時,部分居民沒有根據現場情況選擇在室内等待救援,盲目沿着有毒煙氣蔓延的樓梯間進行逃生,最終釀成慘劇。
2019年5月24日晚,南京金鷹大廈A座高層購物中心發生火災。火勢沿外牆迅速蔓延至27層,樓内有人員被困。當地消防救援部門接到報警後迅速趕赴現場,對商場内部的顧客進行引導和疏散,并利用水炮、水槍等設備阻截火勢向上和向周邊的毗鄰建築蔓延。消防員分别從大廈内部和外部進行滅火,并借助毗鄰建築和登高消防車,對火勢形成内外夾擊和上下阻截的态勢。最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緊張撲救,大火被成功撲滅。據了解,金鷹大廈共58層,分别是酒店、商場和寫字樓等。在事後的火災調查中發現,切割作業人員吳某在施工作業時由于在切割拆除作業前沒有對抽油煙機及其管道裡面的油垢進行清理,導緻在整個切割拆除過程中,不止一次引發火情,卻沒有引起作業人員的重視。作業人員在情急中,用水進行滅火,導緻油垢随水流散,形成流淌火,随即引燃周邊可燃物。經了解,負責現場切割拆除作業的施工人員吳某與施工單位報備的動火證上人員并不相符,最終,負責拆除作業的項目負責人袁某和切割施工作業人員吳某等7人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取保候審。
2021年8月27日下午16時許,遼甯省大連市凱旋國際大廈發生火災。接到報警後,當地消防部門趕往現場救援,大廈及周邊住戶1800餘人被緊急疏散。經過長達7小時的緊急救援,大廈明火被撲滅。經過綜合分析認定,此起火災的起火部位為大廈B座19層1910室,火災系電動平衡車充電器電源線插頭與插座接觸不良發熱,引燃周圍木質衣櫃等可燃物所緻。事後經調查,盛輝物業管理公司違反消防管理法規、對隐患長期拒不整改,其法定代表人宋某、經理袁某涉嫌消防責任事故罪,由公安機關立案并進行刑事偵查。針對B座1910室住戶過失引起火災、且造成他人财産直接經濟損失較大的問題,房主于某因涉嫌失火罪,由公安機關立案并進行刑事偵查。
2022年9月16日15時45分許,湖南長沙電信大廈發生火災,數十層樓體外牆燃燒劇烈。長沙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警後,立即調派17個消防站、36輛消防車、280名消防救援人員到場處置。截至當天19時30分,樓體明火已撲滅,火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起火原因正在調查。據了解,事發電信大樓于2000年建成,建築高度218米,地上42層,地下2層,是長沙首座突破200米的樓宇。曾經的湖南第一高樓,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便被大火吞噬,無數市民的兒時回憶因為一場火災毀于一旦,這也為高層建築消防安全敲響了警鐘。
高層建築火災特點
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建築高度也随之增加,加上其樓層結構複雜、功能多樣,在無形中也增加了火災風險。
高層建築火災撲救難度大。高層建築層數多,高度高,火災撲救難度大,外部救援難以順利達到。如果火災發生在較高的樓層,因建築内的電梯需要停運,而消防雲梯高度、數量有限,再加上高溫、煙氣和毒氣充滿建築物内,将會影響消防救援的有效開展。部分高層建築由于建設時間較早,内部消防設施不完善,使得建築内人員的自救能力較弱,無法從建築内部配合消防部門進行救援。
高層建築火勢蔓延迅速。在高層建築建設和施工的過程中,多樓層之間有大量的管道相連,尤其是電線、網線等通道都相互關聯。一旦火災發生很容易在豎向通道内形成多樓層關聯,從而産生立體火焰,短時間内就會在多個樓層蔓延。同時,部分高層建築由于建設時間較早,外牆保溫材料采用了聚苯乙烯泡沫闆或聚氨酯硬質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這些材料極易引燃且蔓延迅速,一旦遇到火災不僅會産生大量有毒煙氣還将加快火勢的蔓延。
被困人員逃生難度大。在火災等安全事故發生時,居民的疏散隻能依靠樓梯、安全通道等來進行。而對于高層建築來講,走樓梯疏散所需要耗費的時間相對較長,這就為火災的救援增加了難度。尤其個别居民還會在樓道内堆積一些雜物,這就使得人員疏散的難度更大。同時,高層建築中樓層多、住戶多,在人員疏散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踩踏、拉傷等傷亡事故。而且由于部分民衆的自救意識比較薄弱,還經常會出現過熱灼傷、高空跳樓等危險事故。
高層建築存在的消防隐患
部分單位和個人消防安全意識較為薄弱。部分高層建築責任單位消防安全組織機構不健全,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不明确,日常防火檢查巡查不到位,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部分物業服務企業未按照合同約定,對共用消防設施進行維護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範服務。部分多産權高層建築尤其是商住樓和商業綜合體産權關系複雜,租賃單位多,産權與使用權分離,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不明确。有的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未持證上崗或者不會熟練操作消防設施設備,微型消防站隊員不能及時有效處置初起火災。還有部分高層建築安全出口上鎖,疏散通道堆物,疏散樓梯、前室、安全出口被封閉、堵塞、占用。防煙樓梯間及前室的門未保持關閉,疏散條件被破壞。擅自改變使用性質導緻疏散樓梯數量、寬度不足。高層建築的一些居民也存在在避難層(間)堆放雜物、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或擅自改變用途,在避難區内穿越通風風管、排煙風管等違規行為。
部分單位施工管理不規範。部分商業建築或者辦公樓建築經營單位流動性大,改建施工頻繁,有些單位在改造時沒有聘請相應資質的設計、施工單位進行設計、施工,施工現場管理,改建工程不符合消防技術标準甚至破壞建築原有防火防煙分區、安全疏散體系、消防設施安裝存在盲區等。施工的區域與使用、營業區之間未進行防火分隔,未經審批擅自動火作業,施工時部分單位停用或者關閉高層建築消防設施,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
部分單位和個人用火用電不當。高層建築電器設備數量多、功率大,一旦使用不當,容易因為局部過載、短路等而引起火災。有的單位或居民家中電氣線路亂拉亂接或敷設不符合規範,電氣設備容量負荷超标或安裝不規範。有的單位或居民家中燃氣管線、燃氣用具的敷設、安裝等不符合相關安全技術标準,廚房油煙道清理不及時。有的高層建築内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問題突出。有的高層建築内消防用電負荷不符合消防技術标準,未落實消防電源的安全保障措施。
部分高層建築消防車通道被占用。有的高層建築管理單位在消防車通道、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設置構築物、停車泊位、固定隔離樁等障礙物,有的在消防車通道上方、登高操作面設置妨礙消防車作業的架空管線、廣告牌、裝飾物、高大樹木等障礙物。有的滅火救援窗被占用、圈占或封堵,标識不明顯。一些建設年代久遠的高層建築,周邊無法停靠和展開大型消防救援車輛。
如何預防高層建築火災
提高消防安全意識,确保消防設施完整好用。為了防止在高層建築中發生火災事故,應做好定期的消防宣傳教育。在高層建築内工作生活的市民要自覺學習掌握必要的火災預防、隐患排查、火場逃生等消防安全技能。高層建築主管單位和物業部門要嚴格落實日常巡查檢查、消防宣傳和應急演練等制度,利用建築物内部宣傳欄、電子屏、廣播常态化宣傳消防安全。要聘請專業機構定期對建築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保養,保證消防設施完整好用,一旦發生火災能發揮滅火、警示等作用。
加強火源管理,确保安全用火用電。在高層建築内工作生活的市民,要定期檢查室内電氣線路,及時更換老化的電線,避免帶病工作;要按照産品說明書正确使用電器設備,盡量避免同時使用多個大功率電器,防止出現超負荷用電;要杜絕床上吸煙行為,特别是醉酒後卧床吸煙等危險行為,不要把未熄滅的煙頭随意扔在垃圾堆、紙簍等可燃物周圍;嚴禁在樓道、樓梯間、室内存放電動自行車或給電動自行車充電。
及時清理雜物,确保“生命通道”暢通。發生火災時,高層建築内的疏散通道就是保證被困人員順利逃生的“生命通道”。因此,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及時清理樓道、樓梯間内的雜物,不能堵塞、占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不能破壞室内消火栓、疏散指示标志、應急照明燈等設施,要保持防火門處于常閉狀态。
高層建築火災如何逃生
逃生預演,臨危不亂。高層建築物體積龐大、結構複雜,其在建造過程中也設計有專門的逃生通道。在發現火災的情況下如何根據建築物結構和逃生通道分布情況來實現快速的分流逃生,這一點對減少人員傷亡至關重要。針對這一情況,高層建築管理單位要定期組織應急逃生演習,使大家熟悉建築物内逃生路線及自救逃生方法,同時制定系統完善的火災逃生策略,将同一樓層的建築用戶按照樓體結構、逃生通道的分布進行合理的分流,引導人們在發生火災的情況下按照最快捷、最安全的路線撤離到安全的區域,避免人們擁擠在一個逃生口造成逃生效率低下甚至發生踩踏事件。
視情而定,絕不盲從。火災發生時,産生的煙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粉塵顆粒物,實際上很多人在逃生的過程中沒有充分地認識到這些煙氣的窒息危害,甚至因此而喪生。當确定起火後,如所在樓層較低且樓道内沒有明顯的煙氣,可以佩戴逃生面罩迅速逃生。如所在樓層較高或樓道内已看到大量煙氣,應選擇關閉入戶門,并用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退到陽台、窗戶等地大聲呼救,等待救援,決不能盲目逃生。
了解誤區,安全逃生。在高層建築物逃生疏散的過程中,居民還應該及時的了解火災逃生的一些誤區,可以很大的程度上減少死亡與損傷。在發生火災的時候,盡量不要采取原路返回的方式,避免造成擁堵。其次,在發生火災時,不要向亮光的方向逃生。一般情況下,發生火災就會出現斷水斷電的情況,朝着亮光的方向逃生可能是一片火海。第三,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有的一些人跟着人群進行盲目的逃生,驚慌失措的失去自己的本能判斷力,會産生跳窗、跳樓的冒險行為,殊不知跳下去生還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高層建築物的火災與其他的火災性質是不一樣的,火勢蔓延的方向與人們逃生的方向大緻是一緻的。人們一般習慣于從高層逃到一層,卻不知道盲目的朝下逃生,可能會深深地陷入火海,給自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及時了解這些誤區,也許會減少死亡與損傷。
不入險地,不貪财物。在火場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因貪戀貴重物品而浪費寶貴的逃生時間。已經逃離險境的人員,切莫重返險地,自投羅網。
善用通道,莫入電梯。高層建築中的電梯供電系統在發生火災後随時會斷電或因熱作用導緻電梯變形,緻使電梯内人員被困。同時由于電梯井猶如煙囪般直通各樓層,有毒煙氣會沿着電梯井迅速綿延,并充斥整個電梯轎廂。因此,在逃生時,千萬不要乘坐電梯,要選擇從封閉樓梯間逃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