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6種常用修辭手法

26種常用修辭手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4 15:25:57

26種常用修辭手法?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個事物來比方另一個事物多用一些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26種常用修辭手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6種常用修辭手法(八大常用修辭手法)1

26種常用修辭手法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個事物來比方另一個事物。多用一些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比喻必須具備的三個要素

(1)本體:即被比喻的事物;

(2)喻體:即作比喻的事物;

(3)比喻詞:用來表示比喻關系的詞,比喻關系的标志。常見的比喻詞主要有“像、似、仿佛、猶如、是、成了、變成”等。

構成比喻的關鍵是: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必須有相似點,否則比喻不能成立。

例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二、排比

排比就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内容相關、意義相近、語氣一緻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的同一詞重複出現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排比的作用:加強語勢,強調内容,加重感情。

例句:碧綠的葉子,豔麗的花朵,醉人的香氣,常常引來許多觀賞的人。(《花盆和玫瑰》)

三、拟人

拟人就是指把物(包括物體、動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個性或情感的修辭手法。

拟人的作用: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具體,既能生動形象地寫出事物的某個特點,又有拟人化之後的特有的具象效果。

例句:蝴蝶落在瓜蔓母親的臂膀裡,夕陽的餘晖輕輕地愛撫着它們,催它們入睡。(《我愛鄉村的傍晚》)

四、誇張

誇張是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擴大或縮小。

使用誇張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不能浮誇。

誇張的作用: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

例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蜀道難》李白)

五、反問

反問就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目的在于加強語氣。

反問的作用:反問表達的意思更堅定,使讀者确信無疑,毫無辯駁、懷疑的餘地,進而達到強化語氣、強化情感的作用。

例句:池水漣漪,莺花亂飛,誰能說它不美呢?(郭沫若《習習谷風》)

六、設問

設問就是無疑而問,自問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

設問的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内容。

例句: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踏出來的,從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魯迅《生命的路》)

七、對偶

對偶又叫對仗,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辭方式。

對偶的作用:語言凝練,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使兩方面的意思互相補充和映襯,加強語言的感人效果。

例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八、借代

借代是指不直接把所要說的事物名稱說出來,而用跟它有關系的另一種事物的名稱來稱呼它。

借代的作用: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引人聯想,使語句擁有形象突出、特點鮮明、文筆精煉、具體生動的效果。

例句: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