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自2021年1月1日開始禁漁,到現在差不多2年了(其實是2年半有多了),取得的成績非常不錯,各種魚群逐漸恢複。像幾十年不見的鳤魚,出現成群的現象;還有就是長江江豚,作為水中最頂端的肉食性魚類,給我們帶來了驚喜。
在白暨豚滅絕後,江豚成為長江中最後僅剩的鲸豚類動物,正在鄱陽湖等地成雙成對地跳出水面,很是壯觀。這些食物鍊頂端的肉食性魚類,如果沒有足夠的食物,是不可能成群結隊一起生存的。它們的食物是其它魚類,間接證明了其它魚類種群的壯大。這也直接證明了一個問題,就是經過2年的禁漁期,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所有魚類的種群都正在恢複中。
不幸的是,由于天災,長江流域近幾個月一直沒下什麼雨,導緻整個長江流域出現幹旱現象。由于幹旱,導緻的長江較大的主要湖泊洞庭湖、翻陽湖、巢湖、太湖出現嚴重的缺水。特别是最大的鄱陽湖,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鄱陽湖變成了一個大“草原”。湖底長滿了草,河道變成小溪的現象。
水是魚類生存的必須要條件,無論什麼魚,沒水魚生長不了。特别是哪些個體比較大的肉食性魚類,更需要有深水區的大湖面,才能生存覓食。在大魚吃小魚的環環相扣的食物鍊裡,隻有大湖面才能生存着大量的食物,才可以提供它們賴以生存的食物。如果沒有深水區的大湖面,對于江豚這些魚類,會造成緻命的傷害。
由于幹旱,作為長江最主要的湖泊鄱陽湖,水位連續下降,其他湖的水位同樣下降,整條長江都處于缺水的狀态。魚類為了生存,會随着水往下遊有水的地方遷移。但是,很多魚類由于來不及轉移,會直接曬死于湖底。當然,還有很多魚直接被人撿走,據報道,有的人可以撿到成桶的魚,甚至成車的魚。也有人會把長江的魚類轉移到另外一個水域,比如就有人組織了幾十輛車隊,把魚轉移到韓江。
我想說的是,雖然有人有組織地一把魚轉移到另外一個水域,這确實可以讓一小部分的魚活下來。但是,對于整條長江裡的魚來說,轉移的魚類,隻能是九牛一毛,搶救的魚類有限。整條長江的魚類,從禁漁開始生長起來的數量,經過這次幹旱期的打擊,肯定會有斷崖式的減少。也許有可能,我們精心禁漁恢複的魚,毀于這次幹旱的自然災害。
如果長江流域的魚類重新減少,對于釣魚人,對于整個釣魚行業(漁具行業)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人會說,現在長江流域基本上不給釣魚了,已經處于禁釣區域,水裡有沒有魚,對釣魚人幹沒有任何影響。對于漁具行業,與我們無關,漁具賣不出去可能還會降價,對我們釣魚人更有利。
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試問一下,幹旱這個天旱裡,長江流域的各種支流會同樣受到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長達幾十公裡幾百公裡的支流,直接幹旱斷流,變成一個小水溝,或者幹澈見底,一滴水都沒有。而且,長江流域裡的支流,不計其數。釣魚人主要在這些支流裡釣魚,你說影響大不大?沒地方釣魚,是不是釣魚人最痛苦的事?
如果大家都不釣魚了,生産魚竿等的漁具廠家,生産的釣具賣不出去,是不是會破産?别小看漁具行業,整個行業對國家經濟起到一定的作用。
首先,它的産值不小。據統計,2020年整個行業産值780.57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釣魚鈎、釣魚竿、釣線輪出口金額依次為10104.9萬美元、67821.2萬美元、33595.8萬美元;進口金額依次為1092.7萬美元、4856.7萬美元、5320.2萬美元。這些産值都是靠釣魚人的貢獻,足以創造更多的GDP。
其次,漁具行業的從事人員,最少也有幾十萬人。他們從事研發、生産、銷量等,都是靠漁具行業吃飯的,它足以支撐起一片天。漁具行業最起碼可以解決就業問題,如果幹旱導緻都不釣魚,生産漁具的下崗工人會變多。
所以,長江流域的幹旱現象,不但影響到魚類的生存,還影響到釣魚行業的生存。而長江流域的幹旱,又是實打實的天災,并不是人禍。這種天災,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魚類,幹旱導緻魚類的減少是肯定的。
所幸的是,由于前段時間的下雨和三峽水庫的調庫作用下,各大湖的水位正在恢複。特别是重要的鄱陽湖,水位已提高了8米左右,讓鄱陽湖重新進入豐水期,并沒有“草原”現象了。這是可喜之處,也間接證明了人類的智慧。隻要長江流域裡有很長的豐水期,相信魚類的種群,會重新壯大,一樣會産生蔚為壯觀的魚群。
總之,幹旱這個天災,對長江流域裡的魚和釣魚行業會有一定的影響。但隻要能充分利用好三峽水庫等,相信能把“缺水”的情況處理好,讓魚類得到很好的保護。隻要水裡有魚,就是我們釣魚人的幸事,揮竿釣魚才能有更好的感受。
最後建議:作為一個釣魚人,需要文明施釣。而且,環境保護是每個釣魚人的責任!請随手帶走自己身邊的垃圾,創造一個美好的釣魚環境!如有不同觀點或作者有誤,可以在評論區裡指正。我是釣魚鈴當,記得關注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