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頸椎病,可能許多人還是認為就是一個小毛病,就是脖子疼,了解多一點的人可能還知道手麻、胳膊疼,但其實頸椎病的危害遠比我們想象的大。當病程發展到一定時間,甚至還會導緻我們的肌肉出現萎縮!這是怎麼回事?出現頸椎病導緻的肌肉萎縮,還能通過治療恢複嗎?下面邀請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脊柱外科廖博主任為大家帶來專業解答。
頸椎病為什麼會引起肌肉萎縮?
頸椎病的衆多類型中,神經根型頸椎病和脊髓型頸椎病占所有頸椎病裡面的80%以上。
這兩種類型的頸椎病非常常見,這類患者更多表現出來的症狀是一個體征的變化,比如說上肢的放射性疼痛、軸性的疼痛,還有下肢的踩棉花感,錐體束征的表現,比如說走路不穩、步态踉跄、靈活性不好,這些都是脊髓型頸椎病和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比較統一的症狀表現。
但是有一部分頸椎病患者會出現肌肉的萎縮,這也是由于神經的壓迫導緻的,這時出現了神經支配區的失神經的表現,從而引起支配區域的肌肉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萎縮。
若出現肌肉萎縮,該怎麼治療?可以恢複嗎?
如果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這時就表明患者已經出現了神經的受壓,而且已經是非常嚴重的情況了。這時不單單代表神經根性的壓迫,或者脊髓性的壓迫,而且還是時間軸上比較長的病理性變化,說明患者的病程已經較長,且神經受壓時間也較長。
這類病人一定要更加的重視,盡快地進行手術幹預,給神經減壓。至于患者能不能恢複,要看患者神經受壓的情況。如果說術前患者已經出現嚴重的肌肉萎縮,術後想恢複到正常水平很難。如果患者術前比較輕,術後配合康複鍛煉還是有恢複的可能。
總之,出現肌肉萎縮的頸椎病患者治療的過程會更加的漫長。
除此之外,頸椎病患者出現哪些病情表示病情嚴重?
除了上面說的肌肉萎縮、肌力的下降,如果頸椎病患者出現下肢走路的問題,有腳踩棉花感;還有手部不能做一些精細動作,比如不能系扣子、拿筷子吃飯等這個時候就代表病情已經比較嚴重,患者需要盡快去正規醫院進行治療,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手術減壓。如需手術,盡早進行,以挽救神經、脊髓的功能,避免一些不可逆的神經、脊髓損傷出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