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馬年,好種田。”百姓期待牛馬之年,稱牛馬年是豐收年。記者從省民政廳區劃地名處獲悉,我省“牛”地名還真不少。有的因地貌特征似牛形,而得名牛皮塘,睡牛張等;有的來自美好的傳說故事,比如卧牛嶺、鞭打蘆花車牛返;六畜牛為首,有的地名寓意凡事力争上遊,或取愛國之意,您知道是哪裡嗎?
地形似牛狀,取名帶牛字
在池州市東至縣有一個村落叫黃牛出洞,因該村地形形似黃牛出洞得名;在六安霍邱,有一個“牛打戰”,因清朝時南北兩村莊居住兩姓,相距80米,門對門,地形也像牛,因而得名。
記者了解到,因地形似牛或牛某一形态的牛地名較為常見,比如安慶嶽西的村莊桃李牛形,就因地形像一頭牛,另一茅山牛形村,則似一頭水牛。在合肥廬江,因地形似一頭老牛在拖耙,一村莊得名懶牛拖耙。在安慶桐城,還有一個眠牛村,因整體地形似一頭卧睡的牛。無獨有偶,馬鞍山和縣也有一個睡牛張,因此地山形形似一頭睡着的牛。六安霍山的憨牛不出欄,也因其小山像牛,周圍都是大山,大山像攔柱的院子一樣。
形似牛某一部位取名“牛”字,耳熟能詳的就有合肥包河的牛角大圩,因其整個地形形狀像一隻水牛的角而得名。在蕪湖無為縣,還有一個牛嘴村。來到皖南,黃山歙縣的牛皮股,因其位于一座山的背面,且此山形似大牛,名大牛山,此處恰如牛山的屁股,故名牛屁股,諧音牛皮股。
除了村莊和地片,全省各地多有因“牛”形命名的池塘或洞穴,比如蕪湖南陵的牛皮塘,合肥肥東的牛背塘,宣城郎溪的牛尾塘,廣德的牛角沖塘,黃山休甯的牛角筒塘,池州石台的牛眼睛洞,貴池的牛鼻洞等。
“牛”人多聚集,也會取牛名
除了因地形取“牛”名,因“牛”姓人多,得名的地方也不少。淮北烈山區的牛莊,相傳500年前,姓牛的一個大戶在此分了18公頃地,一直耕種,慢慢繁衍生息,從此這個村叫做牛莊。
宣城郎溪有個牛家村,阜陽太和縣有牛園村,臨泉有牛老營,皆因牛姓居民聚集而得名。有的村莊規模較大,便有一“大”字,如滁州南谯區的大牛,因該地片曾多為牛姓居民居住,且村莊始建面積較大,故而得名;合肥肥東有一村為中份牛,該村地處牛官堡中間地段,且牛姓居民最多,故得名。
還有地名同時顯示距離集鎮的距離,亳州渦陽就有一裡牛、二裡牛村。由于當地居民多姓牛,村莊距離曹市集鎮約一裡路、二裡路,故約定俗成。
“牛”物有不少,因而得牛名
在農耕時代,牛是重要的生産工具,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安徽各地很多包含“牛”的地名,以牛的起居、交易等特色“牛”物起名,反映了牛和人之間的密切關系。
蕪湖無為的黑牛村,因當地百姓以養殖黑牛為主。安慶宿松的牛荊巒,因該村曾家家戶戶有頭牛,且村子周邊有很多長滿荊棘的藤條植物,“巒”常作為自然村落的名稱,故得名;嶽西的黃牛不出欄,因村内有一個石頭形似黃牛;宣城甯國的牛石塢,因此處有牛石草;廣德的鐵牛垱,因在此發現過鐵牛;阜陽太和的牛竹園,因建村時牛姓居多,有一片竹園,故名。
記者梳理發現,“牛”名中不乏有牛屎堆、牛屎墩、牛屎嶺等名稱。其中,安慶宿松的牛屎嶺,源于該村開過牛屎加工廠,且地處嶺上。六安霍山的牛屎河,因有牛常在河裡拉屎。還有一處牛毛坑,在黃山歙縣,因此處地勢較低、茅草很多,适合放牛,故名牛茅坑,後改稱牛毛坑。
牛車曾是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安慶桐城有一村莊叫牛車,因該村村民過去出行都坐牛車,每家每戶都養牛,後出行基本以牛車為主,故名牛車;潛山有一“牛車畈”,牛車是指灌溉水田的工具,畈指地理形狀,故取名“牛車畈”。六安裕安區的牛行,則因村内曾有個賣牛、養牛的市場,故得名。
神話故事多,牛名有淵源
牛勤勞溫順,被視為人類的好朋友。有很多地名的由來,或來自浪漫的傳說故事,或寄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亳州蒙城的“水牛周莊”,即來自民間神話傳說。“水牛”指村内的12頭水牛,“周”指村民姓氏,“莊”即指村莊,村落,田舍。傳說本莊周姓人家喂養12頭水牛,但每次水牛下河洗澡都出現13頭,被人稱為神牛,因此得名。
六安金寨的卧牛嶺村則與牛郎織女浪漫的愛情相關。相傳牛郎織女相會,牛郎卧此山嶺等候織女,故得名。黃山市黃山區的牛郎宕村,也因傳說牛郎曾路過并在此住一宿,又因此地四面環山,水草茂盛,是養牛的好去處,故名牛郎宕。
在宿州蕭縣,有一村名為鞭打蘆花車牛返,是後人為紀念闵子骞孝行而改為此村名。在安慶桐城,也有一村以曆史典故得牛名。因本村莊有一對好友,其中一位為了感謝另一位好友的幫襯,送了一頭牛,故名送牛村。
此外,在阜陽颍泉區的牛寨村化莊,該地名來源于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寓意。據查,當時農村土匪多下鄉搶東西搶女人,為了不讓他們來,便取名化莊。而在蕪湖無為,有一個金牛村上遊的村莊,寓意凡事力争上遊,故而得名。去往安慶懷甯,又有石牛村國屋,取的是“熱愛祖國”之意。
來源:新安晚報
來源: 安徽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