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死駱駝的永遠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
道理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
事實上我們所謂道理都知道,知道的隻不過是字面意思,真正的意思我們并沒有去深入了解過。
可能大部分人的定義和理解方式很粗暴,隻看見結果而忽略前提。
面對前男友的離去說幾遍“我們和好,好不好,你不要走?”
前男友視而不見或者回答“我不”。
就由此判定前男友“去意已決”。
用不成熟的方式去處理原本就不成熟的感情,不成熟的離去,能得到什麼結果呢?
就像開頭那句話,我們隻是看見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看不見其他的無數根。
前男友和我分手的起因:
1:昨天我們吵了一架,他就和我提了分手。(我以為吵過之後和以前一樣和他道歉。服軟就可以了,實際上沒有作用了。)
2:前天我看了一下他手機,他就和我提了分手。(我想不通以前看手機就沒有事,有事道歉保證不再看就可以了這次卻不行了。)
3:一個禮拜前我隻是不讓他玩遊戲,他就和我提了分手。(我想留住他,我跑去給他買皮膚,鼓勵他玩遊戲,甚至陪玩也沒有用,他一樣要走。)
殊不知,除了昨天,前面不知道吵了多少次?殊不知除了前天,不知道看了多少次,還砸壞一個手機。殊不知,除了一個禮拜前,侵占了對方多少時間?
也就不難理解,大部分前女友面對前男友,越是挽回,越是靠近,前男友越是去意已決。
方向錯了,關注點偏了,給所有前男友最直觀的感受:
“這家夥,永遠避重就輕,永遠不會真的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每一次我的卑微,我的讨好,我的妥協換來的都是變本加厲。最終我忍無可忍,隻好選擇放棄。
你們不要看她現在這麼努力求複合,完全換了樣子,卑微,讨好我,妥協我……我怎麼保證我心一軟同意複合,不會換來她再次加倍的變本加厲?”
是不是很現實?
所有人都會告訴你,分手原因很重要,修複一段關系,一定要知道原因。的确,因為什麼原因分手很重要。
但我今天要提出一個完全相反的觀點,分手原因一點也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Why?
普遍下所有選擇去修複一段關系的人,都會去和前男友強調:自己知道為什麼會被分手了,認為隻要把造成分手的原因解決了,前男友就會回頭。
事實上,我們得到的答案是什麼?
前男友會當着我們的面告訴我們:“不重要了,那些真的不重要了,求求你,不要再說了。行嗎?無論你再怎麼改變,變得多好我都不會再選擇你。”
其根本在于那些被我們忽略了,超脫具體原因之外的幾個核心點。如果要解決分手原因,一定是先解決這幾個核心點。
在一段關系建立的初期,兩個人并不了解,為了更好達成一緻,都會盡可能的去僞裝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
與此同時我們各自看對方的态度,眼光基本上保持在積極的一面。
哪怕對方摳腳,我們都會覺得這個摳腳姿勢很帥。
哪怕對方喝水到處亂噴,我們也都會覺得有趣。
這便是積極錯覺,我們本能上面會自動把本身不好的行為,平常不被接受的行為,不好的習慣都看待為好的。
相處一段時間之後,積極錯覺會消退,到後期計劃分手,或已經分手,或面對前女友的挽留時,積極錯覺會徹底消退轉換為消極錯覺。
哪怕現在女友再愛自己,我們都會認為這女友是在折磨自己。
哪怕以前女友為自己付出很多,我們都會去否定掉,覺得她好虛僞,以前也虛僞。
更簡單一點理解:在積極錯覺下,我們錯了,什麼地方做的不好,也是對的。在消極錯覺下,我對了,很多地方做的很好,也是錯的。
我們大腦非常強大,記憶上面更為複雜。但記憶再複雜,大腦在強大,在特定條件和情境下,局限性也是非常大。
我們對于自己的記憶一般會經過五個過程:接收-重新定義-歸納-扭曲-固化。
放在親密關系裡面-
*接收:我和她之間,每天發生什麼,做了什麼,聊了什麼,我對她做了什麼,她對我做了什麼,都會在我們腦裡形成記憶。
*重新定義: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套評判是非的邏輯/系統。
比如對方邀請我們吃飯,常态下會認為就是吃飯,而經過我們重新定義就會發展成為,對方是想我了,是想要和我在一起,而忽略掉吃飯本身。
*歸納:簡單理解為我們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我們會形成記憶,就記憶而言對它進行一個分門别類。
大緻上,分為,好/壞,開心/不開心,喜歡/不喜歡等等。
*扭曲:本質上面我們每天都會在扭曲很多事情,扭曲很多我們的記憶,隻是我們不是很清楚,或者說并沒有認真去思考過。
放在親密關系裡面的表現是:分手之後負面過多,會自動把前面積極正向的記憶同步扭曲為負面,消極。
從完全認可一個人到完全不認可一個人。
*固化:也就是經過:接收,重新定義,歸納,扭曲最終得出的結論/形成刻闆印象。
簡單一點理解,分手之後,前男友很大程度上面會本能去把過去在一起的很多美好記憶修改為不美好,糟糕的記憶。最後隻保留壞的記憶。比如過去你為他制造了一場浪漫,當時他會覺得很感動,很幸福,現在回想起來他會覺得很惡心,很排斥。這就是重構記憶。
驗證性偏差存在生活當中方方面面,在一段關系的開始到關系的結束期間都有,但這裡主要體現在分手之後。
發生我們去修複一段關系的時候。
可以說驗證性偏差越大,越多,關系被修複的概率就越低。
它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當我們對對方做出某種具體動作的時候。
比如,我們給對方發了一個消息“你在幹嘛?”
對方就會開始驗證:她問我在幹嘛是幾個意思?是來糾纏我的,還是想做什麼?
對方會加上以前發生過的事情,進行推斷和驗證。最後會得出屬于自己的驗證-她這是又來騷擾我,又要來糾纏我。
如果這時對方回複我們:什麼事情?
我們回答含糊不清,對方就會更加驗證-就是來糾纏我的。
但我們的本意,僅僅是-詢問一下對方近況而已。
以上屬于前男友内部原因,還有幾個比較關鍵的外部原因,或者說是屬于我們的内部原因/共同作用原因。
1:溝通不良。
受感性狀态影響,我們會表現:缺乏理性,數怨并訴,不管三七二十一,各種各樣的指責。
*憑什麼,你說走就走?
*你把我當成什麼?
*渣男,人渣,詛咒你一輩子不幸福。
本質是修複關系,應該是更多的以積極面為主,但全部變成了消極面,或者顧左右而他言。
比如前男友因為介意我們生活過于單調每天圍繞着他轉,讓他受不了。我們認為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就跑去蹦迪,放縱,玩樂,遊戲,讓自己越來糟糕。然而實際上的生活應該是,有自己的熱愛,有自己的事情做,看書,花藝等等。
溝通不良導緻理解偏差,做出的實際行動往往和對方預期的差十萬八千裡。
2:不斷施壓,逼迫選擇。
典型表現是不認可被分手,不接受關系性質的改變,依舊要求前男友按照以前的标準對待自己。你是和好還是不和好?痛快點?
3:各種各樣花式道德綁架。
典型表現:
*你得對我負責。
*我不管,隻要我開心就, 你怎麼樣我管不了。
*當初是你招惹我的,現在你得繼續,不接受分手,謝謝!
原則上面隻要避開以上所說這些點,我們離修複一段關系就成功了一半以上。剩下的另一半便是技巧性的東西。
first floor:了解-重塑期望。
失望于絕望背後隐藏的問題是-期望一直不被滿足,不被認可。
普遍下,太多無良觀念一直在搞性别對立,而在性别對立下産生最直接的影響,在兩性關系裡面,往往隻強調男生該怎麼去愛女生,該怎麼滿足女生的需求,怎麼照顧女生的情緒和感受。而對女生怎麼愛男生,怎麼滿足男生的需求,怎麼照顧男生的情緒和感受,隻字不提。
長期壓力下,大部分男生是敢怒不敢言,等到敢言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以分手告終。
所以,在修複一段關系的時候,滿足男生的期望以及重新塑造,燃起男生的期望就是必不可少,甚至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期望建立五個步驟:了解-信念-目标-行動-回應。
*了解。多數情況下我們之所以迷茫,盲目本質就是不夠了解。
可每每談及了解,了解對方,卻會發生又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情。
因為我們忽略了一個先決條件,了解對方之前一定是了解自己。
隻有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前提下,才能真的去了解對方。
先了解自己在愛情的期望都有哪些?當自己期望不被滿足的時候内心又是什麼樣的感受?
以己及人,去推斷出來對方在愛情裡面的期望是什麼樣的,都有哪些?也就不會很難去理解,對方期望不被滿足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感受。
*信念。我們相信什麼就會發生什麼。信念可以簡單理解為我們所保持的觀點/看法/理解。
在修複一段關系的時候,如果我們所保持的信念是:前男友去意已決,無論如何我在怎麼努力他都不會回頭,我們這麼想,結果就會按照我們想的來發展。
反過來,我們所保持的信念是:前男友現在離開我,是因為我們之間發生了很多問題,他認為不能解決,我相信多給一點時間和時間還是可以解決的,那麼結果很大概率就是可以解決。
我們要相信期望可以被重新塑造。
*目标。修複一段關系是我們的目标,這沒錯。但這個目标本身也錯了。
錯在太大,太虛,太泛,不夠具體,不夠準确。
平常我們為什麼總是做不好一件事情?不就是因為要麼目标過大,要麼目标并不清晰麼?
所以我們就需要好好且重新制定一下我們的目标。
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對目标進行拆分。
比如:我要修複關系。
我打算怎麼做?
我打算分為幾步?
我打算采用哪些方法?
我打算怎麼應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盡可能把它具體化,操作起來就會更加簡單/輕松。
*行動。人都是有惰性的。
在修複關系的過程當中表現尤為明顯。
經常遇見的事情-
不管付出多大代價我都要讓對方回頭?
然而實際上面付出行動卻又很難,很懶,潛台詞是不想動,希望什麼都不要做,對方就可以回頭,或者是陷在負面情緒裡面難以自拔。
對此提高自己行動力的方法也很簡單,避免自己過度陷在負面情緒裡面的方法也很簡單。
多想想,多回憶以前兩個人在一起的美好的經曆,然後問自己三個問題-
“想不想再次體驗那種美好?
真的想留下遺憾嗎?
雖然我們無法确定他就是最好的,但同時我也難确定他就是最差的,或許他對于我們而言就是最好的呢?”
行動就會有了。
*回應。這裡回應指向兩個方面,給對方回應以及給自己的回應。
1:給對方的回應。在我們了解對方的期望并且制定目标付出行動之後,就需要去和對方建立聯系。
聯系過程當中對方給到我們回應,我們平常大概率是對對方的回應視而不見,或者回應錯了方向。
舉一個例子:
對方:你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
我:哪裡沒有?現在就是在考慮你的感受(錯誤的回應)。
正确回應:嗯?你覺得我經常不懂得照顧你的感受,總是忽略對嗎?你可以再稍微告訴我一下好嗎?我可能并不是很懂。
2:給自己的回應。因為修複一段關系時有可能并不會簡單,會比較辛苦。這時我們就很容易崩潰。
一旦崩潰又容易犯錯。
所以這裡回應的原理很簡單,認可對方當下做到的,不去強調對方還沒有做到的。
舉一個例子:
對方回應我們,哪怕是比較傷人,比沒有任何回應要好。我們先認可,允許對方這樣。而不是覺得對方沒有達成自己的預期,就又開始急了。
The second floor:代價,讓他離不開的理由。
一個人留下需要理由,一個人離開同樣需要理由。
而決定離開或留下的理由,便是等于-代價。
在前面關系裡面,前男友之所以會選擇離開便是因為繼續維持這段關系所需要支付的代價太高了,讓他已經無法承受。
反過來,如何讓他回頭,就是要讓他知道,他回頭和你繼續在一起,不再需要支付那麼多的代價。
他隻需要支付極少或者在他可以承受範圍之内的代價就可以了。
怎麼做?
1:适當降低愛情在自己生活裡面的占比。
因為很多時候對方和我們愛情占比是不同的,對方低,我們過高,兩個人在一起就會很累,很辛苦。
我們需要把愛情占比降低在可以保持同頻的位置。
2:找回曾經屬于自己的生活。
回想當初我們最吸引對方的樣子是什麼樣的?
是不是我們有自己的生活,活的精彩,活的開心?
後面對方對我們厭煩,是因為我們重心發生了偏移,過度關注對方,失去自己的生活,精彩沒有了還多了很多不堪。
3:重新發掘自己的優勢。
實際上男人喜歡一個女人很簡單,大部分隻是被特定的一個點(優勢)吸引。這個吸引長遠且穩定。但進入關系後期,我們會不知不覺當中把這個優勢丢了,或者被其他東西掩蓋掉了。
我們需要發掘出來,在原有的基礎上面去放大。
做好這些,對方在重新看待我們的時候,他會被我們再次吸引,我們保持穩定,他也能相信和我們繼續,已經不需要再付出那麼多的代價了。
Third floor:讀懂男人-簡單的魅力。
對于男人來說最是害怕麻煩和糾纏。所以很多時候女生會認為被分手,寫小作文,長篇大論,表達自己多想念,多舍不得,就能換回一個男人的心。
其實不然,男人面對這些隻會感到煩躁,不适。
也就是我們在修複關系的時間裡面一定要保持簡單的原則,越簡單越好,簡單是一種魅力。
能用一句話說完的事情,不用說一段。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想約他見面。
平常:最近哪裡哪裡開了一家新的飯店,我想去吃,你有沒有時間陪我去?
就不如直接表達:我想見你。
本質上面男人就是一種非常簡單的生物。
寫在最後:
前男友去意已決,也隻不過是當下的一個情緒反應,不等于完全不能被更改。
在過去無數的案例告訴我們,猶猶豫豫,拖拖拉拉,一下要走,一下要留的前男友才是最折磨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反觀一個知道不要什麼,想要什麼、恩怨分明的前男友。
他知道自己不要了選擇離開,他知道放不下,還會回頭,那麼這種再次選擇,必然是堅定的且不會輕易改變。
我曾經問過最好的朋友,你這一生最有成就的事情是什麼?
她說“我把他留下來了,沒有輕易放棄。我當時才不管他當初有多絕情,我始終相信我的改變,可以值得他回頭。”
共勉!
心理測試:測試前任最想對你說的一句話
1. 在一起時你們是否會因為一些小事争吵?
是的,經常覺得很累 —2
很少為了小事争吵 —2
偶爾會,但很快就能和好 —3
2.你認為你是一個喜歡自我反思并願意改正錯誤的人嗎?
是 —3
不是 —4
3.TA是否會把自己的煩惱主動告訴你?
經常說—5
不怎麼說 —4
4.你會把你們戀愛的過程跟你的父母說嗎?
事無巨細,經常跟我爸媽吐槽 —6
偶爾他們問起來就說一下 —5
幾乎不說,沒啥好說的 —5
5.面對你想要的東西,你願意花費多少精力去獲取?
一切随緣,是我的終歸是我的 —7
努力一下,說不定能成功—6
拼盡全力,我想要的都要得到—B
6.你們分手是因為出現了第三者嗎?
是—A
否 —7
7.分手後對方是否主動聯系過你?
是— D
否 —C
完整版測試題及答案可私信獲取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咨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咨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