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後悔藥,也從來沒有什麼“如果就好了”。宋學文,一位撿了一串工地上的手鍊,準備交到保衛處尋找失主的中年男子,他的生命在短短幾天中迅速的衰竭。撿到奇怪的手鍊,導緻王學文做了7次手術才勉強保命!
這個血氣方剛的生命,就永遠定格在了43歲,實在是令人唏噓!那麼大家肯定非常好奇:這串手鍊到底包含什麼秘密?讓我們一起去揭秘吧。
圖丨具有核輻射的金屬鍊子
路邊的手鍊竟是死神的邀請函?無辜的生命染上了最狠毒的詛咒!宋學文1976年出生在吉林蛟河農村的一個窮苦家庭,全家都以種地為生,宋學文的父母雖然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但也明白窮苦人家的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所以即使家裡債台高累也要讓宋學文讀書。宋學文從小學習成績雖然不能說出類拔萃,但還算優秀。
1994年,18歲的宋學文成為了吉林市化工廠的一名正式的員工!這對宋學文來說是當前人生中最大的轉折點,也是最喜悅的一件事兒!在那個年代,一個農村的孩子能憑借自己的能力成為一個正式工,無論放在哪裡都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1996年冬天,我國吉林省多地都飄起鵝毛大雪,東北城市一朝銀裝素裹。作為單位裡的年輕小夥宋學文一如既往地早起從家中步行去單位上班。他從早上七點半出發走向單位,十分鐘後便到了單位的工地上。
圖丨工地
因為他兢兢業業地工作、飽滿的工作精神面貌,很快他就被提拔為了管線工小組長。1996年的1月5日,宋學文如同往常一樣去上班,他不知道的是在去單位的十分鐘路程裡他的人生将會發生徹底的改變。這一天早上,看着和往常并沒有什麼不同。
宋學文邁着頗有幹勁的步伐在上班的路上走着,突然,他看見雪地裡閃起了一道白光,再定睛一看,還是一條頗為精緻的手鍊。宋學文心裡想,多好的東西,多可惜呀,宋學文把它撿了起來,眼看着上班時間越來越近,宋學文隻好把手鍊裝進了右腿的褲兜。
正是這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舉動,改變了宋學文的一生,此時的他可能還不知道那枚泛起金色的手鍊竟改變了他的一生,接下來是怎麼回事的呢?讓我們一起去解密。
圖丨宋學文在雪地裡撿起了手鍊
核放射物質“銥-192”如此複雜的危險物怎麼會降臨在一個普通人身上?随着時間的推進,大家陸續來到單位上班。宋學文詢問了周邊好幾位同事是否遺失什麼東西,可是大家紛紛表示沒有。他覺得非常奇怪,隻得把“鑰匙鍊”繼續留在褲袋裡,打算中午去食堂吃飯的時候再問問其他人,之後他一門心思地撲到了工作上。
可僅僅過了不到一小時,他的身體就出現了異常反應,開始是心慌,接着他感覺自己的頭部開始劇烈痛疼起來,半個身子發麻,直到最後嘔吐不止。當時正是東北的大冬天,室外隻有零下十幾攝氏度,單位的同事以為他感冒了,紛紛勸他請假回宿舍休息。
宋學文也以為可能是重感冒,但是自己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怎麼一下就感冒了,殊不知危險正在一步步逼近。想着自己現在這樣子在單位也幫不上忙,于是就請假回到宿舍休息。當渾身上下的不适感越來越嚴重時,宋學文意識到,這不像是感冒,但又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圖丨上班的人群
到了下午四點鐘左右,宋學文實在堅持不住了。他感覺自己的右腿有一股火辣辣的灼燒感,無奈之下用盡全身力氣掙紮着從6樓爬到5樓呼救。一路上連走路的姿勢都是踉踉跄跄的,他感覺天旋地轉,不停地嘔吐。
聞訊而來的工友們迅速将他擡回了宿舍,這個剛剛還活力無限的小夥子,現在已經蜷縮成一團,嘴裡不停地發出痛苦的呻吟。這一幕,被宋學文的領導瞧見了,他關切地詢問宋學文身體是不是有什麼不适,可以好好休息,不用擔心工作。
宋學文斷斷續續地說:“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我隻覺得暈乎乎的,想要嘔吐,感覺天旋地轉,尤其是右腿,鑽心的疼痛。”領導聽聞,突然臉色一變,聲音顫顫巍巍地問道:“你是不是撿到了什麼金屬的東西?”“好像是有一條什麼手鍊。”宋學文一愣。
圖丨年輕的宋學文
領導頓時大驚失色,這哪是什麼手鍊,這可是放射物!沾染上一點,都會性命堪憂!領導馬上疏散了宿舍及車間的人群,撥打了120。原來這條“鑰匙鍊”并不是鑰匙鍊,而是化工廠檢測所用來工業探傷的“銥-192”放射源。
這種“銥-192”放射源是一種高度危險的核放射物質,具有極強的核輻射可在一定範圍内緻人受傷,更甚者緻人死亡。公司買來這件危險品後,本将“銥-192”放射源裝在一個密閉的安全容器内。
但是因為一名檢測小組的員工,在用放射源檢查管道有沒有損傷時,由于操作失誤,導緻放射源洩漏。機器發生故障後而這名員工根本沒注意到“銥-192”放射源什麼時候已經脫落,而且也不知道掉在了什麼地方,這可是極大的失誤!要遭批評,掉工作的。
圖丨銥-192
這個員工也是有一家老小指望着他養着,他膽小怕事,實在是擔心擔責,便偷偷地瞞了下來,想着自己偷偷找總能找到,等到這位員工火急火燎的找了數十個小時後,這塊惡魔般的金屬,已經永遠不會被這位員工找到了,因為它已經被裝到了宋學文的口袋裡。
由于“銥-192”非常危險,隻要與人體近距離接觸幾分鐘就可以引發人體不适。結果,宋學文卻把它放在自己的褲兜裡長達兩個多鐘頭,讓自己的身體遭到了嚴重的不可逆的放射性傷害。
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且沒有接觸過這類病例,醫生們對此也束手無策。于是宋學文的所屬公司決定把他轉到北京的大醫院。之後病情已經加重的宋學文被送到了北京307醫院就診,該醫院是當時我國唯一一所,設立了放射性治療中心的醫院。
圖丨進手術室的宋學文
但是由于搶救不夠及時,宋學文的四肢很快出現了潰爛的症狀,經過醫生們一輪又一輪的探讨得出了最終治療方案——截肢。隻有這樣才能阻止傷口上的放射性物質擴散,否則性命堪憂。可是這對于宋學文這個風華正茂的小夥子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醫院在後面的兩年多時間裡一共給他做了七次大手術,直接手術時間累計超過了兩天。通過七次手術,專家把他将右腿完全截肢,可是仍然不能阻止肢體繼續向上潰爛,随後又相繼切除了他的左腿與左臂。
并且核放射的并發症還會使渾身骨質疏松,各個器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這讓他的視力和記憶力都出現了衰退。多次的手術,讓宋學文這個本來一個一百多斤的健全小夥子,在手術後、切除雙腿和左臂後僅僅剩下了58斤,一切出行全靠輪椅來支撐的殘疾人。
圖丨截肢後的宋學文
幸運女神與死神的搏鬥!究竟生命的天平傾倒在哪一方?麻繩專挑細處斷,噩運隻找苦命人。眼看着自己的父母每天除了要掙錢養家,還要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宋學文變得越來越沉默,他的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每每夜深人靜宋學文都能聽見父母的歎息,而他自己也萌生了自盡的想法。
他無法接受自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但是他又不甘心就這樣潦草地結束自己的一生。最後他拿起家裡唯一的電話,随意撥了一個号碼,決定将自己的命運交給電話那頭的陌生人,他心想如果對方接了這通電話,那麼自己就在生活的泥潭裡掙紮向前。
如果對方沒有接受這通電話,那麼自己就在生活的泥潭裡就此湮滅。在等待接聽的過程中,宋學文的内心百轉千回,讓他沒想到的是電話很快被接通,電話那頭傳來了一道甜美清亮的聲音。宋學文當即便愣住了,但是另一頭的人卻沒有挂斷電話,聽着彼此靜靜的呼吸聲。
宋學文萌發了一種傾訴的沖動。宋學文抽泣的向她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對女孩說如果你沒有接聽這通電話,那麼我可能已經死了。那名女孩靜靜地聽着,在宋學文講完後鼓勵他積極面對困難,不能放棄生活的希望。
同時對宋學文說我以後會經常給你打電話,希望下次你能有更好的精神狀态。在日益密切的電話交談中,他們兩個漸漸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漸漸地兩人互生情愫,電話那頭的女孩名叫楊光,是一名幼兒園老師。
楊光對宋學文百般照顧,激起宋學文面對現實的信心和勇氣,但是他總為自己殘缺不全的身體而自卑,他覺得這樣的自己配不上那樣美好的楊光。更讓宋學文不能接受的是,核輻射的危害不僅僅如此,還會影響其他的身體機能,非常大的概率會導緻終生不育。
圖丨放射性物質需要穿戴防護服才能接觸
因為核輻射可以破壞人體的遺傳物質DNA。這使他更加不敢繼續和楊光的友誼。但是楊光并不這麼想,在電話交談中她漸漸被宋學文吸引,她想宋學文如果沒出事的話一定是個熱愛運動、懷揣着詩和遠方的好小夥,可這些病痛并不是讓楊光後退的理由。
她辭去工作,不顧父母親人的阻攔,義無反顧地來到了宋學文身邊。楊光像一縷陽光照進宋學文的世界,最終他們修成正果。可是這對恩愛的夫妻肩上,是宋學文繁重的病情與靠大量的藥物苦苦維持的身體。
巨額的醫療費與微薄的家庭支出讓新婚不久的新人壓得喘不過氣來。這一切都是原單位對危險品管理不善造成的!在熱心的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宋學文将原來的單位告上了法庭,他得到了他應有的賠償——180萬,看似很多,但這也隻堪堪還清醫藥費而已。
圖丨庭審圖片
但是宋學文和楊光已經很滿足了,他們認為隻要有彼此就好,隻要彼此不再有安危就好,兩人過上了清貧而又幸福的小生活,這對宋學文而講,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曆經一番磨難後,幸運女神似乎終于光顧了這個被她抛棄已久的年輕人。
他們回到吉林老家,貸款辦了一家幼兒園,孩子們稚嫩美好的童真充斥着他們的生活。2015年,妻子楊光和他分享了一個喜悅的消息,這個家裡即将迎來一位新成員。宋學文在喜悅之餘,憂心自身的核輻射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于是在楊光懷孕期間夫妻倆多次前往醫院進行檢查。萬幸的是,小家夥一直很健康。這個小生命的誕生讓宋學文視為命運的饋贈。雖然醫生在診治當初生命垂危的宋學文時,曾擔心核輻射會損害他的生理機能,導緻不孕的風險。
圖丨宋學文和妻子
但幸運女神終究還是給了這對勤懇踏實的夫妻,一個最好的禮物,宋學文說:“我有了孩子,我終于有孩子了,我的生活出現了一抹亮色,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宋學文二十餘年來頑強不屈地與核輻射作鬥争的故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些記者也開始登門拜訪。
一位外國導演知道了文的故事,那位導演主動聯系了宋哥,表示想将他的故事改編為電影,并且邀請宋學文擔任主演。那位導遊說既希望更多人關心到宋學文,又想讓大家提高對放射性物質的認知的。
經過多年的努力,這部由吉林殘疾青年宋學文,親身經曆改編的電影——《站起來》,于2001年3月在北京電影院放映。宋學文的故事被更多人所知曉 同時激勵了更多殘疾人和身處困境的人邁出第一步,擁抱未來。
圖丨積極面對生活的宋學文
臨近死亡!“我這一生既後悔又無悔”2004年6月,受到電影的啟發,宋學文決定開始寫作,他計劃把自己的親身經曆寫成書,來告訴所有人,核輻射到底是什麼東西,以及核輻射的危害有多可怕,也想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殘疾人的生活、關心殘疾人的生活,從而讓人們更加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
9個月後,宋學文靠着自己的右手上的這根中指堅持寫完了《生死鍊》這本書。此書一出引起了社會的轟動,一時間“洛陽紙貴”。《生死鍊-中國首例核輻射受害者與生命對話》是中國首例,核輻射案的受害人宋學文的自述。
在書中他詳細地叙述了,自己是如何面對由一個身強力壯的健康小夥子,變成了一個雙下肢高位截肢、左前臂中段截肢、右手指殘損畸形并永遠失去生育能力的這一人生巨大災難,以及後來艱難的人生之路和傳奇般的愛情故事。
圖丨不放棄的宋學文
2017年12月,宋學文突然出現大口吐血的症狀,被緊急送到醫院,檢查後發現一系列的後續疾病。輻射性物質誘發了嚴重的肝病、放射性白内障、肝硬化、糖尿病、内髒受損、胃出血等衆多疾病,記憶力也開始出現了明顯衰退。自此,宋學文的健康情況再次走向惡化。
宋學文躺在病床上,羸弱的他總在深夜流淚,哀歎命運不公,同時也陷入深深地自責,如果自己那天沒有撿起那條要命的鑰匙鍊就好了;如果自己不早一點出門這樣有可能就撿不到那條要命的鑰匙鍊。但是他也知道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後悔藥,也從來沒有什麼“如果就好了”。
因為經濟原因,宋學文甚至放棄了治療。他請求家人把他從醫院轉出。回到家中,他依舊忙着自己的網店、做着自己的工程。而這就是他對于妻兒的責任,他深知自己的身體已經撐不了多久了,但他仍然想為自己的妻兒老小撐起一片天。
圖丨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宋學文
2019年4月23日,宋學文在外出工作突然吐血,這次命運之神沒有再眷顧這個一生凄苦的男人,他在送往醫院搶救無效去世,終年四十三歲。一切來得那麼突然,他甚至都沒留下隻言片語,也沒來得及見上家人最後一面。
在旁人看來,他的一生是短暫的、坎坷的、凄苦的,但宋學文卻直言他的人生并沒有遺憾,他表示自己曆經了這樣坎坷的人生,卻有老婆孩子,也為社會貢獻出了自己應盡的責任,自己的生活非常充實。要說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時間少了點。
圖丨出院回家的宋學文
對于宋學文的離世,我們深感痛惜,一個家庭失去了頂梁柱,一個妻子失去了丈夫,一個孩子失去了父親,一對年邁的父母失去了孩子。但是在悲痛之餘,我們還應該反思的是對于核放射物質的監管與治理工作。
誰曾想到一個小小的鍊子,竟然會帶來如此大的傷害,而這一切,都歸咎于當初對于核放射物質保管得不夠嚴格,為避免悲劇再次重演,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同時也希望大家提升自身警惕能力。對于宋學文他身上不向病魔屈服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