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上,一個來自中國的産品卻吸引了無數多的人,色澤鮮豔,紅白分明,看的人垂涎三尺,食欲大振,吃起來瘦肉香鹹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大家不禁會問,這是中國什麼美食?會如此的吸引人?這就是浙江省的特産金華火腿,金華火腿和宣威火腿、如臯火腿并稱為中國三大火腿。
金華火腿的來源還有一個故事:相傳是由北宋未名将宗澤也就是嶽飛的師傅發明的。在宗澤帶兵打仗期間,鄉親們争送豬腿犒勞将軍和戰士們,因為行軍時間較長,新鮮的肉類食物容易變質,于是鄉親們就想出了撒鹽和香料腌制的辦法,以便攜帶。
結果誤打誤撞,腌制而成的豬腿味道格外鮮美,宗澤與将士們打了勝仗凱旋回京後,把這道美味當作責品獻給了當時的皇帝康王趙構。 康王趙構品嘗後贊不絕口,因為豬肉經腌制後刨開腿肉色紅極火,便賜名為“火腿”, 而宗澤是如今金華義烏一帶的人, 所以就被金華視為為火腿的降師書。
除了金華人一直對火腿引以為榮,金華火腿在很多江浙人家中都有特殊地位,早年江浙一帶毛腳女婿上門的送禮标配就是機關槍加手榴彈,機關槍就是金華火腿,手榴彈則指紹興老酒。而過年時金華火腿也屬于送禮的高端年貨,比較火腿很名貴。
金華火腿的原料和加工其實很講究。 首先,要選用金華特有的“兩頭烏”豬的後腿,經過腌漬、洗腿、風幹、上架及發酵等多道工序後,再進行一個“後熟過程",也就是給快要制作成功的火腿去黴:刷上蔬菜油以後肉皮朝下地堆放在木床上,每隔5 -7天翻動次,讓油滲透均勻。吃的時候将外層清洗幹淨,配菜一起炖煮蒸炒, 香氣撲鼻、滋味鮮美。
以傳統的方法,一條火腿要真正成形上市,一般需要8-10個月時間。由于經濟利益的重使,現在很多火腿商家都有了各自不同的“催熟法”,使得腌制時間大大縮短,選用的原到也不再是“兩頭烏”那麼考究的豬後腿了。要吃到食材安全、口味正宗的金華火腿,還是去正規的飯店和特産店為佳。
2001年,國家質監總局正式批準“金華火腿”為原産地域保護産品(即地理标志保護産品)。金華火腿也已經成為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