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關于衰老的科學和僞科學

關于衰老的科學和僞科學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6 00:01:52

在豆瓣上看了一個女性身體部位衰老表,不妨對照着自我檢測:

25歲慢慢長出皺紋;

35歲乳房、骨骼開始衰老、頭發變稀;

40歲乳暈急劇收縮、肌肉也每年以0.5%到2%的速度減少;

50歲腎開始衰老;

55歲聽力、五官、聲帶、内髒、性器官都有明顯的衰老。

這隻是勻速衰老,有的人可能會來個加速。

我35歲,正值壯年,已覺記憶力大不如前。

例如上周家門口的雨傘不翼而飛,懷疑有人順手牽羊,問管家能否查監控,1個小時後才想起漏在瑜伽館。

如《困在時間裡的父親》,老人忘了自己的手表放哪裡,懷疑是保姆偷的,因此辭掉幾個工人,失憶是多疑和孤僻的源頭。

比起長皺紋、生白發,大腦的遲鈍、心靈的麻木、思維的不敏捷,更令人絕望。

關于衰老的科學和僞科學(女性身體衰老表)1

插畫師:Nutsa Avaliani

但是衰老,是一個套裝,肉眼可見的皮囊衰敗,也可透射出你心靈、思維的滑鐵盧。

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内在敏銳而健康的人,身體也更加元氣有活力。

我以前覺得抗衰,主要靠運動。

《讓成熟大腦自由》這本書,叠代了我的認知,隻做運動,赢面低,還要從以下幾大方面擴大鬥争的範圍。

關于衰老的科學和僞科學(女性身體衰老表)2

高質量社交,是大腦的“有氧運動”

我有這樣的經驗,别将煩惱當成私貨,低沉時要到人群中去。

即使隻在有人的地方待一會,也比孤獨在家強,即使每天隻進行10分鐘的社交互動,能量也會提升。

我相信人與人之間可以能量交換。

《讓成熟大腦自由》裡說,社交主要有兩大作用,一是減輕壓力,保持身體健康,提高免疫力系統,二是鍛煉了大腦。

因為社交互動,需要你用智力和精力來維持互動,因此大腦獲得鍛煉,另外社交也會促進人體分泌多巴胺。

有一項著名的研究對16600的人進行了6年的追蹤,對比社交孤立者和擅長社交者的記憶力下降程度,後者隻是前者的一半。

看到這組數據時,我突然陷入悲傷,我外婆85歲後因為兩次摔斷腿,手術後再也站不起來,在床上躺了5年。

我看着活潑硬朗的她,一年比一年沉默寡言,記憶力快速衰退,最後連我也不認得。

失去社交陷入孤獨的人,衰老的速度猶如坐上了快速跑車。

我認識的一位培訓講師,雖然六十多歲,但不論外表還是思維,都比同年人至少年輕20歲。

職業關系,他認識了很多的年輕朋友,被激活思維的同時,也讓他嘗試更新鮮的活法,良性循環。

“一個人,最好要有各個年齡段的朋友,包括孩子,老年人擁有的代際關系越多,人腦獲得的益處就會越大。”

“有時你需要和3歲的孩子聊聊,你就會重新理解生活。”

同樣的,年輕人,經常和老年人互動也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情感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還能促進語言的表達力。

從生物學角度看,我們人類老祖宗因為合作才能戰勝野獸,殘酷的大自然環境裡,很難靠自己的力量長期生存,于是我們的大腦形成了社交孤立的消極反應系統,迫使我們尋找夥伴。

因此,我們大腦天性是需要社交的,當然社交要是平等的社交,如果隻是剝削你的社交,還不如沒有。

要學會創造有益的社交,發展5個知心朋友,你的社交圈就很穩固。

如果很少朋友,可以嘗試去學跳舞,因為跳舞是一種迫使你進行社交互動的儀式性運動。

經常跳舞,可以讓人的認知能力提高13%,姿态和平衡力提升25%。

關于衰老的科學和僞科學(女性身體衰老表)3

正念練習,除皺解煩的隐秘力量

我白頭發最多,臉色最差之時,也是最焦灼時期。後來通過正念練習有了改善。

正念,其實就是不批判地關注當下,不念過去不畏将來。

《當下的力量》裡也說,當你聚焦于此時此刻,就會沒有焦慮和煩惱。

正念對我的正向影響包括兩方面,第一可以調節情緒,管理壓力。第二是可以提升專注的能力。

正念練習可以從正念呼吸開始,午休時在辦公室的椅子上就能做,雙腳平放在地面上,輕輕地閉上眼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空氣怎麼進入和離開鼻腔,當你細緻地感受一呼一吸時,世界變得靜谧,體驗到當下的力量。

除了正念呼吸,還可以嘗試正念飲食,細爵慢咽,感受食物的本質,專注于食物的味道,也可以進行正念行走,走路的時候不胡思亂想,專注于肢體的感覺。

瑜伽在我看來,是一次很好的正念練習,在手腳拉伸、鼻吸鼻呼之間,就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練習。

《讓成熟大腦自由》裡說到:

“正念會讓我們的大腦更高效,其中注意力持續的實踐延長了,注意瞬脫明顯縮短了,也有證據顯示,冥想能改善整體的認知和執行功能。”

注意瞬脫指的是大腦在轉換任務時出現的意識滞後,轉換任務一半需要花費約500毫秒,可是随着年齡漸長,注意瞬脫變長了,所以為什麼人老了就會慢半拍。

可是正念練習後的老人,注意瞬脫與同齡人比會改善30%,大腦的運轉更高效。

雖然我們都還年輕,當你把正念練習當成生活的一部分,積累的力量,會在10、20年裡發揮難以置信的力量。

關于衰老的科學和僞科學(女性身體衰老表)4

學習新知識,是翻倍的加分項

我認識的一位出版社主編,年過40 ,雖然沒見過面,可是在朋友圈也能感受到她的年輕與活力。

她保持元氣滿滿的方式,是不斷拓寬認知和技能。

前兩年,我看她在朋友圈發學習蛙泳,學成後又解鎖了自由泳,現在能輕松遊1000米了。上一年,開始堅持看英文版的小說,讀寫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今年我看她開始學鋼琴了,每天練習一小時,而且她也是有娃的人,沒有雞娃而是雞自己,才是妥妥的勵志姐。

抵抗衰老有效的方法,是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報名參加課程,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或者樂器,每周堅持閱讀,可以大大提升記憶力。

研究也表明,雙語者的表現明顯比單語者更優秀。這種優勢體現在記憶力上,無論在什麼年齡學習另一種語言都有效。

因為語言屬于流體智力,這是衡量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标準,雙語者的流體智力更勝一籌。

楊绛先生晚年還在學習西班牙語,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至少會說8種語言,晚年依然保持大量的閱讀,他的大腦也許比得上梵蒂岡的圖書館。

除了學習語言,可以激發大腦的活力,還可以學音樂。

一項實驗讓不懂音樂的老年人參加為期4個月的音樂培訓,他們不僅要學習彈奏鋼琴,還要學習樂理和視奏,結果發現他們變得更快樂,執行能力更強。

另外一項持續了12年的研究顯示,每天至少閱讀3.5個小時的老人,到了某個年齡,死亡可能性比不看書的老人低17%,如果每天超過3.5小時,數字會提高23%。

當然要說明的的是,閱讀必須是圖書,而且是深度的長篇閱讀,如果隻是浏覽手機或者報紙上的文章,效果會小很多。

綜上所述,保持活力的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解鎖一門新語言、音樂,還有閱讀,三管齊下,從内而外會散發出知識就是力量的活力感。

關于衰老的科學和僞科學(女性身體衰老表)5

工作,讓你青春無限

很多人以為等退休了,就能過上快樂、自在的生活,但《讓成熟的大腦工作》裡說,退休人員的無憂無慮隻能維持一小段時間。

“一開始你有逃出牢籠的快感,但很快你就會感到消極。對大多數人來說,退休是充滿壓力的。”

在霍姆斯-拉赫生活壓力清單的前43種壓力中,退休排第10,僅次于“家庭成員的健康或行為發生重大改變。

我對比家族裡退休的老人,60歲退休後繼續返聘或者有自己工作安排的老人,比無所事事的老人,思維更敏捷、潮流,身體也更硬朗。

然後再看看以下這組數據:

“退休人員出現心血管疾病比如心髒病發作或中風的可能性會增加40%,他們的心智同樣走下坡路,記憶分數大約比在職老人低25%。”

“60歲後沒工作一年,患癡呆症的風險就會下降3.2%”

為什麼工作會延緩衰老?因為工作提供了生活的目标、日常事務,以及比退休人員大25%的社交網絡。

說到底,是目标和社交讓人活得年輕。

當然以上的數據分析隻是一個大概率,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決定能否一直承受工作。

我認為,工作不一定發生在職場,找到自己終身熱愛的事,一直堅持下去,這本事就能激發人的活力。

有事可做才是終身保養。

我覺得人生是大口向下的抛物線,到了最高點,就是可預見的下坡路。

與身體這場鬥争,人類注定是輸家,但竭盡所能讓自己輸慢一點就是赢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