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距離我們有多遠?
或許你居住的小區裡就有這樣的老人:熱愛收集垃圾。王老伯有三個子女,小兒子跟他住一起;他每月有固定的退休金。可王老伯不為子女帶小孩,也不在家做飯,唯一令他“魂牽夢繞”的就是那裡能撿到垃圾。而他家中以及門口走道,以及全部被垃圾堆滿。
居委上門跟老人協商垃圾處理的事情,老人情緒激動,破口大罵;
小兒子也管不了父親的這個習慣,隻能悄悄地趁父親不注意,扔掉點垃圾。但丢垃圾的速度,遠比不上老父親收集垃圾的速度。被老父親發現了,還會指着小兒子的鼻子罵:“你這個不孝的東西!給老子滾!”
老人收集垃圾,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因為他有囤積障礙。這其實就是一種強迫症。強迫症是無法依靠他人勸說,就能自動療愈的。
強迫症是怎麼來的呢?
曾經有一家小創業公司的财務,工作嚴謹負責,從不計較加班報酬,所以深得老闆信任,将辦公室與保險櫃的鑰匙都交給這位财務。某天辦公室發生了财務失竊案件,這位财務之後就一直會反複确認自己的鑰匙存放,擔心自己的工作會出問題。
在這個案例中的财務,就具備對自己的高度責任感要求,以及對安全威脅的過度判斷。
此外,強迫症青睐年輕人。據數據統計:2/3的患者起病于25歲前。并且與其他精神類疾病的共病率較高,例如:焦慮症、抑郁症、社交恐懼等。這些病症的患者,較多會伴有強迫症狀。
精神分裂患者因為沒有“自知力”,還伴有妄想,可能會出現自殘自傷等行為。雖然強迫症沒有那麼的激烈,但它對我們正常生活與健康造成的危害是“滴水穿石”型的。
因為強迫想法是一種持續存在優勢的、頑固的入侵式思維,這使我們難以控制自己的強迫行為,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社會功能。
例如:出門前檢查過門鎖了。走到樓梯口,不放心,回頭再去檢查。反複了多次,終于告訴自己門鎖已經确認過了。
走到樓下,還是不放心。又返回樓上檢查門鎖。
到了公司,想想又不确定了,想要回去檢查門鎖。這下工作也沒有心思,内心有很痛苦。久而久之,會影響到自己的狀态與工作表現。
同時,你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在強迫行為上,這對于生命也是一種浪費。
其他的一些強迫症狀,例如:強迫洗手、強迫拔毛等,對于身體的危害就更顯而易見了。
有人好奇地問:“一有強迫思維就去順從它,會不會讓強迫症慢慢變好?”
答案是:并不會。
“順從”強迫想法并作出對應行為,的确可以暫時緩解内心焦慮、痛苦的感受,但之後仍然會陷入強迫症狀中。所以,與其說這種是“順從”,倒不如說是抗争失敗的結果。
長期抗争失敗,會造成兩個後果:
當然,還是要多說一句:病症的判斷,需要專業背景。最好還是去醫院做診斷。
對于病前人格健全,家庭關系與氛圍良好的個體來說,愈後恢複大多良好;但對于原生家庭就有各種問題,個體病前就有明顯的人格障礙,那麼愈後會差些。
有網友吐槽老婆道:她是個軍人,在家裡都得聽她的。大到穿什麼衣服,小到能不能吃冷飲,都得她說了算。還不能跟她提意見,提了就給你一頓訓。把家當成軍營,把我當成孫子帶。我要找的是老婆,不是祖奶奶啊。
相信大家看到文字中所介紹的強迫症狀,大緻也能看出這位網友的老婆,已經表現出了強迫性人格的特質。這或許源于女方的原生家庭。
所以,大家适當的了解一些心理學知識,可以在戀愛時就琢磨清楚對方的人格特質跟你是否相配,以免婚後過得辛苦。
幸福人生,從了解自己,看懂他人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