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清照夏日絕句中用了幾個典故

李清照夏日絕句中用了幾個典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3:05:15

如果問大家心裡排名第一的才女是誰,很多人都會答:李清照!是的,這位宋代女詞人,僅憑幾十首詞作,就被人捧上了千古才女的寶座。

筆者曾建議我那編導專業的朋友,為什麼不把李清照的一生拍成影視劇。他給我的答案是:“能駕馭這個角色的女演員太難找了!”他說的沒錯。

李清照夏日絕句中用了幾個典故(李清照的雁字回時)1

少女時的李清照,是“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式的調皮姑娘。婚後夫妻恩愛時,她是“雲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式的可愛小媳婦。丈夫不在時的李清照,是“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式的相思婦人。可是遇到大是大非,她是能喊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霸氣才女。這樣性格十足,個性多變的才女,确實很難拍出來。

上下5000年,我們才得了這樣一個如此有才情又有個性的女子。可是後世不少文人,卻總挑她詞作中的“毛病”。說她的詞寫得過于大膽直接也就罷了,甚至“摳起了字眼”,本期筆者就和大家說一個例子。

李清照夏日絕句中用了幾個典故(李清照的雁字回時)2

李清照有一首千古名句,名字叫《一剪梅》,是這個詞牌下難得的經典。我們先來讀一讀: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是李清照婚後不久寫的一首詞,意境有多美咱們且不說,咱們就來數一數由它誕生的幾個千古名句。第一個是“月滿西樓”這一句,後來成為了關漢卿、白樸等戲劇創作者争相模仿的對象。第二個是“一種相思,兩種閑愁”,以自己的相思寫到對方,兩個數量詞的運用,讓這一句成為了經典。最妙的是最後一句,把相思具體化、形象化,從眉間到心上,充滿了感染力。

李清照夏日絕句中用了幾個典故(李清照的雁字回時)3

但就是這樣經典的詞作,卻曾被明清幾位文人質疑過,他們認為“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一句寫得有點兒問題,這個“西”字是多餘的。為何他們會這樣認為?

首先明代沈際飛和徐士俊等文人提出,李清照之所以加這個“西”字其實是為了填好《一剪梅》這個詞牌,是硬湊上去的字。大家都知道,每一個詞牌都有自己的字數、格律等規定。但其實每個詞牌在具體填寫時,詞人們往往會根據實際需要做一些改變,這就讓不少詞牌出現了一些變體,《一剪梅》這個詞牌就有6種變體。

李清照夏日絕句中用了幾個典故(李清照的雁字回時)4

到了清代,萬樹等人也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想湊個字數,就增加一個“西”字。李清照不是很牛嗎?她完全可以發明變體。在明清這些文人眼裡,這個“西”字用得很突兀,沒有任何意義,是多餘的。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筆者個人認為,李清照填詞的功力,恰恰就體現在這個“西”字上。首先,“西樓”這個詞雖然先秦就有,但卻是被詞中之帝李煜用出名的,而李清照對他是十分推崇的。李煜在《相見歡》中寫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強調西邊的樓,與後一句“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形成空間上的對立,十分巧妙。自那時起,西樓這一意象就被賦予了傷感、思懷等特殊意象,它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方位詞。後來蘇轼、晏殊等人,都用過這個詞。

李清照夏日絕句中用了幾個典故(李清照的雁字回時)5

其次,李清照家确實有一座可以稱得上西樓的樓閣。她夫家有一座名叫順河樓的樓閣,夫妻二人經常在樓上賞月、下棋。但是如果直接用“順河樓”顯然就沒有了意境之美,于是李清照便在詞中稱其為西樓。本來就是一首情詩,寫的是舊時與愛人相守的地點,顯然這是詞人刻意的安排,怎能是多餘?

無論是從意境上來看,還是遣詞的精準度來看,這個“西”字都是用得極妙的。大家可以試着把它去掉讀一下,顯然就少了韻味。明清的這幾位文人,不了解李清照家的實際情況,也并沒有真正理解西樓的涵義,就指其多餘,顯然是沒什麼道理的。

李清照夏日絕句中用了幾個典故(李清照的雁字回時)6

頗有意思的是,蘇轼、晏殊等人用西樓時,倒沒什麼人覺得有問題,偏偏李清照用它就有站出來說話。可見雖然李清照的才名很大,但古代男詞人也沒少挑她的毛病。事實上,除了這句詞外,她還有很多經典都是被人“摳字眼”式的挑毛病的。不過這又如何,他們無法否認李清照在婉約詞領域的成就,也無法抹殺她在詞的理論、題材的擴大上作出的貢獻。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