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生命時報微信 生命時報 今天
家裡有中老年人的,肯定對“五十肩”這個詞不陌生。所謂的“五十肩”指的就是肩周炎。
肩周炎,是炎症導緻關節内外粘連,表現為關節活動受限、疼痛,肩膀好像凍結了一樣,動彈不得,所以也叫做“凍結肩”。
肩周炎好發于50歲左右,發病率女性高于男性。這是因為這部分人群的軟組織開始發生退行性變化,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變弱。
《生命時報》(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采訪專家,教你通過練習8個動作緩解肩周炎。
受訪專家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 冉德偉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李永剛
肩周炎的4個治療誤區
肩周炎一般有三大臨床特征:一是疼痛,二是活動功能障礙,三是肌肉萎縮。
病程分為三期,即急性期、粘連期、恢複期,總病程約一年左右,經過及時治療與積極的鍛煉可以減輕痛苦,有利于縮短病程。
一些患者治療上常出現以下問題:
誤區1:
自行貼藥膏
多數人選擇自己貼藥膏、用跌打酒,或随意服用止痛藥。
止痛藥或膏藥隻能起到局部暫時緩解或控制疼痛的作用,但引起疼痛的根源沒得到妥當處理,這種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反而引發慢性肩痛。
誤區2:
症狀減輕,停止治療
許多患者隻要疼痛稍有緩解,就立即停止物理康複治療或藥物治療。
病竈處的炎症或損傷可能隻恢複了一部分,很容易在短期内反複發作。
誤區3:
肩痛=肩周炎
很多人以為肩痛、肩關節活動受限就是肩周炎。
其實,并不是所有肩痛都是肩周炎,肩袖損傷、骨關節脫位等也可造成肩痛,應到正規醫院确診。
誤區4:
怕痛不運動
肩周炎的治療原則就是:活動,活動,再活動。
因為隻有活動鍛煉才能把肩關節粘連的韌帶、軟組織一點一點撕裂開。
在進行鍛煉時,想“解凍”處于“凍結”狀态的肩關節,勢必要經受“皮肉之苦”,至少要堅持兩周有效鍛煉,疼痛才能有所緩解,必要時還要配合熱療、熱敷,增加局部血液循環。
如何預防肩周炎?
生活中避免肩部過度勞累,比如去買菜時,盡量用購物車替代購物袋,避免提重物。
注意肩部保暖,防止肩關節長時間受冷風吹,冬天披個披肩或圍巾,夏天在空調房裡不要坐在冷風口前。
保持良好姿勢,比如在操作電腦時,應讓肩膀保持放松,避免長時間聳肩。
要加強營養,老年人重視補鈣。
堅持8個動作緩解“肩周炎”
肩周炎的恢複過程長,患者需堅持鍛煉。下面介紹8個常用的鍛煉動作,每天都要練習。
1
彎腰晃肩
每組30次,2~3組/天
向前彎腰約45度,患臂伸直做肩關節環轉運動,動作幅度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2
爬牆運動
每組30次,2~3組/天
面牆而立,雙手或單手扶牆,手指沿牆面爬行而上,使上肢盡量舉高,在引起疼痛的最高位停止,然後緩慢放松複原。
3
體後拉手
每組30次,2~3組/天
坐或站位,雙手向後,由健側手拉住患側手腕部,逐漸向上拉動,在引起明顯疼痛時停止,然後緩慢放松複原。
4
外旋鍛煉
每組30次,2~3組/天
坐或站位,患側握拳曲肘90度貼近身體,然後以身體為軸向外打開,在引起明顯疼痛時停止,然後緩慢複原。
5
雙肩内收外展運動
每組30次,2~3組/天
坐或者站位,雙手交叉放在頸後,曲肘向前,慢慢打開肘關節,盡量使兩側手臂與身體平行,在引起明顯疼痛時停止,然後緩慢複原。
6
甩手鍛練
每組30次,2~3組/天
站立或彎腰約60度,患臂前後擺動,動作幅度由小到大。
7
扶持下牽拉
每組30次,2~3組/天
先用雙手面向或背向扶持固定物體(如桌邊、窗台等),然後做下蹲運動,用身體牽拉患肢盡量向上舉直,到明顯疼痛時停止,然後緩慢複原。
8
展翅
每組30次, 2~3組/天
站立位,伸直手臂向兩側外展,在引起明顯疼痛的最高、最大角度停止,維持10~15秒,然後緩慢複原。▲
本期編輯:劉雲瑽 動作示範:徐夢蓮
本文為《生命時報》(LT0385)原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