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看待廣告行業毫無底線

如何看待廣告行業毫無底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19:37:59

如果你是劉備,聽說有個人叫諸葛亮,在隆中自比管仲樂毅,你打算到茅廬去“顧”他,這時候三弟張飛說:“這個亮子,光把功夫用在炒作上了,一定沒啥真本事,至少性價比不合理。”你一定會覺得這個豹頭環眼的兄弟,當年殺豬的時候豬油吃多了。

如何看待廣告行業毫無底線(廣告打得多的産品)1

如果你是一個企業老闆,面試了一個高管,此人侃侃而談,不但對行業了如指掌,對專業更是如數家珍,但你的HR卻說這人嘴上功夫厲害,精力都用在說上了,做事肯定不靠譜,那你一定覺得自己這個隊友腦袋不那麼正常。

但作為消費者,我們往往沒這麼聰明。當銷售人員跟你說:“我們家産品沒有打廣告,所以更便宜實惠,你買名品牌,都是替廠家交廣告費。”我們聽完就覺得好像很有道理。

身邊有精明的朋友告訴我們,他們買的東西是多麼劃算和物有所值,我們之所以不知道,是因為它沒有廣告宣傳。一不小心,我們就貌似智商受到了碾壓。

廣告和營銷推廣是投資嗎?

即便你是做企業的,也很容易掉到這個坑裡。有專家說你把做廣告的錢用來提高産品品質,并降低銷售價格,買的人覺得性價比高,就會重複購買,口碑也自然就會好,這叫作産品就是最好的營銷,産品好了一切就都好了,這個說法一直都很有市場。

作為老闆,通常會覺得我買塊地、建個廠就是投資,做研發的搞個新技術,哪怕現在用不上也算是投資,哪怕花錢認識了某個大人物,花幾千萬元請巴菲特吃頓飯,也覺得是個投資。唯獨做廣告和推廣,我們在直覺上就很難這麼想。

雖然各種教科書告訴我們這也是投資,積累的是品牌資産,但畢竟品牌資産看不見也摸不着。廣告也好,地面推廣也好,你投它銷量就上去,一停銷量就下來,所以我們自然地就會把廣告和營銷推廣歸納到投入上去。

教科書說得再好,自己再信任,但在我們的意識裡廣告和營銷推廣就是跟建廠房、做研發不一樣,是一筆投入,而不是長期投資。所以,企業一旦效益不好,首當其沖的就會砍營銷預算(實際上是推廣預算)。

廣告 價格 規模=銷量

營銷專家劉春雄老師講過一個案例:當初某品牌味精賣不動,老闆說是因為産量太小,需要繼續擴産,等規模大了就可以做廣告了,後來該品牌果然成了領導品牌,價格也并不比其他味精的價格高。

當年中國家電打敗日本家電,靠的是廣告戰 價格戰 渠道戰。不但價格比日本産品的價格低,廣告更是比日本家電打得多。娃哈哈的純淨水,當年投放了海量廣告,卻把價格直接做穿,賣到了零售價1元錢,徹底改變了行業格局。

類似的還有啤酒和大洗化等,大品牌都是在低價的同時大打廣告,成為行業領袖,比如雪花、青啤、雕牌、立白,還有飄柔、佳潔士、舒膚佳等寶潔系産品。因為投了廣告,所以有了規模;因為有了規模,所以價格更低。是不是跟我們的直覺不一樣?有廣告的産品不一定價格高,而價格最高的通常不打廣告。比如奢侈品,不管是名車名表還是名包,都很少打廣告,尤其是絕對不能打大衆廣告。當然,沒廣告的産品也可能價格很低。

很多充斥在流通市場的低價産品,還有一些靠模仿在市場立足的山寨産品,價格都普遍比一般的知名品牌低,但這些産品大都建立在品質低下甚至低劣的基礎上。所以,廣告跟價格并沒有必然聯系,跟廣告最相關的是規模,就像那位味精品牌老闆說的那樣:“産量大了,就可以投廣告了。”跟大部分經營活動一樣,廣告在商業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提高效率,它提高的是市場認知效率。

對于消費者而言,如果你的廣告有效,就意味着他們的選擇成本更低,購買也更加高效,企業的總成本反而降低了;對于渠道而言,如果你的廣告足夠多,就意味着經銷商和零售終端賣你的産品動銷更快、資金周轉更快、資金利潤率更高、更賺錢。

如果你的産品缺乏知名度和推廣手段,消費者選擇的機會小,也就意味着銷售規模會小。因為你必須通過銷售渠道來售賣,即便你給了經銷商和零售商更大的利潤空間,但由于擔心動銷風險,他們也不見得願意推廣。所以,沒有廣告的産品必須有更高的加價率。你必須比知名産品價格賣得更高才有活下去的機會,否則連貨架都擺不上去。

而更高的價格,進一步讓消費者減少對你産品的選擇。所以,一個反直覺的商業常識是:我們買的産品中,并不包含廣告費,沒有廣告的産品,通常零售價格會更高且動銷會更差。當然,山寨僞劣産品不在比較之列。

大廣告必須跟大規模綁定,廣告必須撬動規模效應才會更加高效,小衆産品不需要或者僅需要極少量廣告,大規模決定了受衆人群必須足夠廣,而能夠讓最多人接受的産品往往是性價比最高的産品。所以,第二個反直覺的商業常識是:廣告投放量最大的産品,往往是最大衆的産品,也是性價比更高的産品。

什麼是好産品

這些很簡單的常識,前些年卻被所謂的互聯網思維營銷套路玩壞了,本來經銷商是提高分銷效率的必備環節,卻在去中間化和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喊聲中,把經銷商搞得人人自危。

本來廣告和推廣是提高信息傳播效率的必備環節,卻被好産品就是最好的廣告、極緻産品、匠心精神、流量密碼等似是而非的概念搞得很受鄙視,成了落後營銷方式的代名詞。

很多傳統企業的營銷老總,在做年度預算時已經不敢做廣告預算和地面推廣預算了,因為一旦提交上去,就會被批沒有創新精神、落伍、被時代淘汰、不懂年輕人了。随着市場進一步走向成熟,渠道去中間化的歪風邪氣基本消停了,但好産品就是好廣告、流量思維等一些針對傳播的反常識理念還在大肆流行,被很多人所接受。

不少企業都有一種幻覺,他們覺得自己的産品是最好的,人們應該搶着買,在如今的互聯網環境下,隻要内容做得合适,搞個好文案、拍個好視頻就一定可以像病毒一樣在人群中傳播,于是領導們把一個個網絡刷屏的案例扔給市場部或品牌部,反正市場上從來不缺乏刷屏的案例,一茬又一茬。

這些現象級案例,哪個沒有巨量廣告做支撐?不是隻有電視廣告才叫廣告,終端推廣、小紅書種草、坑位費也都是廣告,隻不過時代變了,承載信息的主要載體變了,廣告的形式也就變了。

對于沒必要掌握商業知識的普通消費者來說,企業把所有精力放到做好産品上,無疑會讓他們覺得更加安心,認為這樣才能買到最高性價比的産品,于是大衆和媒體對此類說法舉雙手歡迎,這是所謂産品主義的輿論和民意基礎。對于一些因為面對市場劇烈變化而手足無措的企業來說,好産品無疑是可控的、是自己能夠把握的。

在他們眼裡,好産品無非就是更好的材料、更先進的技術、更好的工藝、更苛刻的産品要求,甚至是顔值更高的包裝。于是他們不停地去鑽研産品,就像在社會上茫然的年輕人,認為多讀書可以提升自我認知能夠改變一切一樣。

但實際上,多數企業自認為的好産品其實是個半成品。完整的産品是一套解決方案,用戶角度和渠道商角度的好産品,跟生産企業認為的好産品标準是不一樣的。

還有一些産品主義者,則是把它當成了營銷推廣工具和宣傳的由頭。中國家電行業的營銷一姐董明珠,一直标榜自己家掌握核心科技,最抵觸的就是營銷,而以營銷見長的段永平,聲稱自己最重視産品,不重視營銷。就連做過背背佳、好記星、8848和小罐茶的杜國楹老闆,也自稱是産品主義者,宣稱不看廣告看療效,其實這本身也是一種廣告。不會有企業老闆說自家是靠廣告宣傳做起來的,盡管大部分企業就是這麼做起來的,不管過去還是現在。

新消費成功的要素

前兩年流行的所謂新消費品牌成功公式:1萬篇小紅書筆記 5000個抖音推廣 3000個“B站”推廣 2000篇知乎問答 1個頭部主播 10個腰部主播=新消費成功。這些所有的要素,本質上還是打廣告,隻不過形式發生了變化。

從這些新消費産品公開的銷量和财務利潤來看,這些模式并沒有取得比傳統廣告更高的效率,而從這些産品的零售價來看,大都居高不下,不但沒有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産品,有的還成了價格刺客。

營銷是一個體系,是發現價值、創造價值、傳播價值和傳遞價值的體系,産品是營銷的一部分,也是營銷4P中最重要的那個P,但絕不能因此忽視價值的傳播系統和傳遞系統,也就是傳播、推廣和分銷。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是胡扯的。沒有中間商,大部分産品會貴得離譜,貴到買不起而且買不到,隻不過不同的時代,經銷商的運營模式需要相應變化。沒有廣告,市場競争會更加無序、消費品企業做不出規模、假冒僞劣橫行、好産品舉步維艱。當然,随着時代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媒介形式變了,廣告的形式和内容、廣告從業者的經營理念和方法也都要變化。

對于消費品企業老闆來說,一定要回到基本的商業常識,傳播價值跟創造價值同樣重要。營銷是個系統,4P少了誰都不行,具體到一家企業來說,哪個要素最短闆,哪個要素就最重要。當下大部分的消費品企業,傳播是最短的那塊闆。

結語

雖然傳統媒體的價格高且效果不佳,但新的媒體形式越來越多,意味着我們能夠選擇的傳播組合方式也越來越多,我們有更大的可能尋找到更高效的方式。

一些新消費品品牌的成功,也都是利用了新媒體和新傳播的新組合。其本質跟以前央視創造的品牌奇迹是一樣的,隻不過面對這些全新和更加複雜的事物,所需要的專業程度也更高了。

對于廣告從業者來說,廣告永遠不會被淘汰,但不代表你不會被淘汰,恰恰相反,現在正是淘汰大量傳統廣告人的時代。

傳統的電視廣告、電梯廣告、公交廣告,以及賣場的陳列、門頭、海報等廣告形式,信息傳遞效率都在進一步下降,而各種新媒體和傳播組合卻在不斷湧現。

麥克盧漢說,媒介即訊息。媒體形式決定傳播内容,新廣告人要适應新的媒介形式,尋找新媒介下最高效的創意表達,制定更加高效的傳播組合。在這個信息社會,傳播的作用不是變小而是變大了。廣告人迎來了更大的挑戰和機會。​​​文 | 苗慶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